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摧毀他國時,美軍會把哪些目標劃入轟炸範圍?哪怕人口稠密也不管

摧毀他國時,美軍會把哪些目標劃入轟炸範圍?哪怕人口稠密也不管

自從1965年7月1日北越發射949枚SA-2導彈對付美國的空軍,北越已經擊毀了32架飛機。11月4日,又有至少28枚SA-2導彈在河內發射。因此必須儘快繼續實施滾雷行動的第二個階段,充分運用美國的空中力量,對新擴展的戰區展開不受限制的轟炸。具體建議如下:

利用雨季結束前的一個半月,沉重打擊北越東北部的鎖定目標。包括大型汽車修理廠,尤其是河內的汽車配件廠、河內地區的SA-2導彈儲備地、海防港口、大壩、內陸河道、飛機場、大型熱能廠、製造POL設備的鋼廠、米格空軍基地和其他的輔助性設施。運用燃燒彈對付卡車和武裝汽車,摧毀支持地對空導彈的裝置及設備集中地。對高射炮進行反擊,在寮國戰區使用B-52飛機。尤其要放寬對攻擊特別目標的飛機數目的限制,給予攻擊南北越分界處的非軍事地區目標更多的自由。建議減少轟炸限制地區,把河內和海防包括在打擊範圍內。因為在河內禁飛區,至少有36個有軍事價值的轟炸目標,還有眾多的打擊目標在人口密集區。如果取消對這些地方的轟炸限制,就意味著可以摧毀兩個城市之間284千米長的交通線,打擊分散在兩地各處的補給供應地。「在地面戰中,我們沒有優勢;但是在空戰中,越南沒有優勢,我們不應該放棄這種優勢。」

參謀長聯席會議提議,放寬轟炸目標的範圍、提高空中打擊自由度的滾雷行動將是加強轟炸的第一步。北越交通網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調度和POL動力運輸系統,因此對POL的轟炸可以影響敵人移動的速度,是有效的打擊方式。同時對LOC(line of communication,指交通運輸線)的打擊是最直接的阻止北越滲透的方法。

軍方調查得出結論,北越燃料總儲量達132,000噸,多集中在河內和海防一帶。另外還有42,500噸分散在外。截止1966年中期,北越已經派遣了5個團去南越,供應這些軍隊需要擴大卡車運輸。如果能摧毀北越的汽油來源,就能切斷北越軍隊和民族解放陣線的供給。由於北越本土並沒有油井或者其他的石油來源,所有的用油都依靠蘇聯的進口,而且大部分的進口都在海防港口,參謀長聯席會議堅持只要破壞了河內的儲藏油庫將會使北越不得不放棄對南方的滲透。約翰遜總統在考慮是否轟炸時,在軍事打擊的誘惑和國際形勢的制約之間進退兩難。

首先,北越的油庫被地對空導彈(SAM)和防空兵嚴密防守著,進攻必須付出較大的代價。其次,約翰遜害怕美國的轟炸升級會使北越加大在南越活動的範圍,甚至使蘇聯都卷進來。但是攻擊始終是必要的,總統最後決定基本上採納軍界的意見,轟炸北越目標。做出決定後約翰遜曾經對他的女兒說:「也許你的爸爸將因為引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而被後世傳罵。」

第二階段的滾雷行動於1966年4月1日開始策劃。按照參謀預案,首先攻擊北越向南越滲透的路線,轟炸公路、橋樑等。攻擊目標包括河內與海防之間的公路和鐵路橋、噴氣式飛機場等。封鎖4條水路,轟炸海防地區的部分港口。

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4、5月間,米格飛機對美國空軍的作戰曾相當積極主動。他們的戰術表明,在即將開始的轟炸升級中,越南人的反擊能力正在增強,美國空軍力量如果不正視這一問題,將付出慘重的代價。當然,如果能允許突擊敵人機場的話,米格飛機的威脅本來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然而從未得到過這種允許,正如一個典型的總統行政命令中說的:「不允許,再講一遍,誰也不允許突擊北越的空軍基地。」既然不能突擊停在地面上的米格飛機,都么美國空軍飛機只好被迫去尋機進行空戰,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只有在米格飛機願意進行空戰時才能進行空戰。結果在無奈中,美國空軍試圖在所謂的「波洛行動」中來尋找對付米格飛機的辦法。由於禁止突擊停在地面上的敵機,空軍計劃人員只得作出了誘使米格飛機按美國的意圖進行空戰的計劃——這種計劃被稱為「波洛」行動,即在空中消滅北越的飛機,具體作法是:欺騙和引誘敵防空部隊的米格飛機進行反擊,一旦升空,就對其進行搜索,用模擬F-105的F-4戰鬥機與之交戰,跟蹤追擊,將其殲滅。

「波洛」行動的要點在於,如何令對實施空戰的F-4C飛機通過採取一定的戰術和技術措施,使其在敵雷達熒光屏上看起來像正常的F-105戰鬥轟炸機一樣。事實上,行動中一支標準的突擊兵力包括,擔任突擊任務的F-105飛機和4個四機組成的擔任對米格飛機進行戰鬥巡邏的F-4飛行小隊(同時也是空對地突擊任務的備用力量),此外,再加上一個或二個「鐵拳」飛行小隊,每小隊包括兩架F-105D和兩架F-105F「野鼬鼠」飛機。正常的陸上航線是向北經過寮國,然後通過山區到紅河河谷,直到進入目標區。海上航線是向北通過東京灣,轉彎向西沿海防北20英里(32千米)的山脊向前繼續飛行。

在第8戰術戰鬥機聯隊聯隊長羅賓·奧爾茲上校的指揮下,「波洛」行動很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是奧爾茲上校對其中一次行動的描述:

「……我當時是一支由F-4C、F-104和F-105飛機組成的部隊的行動指揮官,負責按計劃對河內地區的戰鬥機實施掃蕩。有14個F-4小隊、6個F-105『鐵拳』小隊和4個F-104小隊參加了這個掃蕩行動,同時還有B-66電子干擾飛機、RC-121『大眼睛』偵察機和K-135空中加油機以正常方式進行支援。而B-66飛機則另有F-4C飛機進行護航。作為一個行動指揮官,我擔任『奧爾茲』小隊的長機,是計划去福安機場的F-4C飛機機群中的第一架飛機。飛機預定飛越目標上空的時間是14:00(格林威治時間),這一點已經實現。當我們以145度航向進入目標區時,雷達沒有截獲到確定的目標。當時的氣象條件是,機下有濃雲,雲頂高度預計7000英尺(2133米),雲底情況不明。我帶領『奧爾茲』小隊通過福安後又繼續飛行了約14~18海里(26~33千米),然後轉彎180度,準備以相反的航向再次通過福安。

在作完轉彎時『奧爾茲』三號機用雷達在其下方12點鐘方位上截獲了目標,目標接近速度很大。他用雷達自動跟蹤目標並通知小隊其他人進行攻擊。小隊看到了點狀控制信息便進入了10~15度的俯衝。當我們剛要接近雲頂時,雷達失掉目標。目標在雲下或雲中,已經以相反航向從我們下方飛過去了。我帶領小隊繼續前進,準備再次通過機場,呼叫正在進入的『福特』和『拉姆伯勒』F-4飛行小隊,告訴他們失去制導的導彈再也不起作用了,然後我的小隊就迴轉向東南飛去。正當我們再次通過福安時,『福特』小隊也準時趕到。就在這時,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福特」小隊通報說有一架米格-21正在7點鐘方位接近『奧爾茲』小隊,此時『奧爾茲』二號機也看見了米格-21飛機。其他一些米格飛機正在穿雲上升。

『奧爾茲』長機為了擺脫正在跟蹤瞄準的米格-21,向左作了個急轉彎,但小隊並沒有因此而打亂完整的編隊,接著各機組個自作了防禦性半滾倒轉。以這種經改進的擺脫動作轉過90度以後,我在11點鐘方向(330°)發現一架飛機正在進行左轉彎,高度稍低,距離約1.25英里(2千米)。

由於以前我從未見過米格機,這時又不清楚『福特』小隊各機組的確切位置,所以我便向這個目標接近,以便進一步確切的識別這個目標。經識別,這的確是一架米格-21飛機,銀白色,但由於距離太遠,看不清機上標誌。我指示后座飛行員瞄準,將中心光點對準目標,並指示進行雷達跟蹤和進入全系統工作狀態。我決定用AIM-7『麻雀』導彈實施攻擊。距目標已相當近,已到了需要迅速建立攻擊參數的時間。瞄準標誌已經出現(聯鎖機構工作),然後我們按下發射按鈕,鬆開,再按下,並保持按壓不動。兩枚AIM-7導彈發射後進入跟蹤狀態。但在這瞬間,雷達失掉目標,導彈發射時的距離已小於該導彈的最小射程,所以使導彈失去了制導。我迅速打開『HEAT』(紅外製導導彈)電門,將中心光點對準這架正向雲中消失的米格-21飛機,這時我聽到了一聲模糊不清的導彈發射聲,知道自己發射了一枚AIM-9(『響尾蛇』)導彈,當然我也知道這枚導彈是沒有可能進行制導的。

此時,『奧爾茲』二號機正忙於追擊原來在後面向我們飛行小隊接近的那架米格-21飛機。另外,我在10點鐘(300°)方位上發現了另一架米格飛機,正在雲上緊貼著雲層作左轉彎。這時我開始把注意力轉到第二架米格飛機上。我拉杆向左急轉彎,轉到他的內側,拉起機頭,在天地線之上約30度,再次檢查導彈電門和準備發射控制板;打開機翼油箱供油;向右作慢滾;接著在米格-21後上方進行倒飛,並一直倒飛到滿意地獲得正確的偏轉角和距離參數時才改出倒飛;然後先成滾轉機動,並以0.95馬赫數的速度進入米格-21飛機的後下方7點鐘(210°)位置。這時距離為4500英尺(1371米),進入角為15度。米格-21飛機被迫向上拉起,正好迎著太陽的方向。我將中心光點壓在他的尾噴管上,聽到了清楚的隆隆聲,接著便按壓發射按鈕,稍停,又按壓一次。第一枚導彈向前衝出,但瞬間改為左轉,準確而漂亮地將自己的航線改為追擊目標的航線。我一直用眼睛盯著第一枚「響尾蛇」導彈,因而沒有完全看到第二枚導彈的情況,只是通過眼睛的餘光看到它也在作制導飛行。

第一枚導彈離機後先是下沉一點高度,然後作弧線上升,向敵機飛去。驟然間,米格-21飛機發出耀眼的閃光,接著變成一團桔紅色的火球。一個完整的機翼脫離機體,連同爆炸的碎片被氣流吹向後方。米格機頓時失去平衡,連翻帶滾,打著旋向雲頂墜落。飛行員沒有在雲上跳傘,而是隨著米格飛機一起消失在雲中。不過還可以斷斷續續地清楚地看見該機的平面形狀。只是少了一個機翼,另一個機翼呈三角形,大後掠前緣,平直機翼後緣,這正是米格-21的特徵。我繼續向左轉彎,尋找其它米格飛機,同時檢查油量表。當我知道『奧爾茲』小隊四號機由於機腹副油箱不輸油而到最低返航油量時,便命令小隊退出戰鬥返航。在我們退出作戰空域的時候,『福特』小隊也退出了空戰,但『拉姆伯勒』小隊正進入空戰……」

此後的幾次「波洛」行動中,F-4飛行員擊落7架米格飛機,美國空軍沒有損失。這種新的戰術,利用了F-4飛機模擬F-105飛機所造成的突然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為不久後對POL目標的轟炸升級作好了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堡 的精彩文章:

我們進口的防空系統,如今卻現身美軍靶場,究竟是誰在「泄密」?
全球最便宜四代機?蘇57單價或只夠三分之一架殲20,如何做到

TAG:軍情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