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當然萬物皆可萌,但請你認真告訴我為什麼皮卡丘那麼那麼萌!

當然萬物皆可萌,但請你認真告訴我為什麼皮卡丘那麼那麼萌!

5月10日,改編自任天堂3DS同名遊戲的真人電影《大偵探皮卡丘》在國內上映,這個講述寶可夢世界最著名的口袋妖怪——從松鼠的形象脫胎而來、渾身黃毛、長著電氣符號狀尾巴的黃色寶貝皮卡丘——是如何與黑人小夥子蒂姆聯手揭開一個驚天大陰謀的冒險故事,立刻取代已呈疲軟之態的《復仇者聯盟4》,登上票房第一。

沒人會否認,電影的成功,99.99%都是因為,皮卡丘實在太!萌!了!在銀幕上,它第一次彰顯了原本設定中的毛茸茸屬性(遊戲和動漫中為了省事兒都處理得光溜溜了,以至於好多人奇怪它怎麼就長毛了,其實人家本來就有毛),兩坨紅頰分外耀眼,再配上超級卡哇伊的一句 pikapika(總是出現在奇怪的時候),真是迷死人不償命。

我身邊最近就見證了好幾起鋼鐵直男在它的萌化下連講話聲都不太對了的事件,還有一個策動我買了個會發大概十幾種「pika pika,pikachu」的玩偶,每半個小時費掉我一對7號電池也停不下來。

皮卡丘的討人喜歡,如果按照正常分析,那的確是因為它具備了很多幼態特徵。因為人類對於像是嬰兒這樣有著大而低的眼睛、鼓起的面頰、胖嘟嘟短四肢的生物,天然地有著愛憐呵護之心,這一理論是動物習性學的創始人、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洛倫茲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就提出的,而近些年的神經科學研究也對此提供了許多證據。

你能發得出幾種/pikachuu/?

道理我都懂,不過,皮卡丘的萌,好像還是有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呀……真的,你不覺得它聲音有毒嗎?就連名字發音都似乎有著某種魔力。Pi-ka-chu,每一次,這三位一體的發出來,就有些倒在了全世界的草坪上的酥麻感。不僅是我會這麼覺得,科學家也覺得這三個音實在是太神奇了,他們忍不住拿它做起了實驗。

2004年4月,名古屋大學的櫻庭京子博士及其導師筧一彥教授,還有廣島縣立保健福祉大學的今泉敏教授三個人一起在《日本語音學會期刊》(Journal ofthe Phonetic Society of Japan)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叫做《「pikachuu」中的情感表達》

實驗找來了15名年齡在4歲到10歲之間的兒童,其中有母語是日語的,也有母語是英語的,要求他們觀看皮卡丘時發出/ pikachuu/的聲音。並且根據動畫中的人物來發出四種不同情緒下的讀音,如果皮卡丘是快樂的,被試兒童就用快樂的聲音說「皮卡丘」,如果皮卡丘是悲傷的,就用悲傷的聲音說「皮卡丘」,另外還有憤怒和驚訝兩種情緒。

由於語言發音習慣的不同,不同母語的孩子發出的/ pikachuu/在時長和感覺上是會有明顯不同的,日語東京方言中的/pi/的母音傾向於清音,因此時間長度短於/ka/。另外,/chuu/有時會使短母音,所以日語中皮卡丘聽起來更像是bikachi「びかち」,美國英語中對時間長度幾乎沒有限制,並且能相對自由地加以改變。由於/pi/有壓力,母音清音很難,其時間長度和強度都被認為在/ka/之上,而/chuu/可以有/pi/和/ka/加起來那麼長。

實驗發現,兩種母語的兒童在表達這幾種情緒的時候,所用的時長是不一樣的,日本小朋友表達悲傷用時最長(l355ms),接下來是憤怒(ll51ms)和喜悅(l109ms),而美國小朋友表達憤怒用時最長(l676ms),接下來是悲傷(l448ms)和喜悅(l302ms)。論文中沒有驚訝的數據,可能這種情緒的掌握對於孩子來講相對更難一點,所以沒搜集到有效樣本。

接下去,這些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研究者找來一批大人,要求他們去聽孩子們發出的/pikachuu/,判斷是什麼情緒下發出的。結果有趣了,母語為日語的大人,判斷日本兒童發音情緒的正確率為71%,而判斷美國兒童發音情緒的正確率為52%。而母語為英語的大人,判斷日本兒童發音情緒的正確率為70%,而判斷美國兒童發音情緒的正確率為55%。

然後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日本小朋友們模仿皮卡丘情緒的能力要強於美國小朋友。然額,在我們看來這一點也不奇怪啊……皮卡丘本來就是日本遊戲公司設計出來最初在本國上市的呀,後來才風靡全球。

最早給皮卡丘配音的大谷育江,還給《名偵探柯南》中的圓谷光彥、《海賊王》中的托尼托尼·喬巴和《火影忍者》中的木葉丸等一大批角色配過音,日本小朋友也應該是耳熟能詳了。

總而言之,我對於該研究所聲稱的「檢查日語和英語聽眾對話語表達情緒的識別差異」這一目的基本理解不能,但只要想到學者們找來奶聲奶氣的娃娃們一通大喊/pikachuu/,就會覺得,唔,這樣的研究,請給我來一打!

沒人能拒絕這三個音。

你腦中早有它一席之地

而在最近,趁著《大偵探皮卡丘》的檔期,美國科學家們也來湊熱鬧了,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雜誌網路版上的一篇文章,聲稱人類已經在大腦中為皮卡丘等精靈角色專門辟出了一個識別區域,論文作者們來自斯坦福。

人類大腦對於文字和面孔這樣的事物有一套先天的識別模式,每次激活是在視覺皮層的同一位置,但科學家們不明白這套模式為什麼沒有在其他物體(比如汽車)上建立起來。這個團隊一開始的目的是想找到實驗模型,搞清楚這個問題。

不久前一個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研究稱,視覺皮質上建立一個新的物體識別,需要將十分年輕的猴子曝露於這個對象,這時候才具有可塑性。於是斯坦福心理系畢業的研究聲傑西?戈麥斯(Jesse Gomez)想到,如果找到一個從童年早期就開始接觸的事物,就可以來檢驗是否有那麼一個區域形成了——那不就是自己曾經花了無數時間的《口袋妖怪紅與藍》(Pokemon Red and Blue)嘛!他向他的導師提出了這個想法。

第一個口袋妖怪遊戲發行於1996年,面向5歲 的孩子,他們中許多人會繼續玩後來的版本,遊戲本身甚至為此設計了一層層的角色形象進化,讓玩家感覺這些精靈也在陪著自己長大。

比如最好看的寶貝沙奈朵,是由拉魯拉絲在20級進化為奇魯莉安,後者在30級進一步進化出來。拉魯拉絲進化成奇魯莉安時兩隻眼睛都會顯現出來,進化完全後就只能看到一隻眼睛了,而奇魯莉安進化成沙奈朵時,可以看到它頭上鰭狀的角逐漸轉移直至完全消失。水系寶貝蓮帽小童先進化為樂天河童最後才變成蓮葉童子,蟲系寶貝刺尾蟲的最終進化型是狩獵鳳蝶。

我們的皮卡丘是皮丘在親密度上升之後進化而成的,之後經過雷之石的加持,會變成很厲害的雷丘!

最逗的是,關於它們是不是嚴格的演化(evolution),2012年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昆蟲學家馬坦·什洛米(MatanShelomi)還專門寫了論文來討論,發表在《不可思議研究年鑒》(Annals of ImprobableResearch)上。因為有些人會認為,精靈們只是發生了變態而已,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演化!

很多人對口袋妖怪的熱情會持續到青少年甚至成年早期。這些遊戲不僅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接觸相同的角色,而且當玩家贏得一場「精靈寶可夢之戰」或在遊戲百科全書《精靈寶可夢》(Pokedex)中添加一個新角色時,遊戲還會獎勵他們。

戈麥斯認為,如果童年早期的接觸對大腦特定區域的發育至關重要,那麼他的大腦——以及其他小時候玩過《精靈寶可夢》的成年人的大腦——應該對《精靈寶可夢》中的角色做出更多反應,而不是和普通卡通形象一樣的。

此外,由於遊戲中的精靈角色看起來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對象非常不同,根據一項叫做「Eccentricity bias」的視覺理論,對其激活應該出現在哪裡也做出了獨特的預測:優先的大腦活動應該出現在視覺皮層中處理中央視覺或中央凹視覺對象的部分。

他招募來了11個人,都是從小玩pokemon長大的人,當這批測試對象躺在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儀中,並被實驗人員隨機展示數百個口袋妖怪角色時,果不其然,他們的大腦對這些圖像的反應比兒童時代沒玩過這個遊戲的對照組被試們更強烈。

而且這些大腦反應都出現於被試們的同一個大腦區域——位於耳後的大腦褶皺,稱為枕顳溝

這個研究和2016年年底的一個研究可謂遙相呼應,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系的助理教授張偉偉(音譯)和謝偉珍(音譯)當時在發表於《記憶與認知》(Memory andCognition)期刊的文章中指出,通過對長期記憶的測試發現,玩口袋妖怪遊戲長大的人們,對皮卡丘等精靈第一代角色的熟悉程度要高於第五代角色。所以,是時間把它們刻畫在了我們腦海中,這份萌,早已成了記憶的一部分

排版:Ruiying

題圖來源:《豆瓣》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者本人公眾號「科學藝術研究中心」,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人生成功在毅力,你是有毅力的人嗎?
一文讀懂基因編輯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