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北方仍沉醉在初夏的美好之中,暖和但不熱,樹葉很繁茂,但仍有嫩綠之意。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小滿前後天氣炎熱、濕氣漸重,這個時候,很多人容易出現腹瀉腹痛、感冒、濕疹複發等問題。這個時候除濕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其實這些小毛病,一片生薑就可以搞定,不僅可以內服,還能外用,祛風解表、排汗降溫、溫經和胃,預防和緩解夏季高發病。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姜」分五種

1、子姜

又名嫩姜,紫薑,鮮姜。子姜附有姜芽,柔嫩,水分多、纖維少,顏色偏白、表皮光滑,辛辣味淡薄,可以作菜肴的配菜或醬腌,味道鮮美,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古人稱之為「蔬中拂土」。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仔姜最常拿來用鹽腌制,製成腌姜,可以開胃,同時有暖胃溫中的功效,最好早上作為早餐的佐餐小菜食用

2、新姜

又名鮮姜,黃姜,和子姜相比沒有芽,表皮光滑,肉質比較軟,纖維不多,味道比子姜濃郁,香氣撲鼻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生薑,一般就是指新姜了,最常見的用途是作為我們日常的調味品和食材,比如薑絲炒肉等,可以去腥提鮮之功!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3、老薑

又稱姜種、薑母,是立秋之後收穫的姜,外皮粗燥,比較厚,肉質堅硬,纖維比較多,味道辛辣,但香氣不如新姜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老薑味道濃郁,熱性足,葯食兩用,常見的治療感冒的薑湯,女性補氣活血的紅糖薑茶都是用老薑,用新姜、嫩姜都是不行的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4、乾薑

是用老薑晒乾或晾乾製成的,味道辛辣,性熱,中藥中用的姜一般就是這種乾薑。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除了用於中藥,四川老火鍋的底料就是用乾薑炒制的,味濃性烈,所以我們吃火鍋經常吃的滿頭大汗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5、炮姜

是將老薑用沙子燙到鼓漲,顏色成黑色或棕褐色,是一種中藥材,溫中散寒,溫經止血。用於脾胃虛寒,腹痛吐瀉,吐衄崩漏,陽虛失血。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吃生薑的好處

1、抗氧化,抗腫瘤

生薑當中含有比較豐富的姜辣素以及二苯基庚烷類的化合物,這些物質具有很好的抵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中和機體內的氧自由基,避免氧自由基對細胞進行侵害,從而降低細胞癌變的幾率。

2、開胃健脾,有益消化

天氣炎熱的時候,人的胃口會變差,而且胃酸的分泌量也會減少,因此消化能力會進一步下降,但是如果飯前吃兩片生薑,則可以促進胃液的分泌,胃腸道的蠕動也會有所加快,自然消化情況也會比較好了。

3、祛風防感冒

中醫上生薑具有很強的祛風效果,當一個人感染了風邪,從而將要有感冒的癥狀出現時,服用生薑,可以有效幫助人體去除風邪,再配以適當的休息,那麼此人也不會很容易患上感冒的。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生薑食用禁忌

1、不要去皮

生薑因為生長在土裡,難免會帶有泥巴,但是這些對於生薑來說,無關痛癢,我們食用生薑的時候最好不要削皮,因為生薑的有效成分基本在皮上,削皮無疑讓生薑的營養成分丟失了大半。

2、陰虛者不宜食用

之所以陰虛,主要是體內的火氣過重,從而導致陰氣不足,這種人是不能夠吃生薑的,以免加重陰虛的情況。如果你也有手腳心發熱,經常口乾,眼乾等粘膜乾燥的表現,那就說明你是陰虛體質了,要少吃或者不吃生薑。

3、嚴重肝腎疾病患者

生薑也是屬於刺激性比較大的食物,其中的姜辣素可以刺激肝細胞變性甚至壞死,而生薑的代謝需要腎臟來代謝,最終排出體外,如果肝腎有嚴重疾病者,則不宜食用生薑了。

4、陰虛體質者不適合吃薑

生薑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的,陰虛體質者容易「上火」、性情急躁、心煩易怒、情緒起伏波動大,所以這類人群不適合多吃生薑。

生薑雖好,但是我們應該謹慎食用,每天攝入只需要適量就好,不要過多,以免超出機體承受的範圍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姜的使用方法

1、內服法

為補陽氣嚼點醋泡姜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春夏之時陽氣浮於外,內寒外熱,所以才會容易消化不良、腹瀉腹痛。這時候可以吃點薑片,尤其是醋泡姜,溫和脾胃,收斂元氣。

生薑性熱,是補陽氣的好食材,醋酸收,避免生薑發散太過,傷了身體津液,兩個剛好互補,補陽也補陰。

方法:半斤姜,切成片,放在瓶中,然後用米醋或陳醋沒過生薑,泡上三天就可以吃了。

特別提示:醋泡姜建議可以在早飯時吃。這是因為姜最擅宣發陽明經的陽氣,而早晨7~9點正是人體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薑,最能昇陽氣,促進消化。

為祛寒濕泡點姜棗茶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夏季是一年中身體最濕熱的季節,很多人的濕疹都會在這種氣候中複發。

加上天熱人就會吹空調,很容易感染寒邪,引起身體不適,這時可以泡一杯姜棗茶,疏散外寒、清化內濕,預防濕氣和感冒。

方法:生薑一塊,切成細絲,與適量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煎煮,最後再加適量紅糖即可。

紅棗性溫,可以補益脾胃;紅糖補氣血、扶正氣;生薑驅寒暖胃,三者搭配,效果顯著。

預防痛經時候:紅糖+生薑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方法:姜切成片或絲,與紅糖、水一起煮,水開後再煮10分鐘左右,趁溫熱喝。

功效:血虛子宮供血不足,血瘀血行不暢,貪涼過度、精神壓力大是痛經的原因。在月經來之前三天喝紅糖姜水,能預防痛經。

止咳時候:生薑+蜂蜜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方法:取幾片姜拌入蜂蜜中,放置一定時間,用40℃左右溫水沖服即可。

功效:風寒咳嗽多表現為舌色淡、舌苔白,痰量多、質稀、色白,蜂蜜拌生薑後以水沖飲有較好效果。

2、外用法

為緩解關節風濕疼痛可生薑外敷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夏季高溫悶熱和雨水交織,很多中老年人關節就開始疼痛,怎麼辦?還是可以找「姜」幫忙。

方法:生薑切成一厘米厚的薑片,放在濃鹽水中煮透,然後用熱的生薑片外敷腰部和膝關節,反覆數次。

這樣做可以舒筋活血、緩解疼痛,對由於梅雨季節、天氣驟冷驟熱導致的腰痛、膝關節痛有非常好的效果。

為祛斑痕可外擦薑片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生薑外用,還有祛除斑痕的效果。

方法:每天早晚用生薑片輕柔按摩斑痕處10分鐘左右,按摩完成後不要立即清洗皮膚,待皮膚完全吸收後再清洗,需堅持2個月或以上。其功效是排毒滋潤,可去除雀斑和痘痕。

不過生薑片有一定的刺激性,建議使用前一定要向專業的皮膚科醫生諮詢後使用。

溫經散寒時候可使用隔姜灸

小滿時節,是時候來點姜啦!

隔姜艾灸,不僅可以補陽氣,還能溫經散寒。

通過艾灸的火力將生薑的藥性帶入體內,起到溫中散寒的作用,特別適合夏季腹痛腹瀉、痛經、嘔吐等身體不適。

做法:取生薑一塊,切成厚約0.3厘米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大小而定,中間用牙籤穿刺數孔。

施灸時,將其放在穴位上,放上適量的艾炷,點燃。感到有局部灼熱感時,略略提起薑片移到附近穴位,或更換艾炷再灸,以局部潮紅為度。

此外,針對胃痛、痛經、肩周炎等各種疼痛,也可用生薑外敷痛點,注意在操作時要避免受寒著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