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十二藝節丨昨晚,你被這縷紅色「電波」刷屏了嗎?

十二藝節丨昨晚,你被這縷紅色「電波」刷屏了嗎?

中國首部諜戰題材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昨晚在上海大劇院亮相。謝幕時,掌聲如潮水般淹沒整個劇場,有人熱淚盈眶,有人泣不成聲,觀眾說:「掌聲獻給英雄,獻給這部優秀的作品,淚水留給我們自己。」

十二藝節丨昨晚,你被這縷紅色「電波」刷屏了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二刷「電波」520



幾乎是在謝幕的同時,朋友圈就被這縷微弱而又強勁的紅色「電波」刷屏。著名文藝評論家毛時安這樣評價「電波」:「以充滿時代青春氣息的藝術語言,用心血滿滿的藝術匠心,用投入人物靈魂深處的激情,再現革命先烈的不朽偉業,直擊人心,潸然淚下!」上海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汪涌豪也感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音樂置景服裝表演俱無可挑剔。」

有人借著520二刷「電波」表白:「原諒我邊看邊默念,不要結束,就這麼一直看下去,捨不得結束。」也有帶著孩子來接受熏陶的媽媽在朋友圈號召「吃土也要去買票」,因為「完全沒有想到一部主旋律舞劇可以做到這般精彩至極,原先還擔心沒有台詞的舞劇會讓女兒坐不住,沒想到她被深深吸引。」

十二藝節丨昨晚,你被這縷紅色「電波」刷屏了嗎?

圖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不同時代「同齡人」



相比朋友圈,現場的直觀表述來得更直接、更具感染力。 25歲的乘銘在被喜愛並信任的「戲劇博主」安利了無數遍後,終於在網上「秒」到了首場演出的「電波」票。她特地坐火車從蘇州趕來,雖然坐在全場最後一排,卻全情投入。

問乘銘的觀劇感受,顯然還沒從劇中「走」出來的她聲音微微顫抖:「你們真的不要太在乎是80後或者90後,雖然隔著大半個世紀,但是我一點不覺得和英雄有距離。劇中李俠原型李白烈士犧牲的時候不是也只有39歲?那個搶過『李俠』紅圍巾最後犧牲的小裁縫也只有15歲。我們不過是生活在不同時代的『同齡人』,只是我們或許沒有辦法像他們那樣對理想和信仰那樣執著和奮不顧身,所以還是覺得他們真的很偉大。」

十二藝節丨昨晚,你被這縷紅色「電波」刷屏了嗎?

圖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穿著旗袍來觀劇



66歲的黃慧萍此次是三刷「電波」,她特地穿上很有上海腔調的暗紋旗袍來觀劇。這個退休前從事航天研究的高精尖人才,以理科生獨有的嚴謹審視舞劇卻被深深打動:「大多數舞蹈都以抒情為主,起初我也不太敢相信『電波』怎麼搬上舞台。沒想到它帶給我的震撼這樣深刻。」

86歲的姚金蘭大概是劇場里最年長的觀眾了,出來看戲,姚阿姨特地拾掇了一番,染了頭髮的她看起來比實際要年輕許多。在女兒的攙扶下,老人堅持站著鼓掌一分多鐘。和被諜戰氛圍感染、大片視覺震撼的小輩們不同,讓姚奶奶印象最深刻的是李俠和蘭芬回憶入黨時的那份激動和喜悅。

十二藝節丨昨晚,你被這縷紅色「電波」刷屏了嗎?

圖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這只是李俠和蘭芬回憶一路走來點點滴滴的一個片段,但兩人在鮮紅的黨旗下宣誓的那一幕讓姚奶奶不能忘懷:「你們不曉得,那時候入黨是頭等大事,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姚阿姨的女兒告訴記者,爸爸媽媽都是有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從小就教育他們做人不能忘本。看了《永不消逝的電波》,讓她更加深刻體會到媽媽的話:「今天看似平凡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李白這樣的一批人犧牲了青春和生命換來的,他們值得被永遠銘記。」(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