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它被醫生稱為「天下第一痛」,當做牙疼治的人都慘了……

它被醫生稱為「天下第一痛」,當做牙疼治的人都慘了……

在醫學界,有一種病痛,被公認是「天下第一痛」。

它發生在面頰和口腔附近,疼起來就像被電擊、刀割、針刺一樣,吃飯、刷牙、打哈欠都可能引發。這便是「三叉神經痛」

由於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痛很容易被誤診為牙疼。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告訴你答案,並教你遠離這種痛。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韓瓔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神經外二科副主任 王曉松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陳陸馗

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王潞

醫學界公認的「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經分3支,多數患者會累及二、三支。發作時疼痛在頭面部,驟發驟停,呈刀割樣、燒灼樣、針刺樣等難以忍受的劇痛。一般歷時數秒至數分鐘,且不定時發作。

三叉神經痛敏感區主要分布在這些部位:

口周,如上下唇部、鬍鬚處;

口腔內,如舌的前半部、牙齦、臼齒處;

鼻周,如鼻翼、鼻唇溝;

臉頰部,如上頜區、下頜區、耳前區;

前額部。

說話、咀嚼、漱口、洗臉、打哈欠、觸摸等都可能引發三叉神經痛,以致患者極為小心,甚至產生恐懼心理。隨著病程延長,疼痛程度會逐漸加重,甚至每日發作。

另外,天氣和氣候變化也是三叉神經痛的重要誘因,被風吹著或忽冷忽熱,都可使疼痛加劇。

最容易被誤診為牙疼

由於是發生在面部的疼痛,三叉神經痛常常以幾種「假面目」出現。

牙疼

三叉神經痛發病初期,最容易被誤診為牙疼,但其實二者還是能區分的。

三叉神經痛多呈電擊、刀割、撕裂樣疼痛,突發突止,多有「扳機點」,一碰就發作。

牙痛表現為持續性鈍痛或跳痛,牙痛通過X光或CT檢查,即可明確。

卡馬西平等治療神經痛的藥物,對三叉神經痛有效,而對牙痛無效。

偏頭痛

偏頭痛也表現為劇烈疼痛,呈搏動性、刺痛及撕裂痛或脹痛,會反覆發作。

但偏頭痛一般是在疲勞、月經、情緒激動時發作,每次發作前都有先兆,如視物模糊、閃光、暗點、眼脹等,且常伴有噁心、嘔吐、流眼淚、面色蒼白或潮紅等癥狀。

預防血管硬化是關鍵

約95%的三叉神經痛,是由於血管壓迫三叉神經造成的。

在顱內三叉神經的位置上,有很多血管和神經交織在一起。正常情況下,血管較軟,通過三叉神經時血流有一定的波動,但不會損傷三叉神經。

當血管硬化時,血流的波動性衝擊可能造成神經出現脫髓鞘病變,引發神經「短路」,就有可能導致三叉神經痛。

所以,40歲以上、「三高」患者屬於高危人群。

從生活方式上來說,管住嘴、邁開腿,是預防血管硬化的主要方法。

不熬夜,避免煙酒,飲食規律,少攝入高脂肪、高熱量食物。

每周盡量運動3~5次,每次至少半小時,運動強度以可以與同伴正常交談為宜,快步走、游泳、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

保持樂觀的心態和輕鬆愉快的心情。

45歲以上的人是動脈硬化高發群體,生活中應關注自身情況,如發現運動後胸悶憋氣、胸痛或經常性頭暈、心慌等癥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檢查有無動脈硬化。

治療分三步走

對三叉神經痛患者來說,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有助降低發作頻率,緩解痛苦:

利用疼痛發作後的間歇期,清潔顏面、口腔,保持個人衛生,洗漱用溫水,避免冷水刺激。

注意氣候變化,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風吹和寒冷氣候對面部的刺激。

戒煙酒,不吃辛辣食物,避免化學刺激誘發疼痛。

吃質軟、易嚼的食物,避免硬物刺激,不做可能誘發疼痛的動作。

保持情緒樂觀,急躁、焦慮、衝動、生氣、抑鬱寡歡等情緒容易誘發疼痛。

避免過度勞累,生活、飲食要有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

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臨床上,三叉神經痛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治療、微血管減壓術。

一般先行規範化藥物治療,但隨著病情發展,藥物劑量會逐漸加大,導致病人因無法耐受副作用、效果越來越差而選擇手術。

射頻治療適合無法耐受手術的病人,但術後患者面部感覺異常,且容易複發。

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安全有效,能保留神經功能,是目前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法。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全民營養周」來啦!專家支招,教你有針對性的吃蔬果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