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856年天京事變,全盛之時的太平天國為何突然「禍起蕭牆」?

1856年天京事變,全盛之時的太平天國為何突然「禍起蕭牆」?

公元1856年2月11日,太平天國西征軍總指揮翼王石達開在湖口、九江力挽狂瀾,重創湘軍水師,西征軍全面反攻,2月23日第四次攻克漢陽,4月3日第三次攻克武昌,曾國藩狼狽逃到南昌。

在西征開疆拓土的同時,太平天國還對包圍天京城的清軍進行了清掃。1856年4月,燕王秦日綱率陳玉成,李秀成擊垮了清軍江北大營,攻克其老巢揚州,之後又回師圍攻鎮江,大敗清軍,江蘇巡撫吉爾杭阿自殺,之後這支部隊馬不停蹄,會同回援的石達開西征軍2萬人同力進攻江南大營。

1856年6月20日,太平軍拔除了清軍在統治區腹地的最後一個據點——江南大營,徹底解除了清軍對天京長達三年的圍困。

至此,太平天國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達到了全盛!

太平天國的迅猛發展使得清王朝極為憂慮,欽差大臣向榮的奏稿竟然直接悲觀的哀嘆「大局不堪設想」,然而極為詭譎的是,就在這「一片大好形勢」之下,太平天國突然爆發了極為嚴重的內訌。

公元1856年9月1日,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帶領3000精兵從前方返回天京,與燕王秦日綱會和,佐天侯陳承鎔(當時天國第八號人物)開南門接應,深夜,這三人帶兵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包圍東王府,並縱兵大殺。

一夜之間,東王楊秀清及其家屬,部下等全部被殺,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他們以清除「東黨」為名擴大事態,在天京血腥屠殺,共計殺害2萬餘人!

而事情還沒有結束,韋昌輝的暴行和跋扈引發了洪秀全的忌憚和翼王石達開的強烈不滿,洪秀全又下詔「誅殺韋昌輝」,交戰僅2天,忠於天王的軍隊就殺死了韋昌輝和秦日綱等200人….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天京之變」!

天京事變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及燕王秦日綱在此事件中被殺,2萬多軍民喪命,之後翼王石達開帶領大批軍隊出走,太平天國力量受到極大削弱,人心開始渙散,軍事形勢逆轉,清軍陸續在各戰場得勝,太平天國的控制區大為縮小,儘管憑藉李秀成,陳玉成打下了短暫「中興」,後來太平軍甚至攻下江浙一帶,但總體來說太平天國還是一直處於下風。

通常認為,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在全盛之時發生規模如此巨大的內訌的確是令人嗟嘆,關於天京事變發生的原因目前已有定論: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內部領導人之間形成各個小團體,互相傾軋,爭權奪勢,矛盾不斷,而最主要的矛盾則是天王洪秀全和東王楊秀清之間的矛盾,「天京事變」,正是這些矛盾爆發的結果。

可是,封建時代,統治集團內部有矛盾非常正常,互相傾軋的事情也屢見不鮮,但在「大業未竟」的時候就「後院起火」,並燒得如此之烈,委實是不多見, 「天京事變」這出慘劇到底是如何釀成的?

其實,「天京事變」的種子在太平天國初期就已經種下,而且太平天國的內部矛盾只能通過這種激烈的方式解決,這是由這個團隊的內部特質決定的:太平天國政權的權力結構從一開始就有很大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來看看太平天國的核心領導層是怎麼形成的,

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應試失敗,精神受到極大的打擊,恍惚之下他閱讀了1836年他第二次去廣州應試時一個傳教士給他的《勸世良言》,傳造出了「拜上帝會」這麼個組織,並開始傳教。

他的第一個信徒是誰呢?是一個日後為太平天國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馮雲山(後來的太平天國南王),一開始,「拜上帝教」就是由洪秀全和馮雲山兩人在發展,不過由於宣傳這種「異端邪說」,他們在家鄉(廣東花縣)難以立足,所以決定離開花縣,四處傳教。

1844年5月他們到了廣西,傳教半年,收穫不大,洪秀全有些喪氣便回到了家鄉,從事拜上帝教義的撰寫工作,而馮雲山則堅持了下來,深入廣西桂平地區的紫金山區傳教,經過2年多的努力,終於搞出一些眉目,1847年上半年,馮雲山已經建立起一個以紫荊山區為中心的根據地,擁有2000多人的隊伍。

很明顯,太平天國資歷最老的兩個人就是洪秀全和馮雲山,其中洪秀全屬於「精神領袖」,而實際打出一片江山的人是馮雲山!

「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李秀成自述》

不過這個時候,洪秀全的領袖地位是確定的,因為他自稱是上帝次子、天兄胞弟,奉上帝旨意下凡解救民眾之苦難, 建立了以「神權」為基礎的個人權威,而他的好友馮雲山在傳教時也極力樹立洪的宗教領袖形象,洪擁有獨一無二的宗教神權,同時也牢牢掌握軍政大權。

1847年8月,洪秀全帶著自己的那一套理論來到了紫金山區,受到當地群眾的極大歡迎,不過因為事情鬧大了,所以引起了官府的注意,1848年1月, 馮雲山被官府逮捕, 而後洪秀全不得不赴廣州設法營救。

洪秀全走了一年多,這段時間裡,馮雲山,洪秀全都不在,拜上帝會出現權力真空,群龍無首,人心渙散,而就在此時,另外兩個人趁機崛起了,這就是楊秀清和蕭朝貴

楊秀清假託「天父上帝」下凡附體, 傳言教眾, 安定了人心;之後蕭朝貴也效仿,假託「天兄耶穌」下凡附體, 傳言教眾,由於廣西地區當時經濟文化發展比較落後,「降童」等巫術盛行,所以楊蕭兩人的做法迅速穩定了軍心,此後楊秀清和蕭朝貴兩人迅速結成同盟,成為太平天國內部一支很強的力量。

之後,由於木已成舟,洪秀全和馮雲山不得不承認的楊秀清、蕭朝貴兩人的特殊地位。

但是,這其實已經種下了一顆很危險的種子——神權的分散!拜上帝會的宗教神權從由洪一人獨享變成了洪、楊、蕭三人分享的格局。更為嚴重的是, 楊「代天父傳言」和蕭「代天兄傳言」的神權地位都比洪的「天父之次子」的神權地位要高要大。

這樣就出現一個很詭譎的權力格局:對於太平天國這個集團來說,洪秀全是天王,擁有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而楊秀清則有「代天父傳言」的特權,也就是名義上的最高神權,太平天國的最高統治權力實際上已經 「二元化」。

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元化」對於一個封建集體來說,絕對是十分危險的。

楊秀清和蕭朝貴集團已經隱隱能夠抗衡洪秀全和馮雲山。

1851年12月17日,太平天國在永安進行了正式的政權建設(「永安建制」),天王洪秀全封楊秀清為東王九千歲,蕭朝貴為西王八千歲,馮雲山為南王七千歲,蕭朝貴為北王六千歲,石達開為翼王五千歲。

這裡明顯就有一個怪異的地方,馮雲山是太平天國中資歷僅此於洪秀全的人物,而且幾乎是憑一己之力開創了紫荊山根據地,貢獻如此之大,卻排到了楊秀清和蕭朝貴後面,很明顯,這是洪秀全和馮雲山妥協的結果。

南王馮雲山制訂了太平天國初期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天王」只是精神上的偶像,實際負責政務的是「軍師」,由於宗教神權在起義組織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擁有最高神權地位的楊秀清也「順理成章」地在軍政方面取得最高權力。

東王楊秀清為地位最高的左輔正軍師,西、南、北、翼四王俱受其節制。

也就是說,事實上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是掌握在楊秀清手裡的,而且由於起義節節勝利, 楊在軍中建立了極高的威望,而後來西王蕭朝貴和南王馮雲山的早逝,使得這兩王的權力也落到了楊秀清手中

洪秀全當然不甘心軍政大權落入他人之手,自身僅僅成一個木偶般的「偶像」;而楊秀清則自然想要「更進一步」,這下子雙方矛盾便迅速激化。

更糟糕的是,洪楊兩人的矛盾不同於傳統的「君相矛盾」,他們矛盾的根本是構建在神權體系上的,所以無法通過正常途徑(利益交換,政治博弈,相互妥協)解決,洪秀全沒有辦法否認楊秀清「代天父傳言」的合法性,而楊秀清也無法否認洪秀全的「天王」身份,因為這些東西一旦受到影響,將意味著整個太平天國信仰體系的崩潰。

這就很麻煩了,因為神權體系完全無法通過正常的途徑進行改革,所以洪秀全和楊秀清誰都不敢貿然出手,只能坐視矛盾越來越激化。楊秀清本人是意識到了,不合理的權力結構所引起的矛盾是極其尖銳和危險的的危險性的,他甚至對洪秀全說過這樣的話:「二兄(因洪秀全自認耶和華次子,所以二兄指洪秀全)海底之量, 能受臣直諫, 方盡為君之道也……自古以來, 為君者常多恃其氣性, 不納臣諫, 往往以得力之忠臣, 一旦怒而誤殺之, 致使國政多乖, 悔之晚矣。」

但是,洪秀全和楊秀清本人都是權力欲很強的人,所以不可能在權力的問題上讓步。所以只能坐看這後院之火燒得越來越旺。而最後,這把火旺到撲不滅的時候,便燃起了「天京事變」,洪楊矛盾,終於以最為血腥的方式解決了,而代價則是——幾乎整個天國神話體系的崩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為何行省元朝就有了,省到民國才出現,省和行省有何區別?
虛有其表的帝王曹丕:被黑千年也不冤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