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MIT發明可發光植物,連續發光十幾天完全不用插電

MIT發明可發光植物,連續發光十幾天完全不用插電

從古自今,人類使用各種方式點亮黑夜,從猿人時期的火堆,中古世紀的燈油,進化到愛迪生的電燈泡,以及現代的日光燈、LED燈。但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成功研發一項植物照明技術,讓植物可以自動發光,照亮黑夜,並維持十幾天,而且完全不需要插電。

發光植物利用螢火蟲的原理髮光,可維持數天

2017年,MIT教授在西洋菜里置入螢光素酶(luciferase),成功打造出可以發光的植物。螢光素酶也是讓螢火蟲的發光的物質,它會和螢光素(luciferin)反應而發光。

研究人員將二氧化硅、聚乳酸–羥基乙酸(PLGA)與殼聚糖製成納米粒子容器,注入植物中,PLGA會緩慢釋放螢光素,與螢光素酶產生髮光反應。

在實驗中,西洋菜雖然可以連續發光3.5小時,然而亮度卻無法維持,初期尖峰一過就會迅速變暗。因此,研究人員加入光電容粒子,存儲尖峰時期的光能,接著平穩地釋放能量,因此植物的發光時間,從原先的3.5小時擴張到了數天,甚至數周的時間。

MIT:發光植物可降低碳排放,但在建築物里種植是關鍵技術

MIT表示,人類的照明佔全球能源消耗的20%,每年產生2億噸二氧化碳。因此,若發光植物得以量產,將可以取代多數燈具,降低全球碳排放。

MIT建築系教授Sheila Kennedy表示,由於發光植物需要搜集光源才能發光,因此建築物必須提供陽光,以及維持植物生長的土和堆肥,因此如何讓植物在建築物里生長,會是未來應用植物照明技術的關鍵因素。

未來,發光植物研究團隊會研究向植物注射納米粒子的新方式,讓植物在整個生命周期都可發光;此外,團隊也會拿樹木等大型植物做實驗。或許在未來,馬路就沒有路燈,而是一個個發光的行道樹,在深夜中指引歸人回家的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輪網科技 的精彩文章:

另闢新戰場,豐田松下攜手攻家用物聯網市場
大腸桿菌基因組大改寫:重新編碼的細菌依然活著,但增長速度較慢

TAG:十輪網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