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爸爸媽媽,我想聽你好好說話

爸爸媽媽,我想聽你好好說話

因為有愛,每句話要好好說

(視頻時長14分28秒)

1

這幾天,台灣一家公司前幾年拍攝的系列公益視頻在朋友圈意外走紅,每段時長不過兩三分鐘,看完卻叫人紅了眼。

工作人員以廣告試鏡為由,將鏡頭對準幾組家庭,進行了一次真實的測試。

攝製組把孩子接到片場先行拍攝,接著又把父母安排到另外的隔間進行採訪,讓他們回憶以前對孩子語氣不好的場景。

在孩子等待父母到達拍攝地點的這段時間裡,工作人員會讓他們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催促他/她快點到達試鏡場地。

等父母接到電話,他們被要求模擬當時不好的語氣回答,不知情的孩子卻當了真。

而當鏡頭翻轉的那一刻,本來坐在採訪間一臉笑顏的幾位父母,眼睛裡瞬間寫滿了內疚和自責……

家庭一:低谷篇

六歲的女兒在攝影棚里等媽媽一起試鏡,可到了約定時間,媽媽還沒到。

女兒給媽媽打電話,問她什麼時候才能到片場。

「喂,媽媽,你在哪?」

「你要幹嘛,我在騎車,快要到了!等一下!」沒說幾句,電話被媽媽掛斷。

陌生的環境下,被媽媽訓斥的女兒有些束手無策:「打電話給媽媽,結果被媽媽罵了。」

又過了一會,媽媽還是沒到,女兒又打了一次電話:

「媽媽……那個……」

「怎樣啦!你很煩!一直打,我快要到了,你一直打幹嘛!煩。」

話沒說完,電話再次被媽媽掛斷。

等待著女孩的,不是媽媽的柔聲安撫,而是不耐煩的斥責。

女孩的表情,從一開始的期待,到失落、委屈、難過,媽媽掛掉電話的一瞬間,小姑娘捂住臉,忍不住哭了。

而在隔壁攝影棚,當工作人員把直播的屏幕轉向媽媽時,她才明白,自己無心的一句回答,會讓女兒心情down到谷底,這麼難過。

家庭二:難過篇

這是一家四口,媽媽帶著兩個孩子拍完後,在沙發上坐著等爸爸從路上趕來。

先是弟弟給爸爸打電話:「爸爸,你在哪裡啊?」

「幹嘛!我在忙啊!」

「你想要怎樣!」

「不能等一下嗎?事情處理完了就過去了啊!」

弟弟被爸爸連珠炮般的訓話嚇到,一聲比一聲低,連最後一句「拜拜」還沒說完,爸爸已經把電話掛了。

又等了一會,爸爸還是沒到,這次換成了姐姐打電話:「爸爸,媽媽叫我跟你講快一點。」

估計是害怕自己也會挨罵,小姑娘打著媽媽的名號和爸爸通話。

可爸爸還是一頓發火:「我事情處理完了!我在趕!不能等我一下嗎?」

姐姐弱弱地答了一句「噢」,就把手機遞給媽媽,悶著頭繼續畫畫。

只是在媽媽問「爸爸生氣了嗎?」的時候,小姑娘難過地點點頭,然後壓抑著想哭的衝動,不說一句話。

另一個房間內,工作人員將直播的屏幕轉向這位爸爸。

在採訪開始之前,他曾說,有時候孩子下課沒有及時打電話報備到家,也會當場就罵。

可看了屏幕里女兒垂著頭不說話的樣子,他才開始內疚:

「越親近的人,你反而會對他越沒有禮貌,越不耐煩。」

2

一句平常的問話,一句無心的回答,卻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划了一道界線。

Facebook上有一組點贊爆表的親子教育圖片,列舉了「壞父母的11種表現」,其中有7種都是不好好說話造成的。

如果你的孩子撒謊,其實這說明你曾經對他犯過的錯誤反應過度。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其實是因為你給他們的建議多過了鼓勵。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堅持自我,其實是因為他們小時候你總是在公共場合教育批評他們。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氣,那其實是因為你給了他們的讚揚不夠,他們只有行為不當的時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神神秘秘的,什麼都不告訴你,那是因為你總是愛打擊他們。

……

幾米在漫畫里寫,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看得見的傷痕總歸會癒合,可心裡的傷口隨著時間的流淌只會越來越深,沒人傾訴,沒人在意,就只能悶在心裡自己消化……

心理學家法迪斯說:

「在孩子學會語言之前,他們是從感情的氛圍里得出自己的結論的——這個世界是一個令人憂慮、憤怒的地方,還是一個安全、愉快的樂園。

試想,帶著包袱的孩子,怎能擁有一個樂觀開朗的性格呢?」

傷人的話總出自溫柔的嘴,跟孩子好好說話,其實很簡單。

3

我常和一個教授朋友聊養育孩子的話題,只要談起親子溝通,他都會文鄒鄒地形容:

言之有物,實為心聲,一聲一咳,俱帶感情。

語言是有帶有情緒的,你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可能暖心,也可能傷人。

所以他和女兒莉莉講話時,十分注意語言的分寸,同時又十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願。

有一次我去他家做客,恰巧有幾位學生提交了課題需要即時回復,他扎進書房一頓忙活。

期間有幾次莉莉去找爸爸,叫他看自己剛畫好的畫,朋友每次都耐心地安撫女兒:

「等一下寶貝,爸爸忙完哥哥姐姐們的作業,就去看你的畫。」

許是耽擱時間太長,莉莉委屈地坐在沙發上悶聲哭了起來。

這事兒要是擱一般家長身上,等著孩子的肯定是不耐煩、甚至厭惡的罵聲:

「煩死了!一天天凈瞎哭!你看不見我在忙嗎!」

可朋友不是,他加快速度忙完手頭的活,走到女兒身邊蹲下來和她平視,慢慢解釋:

「寶貝,爸爸知道你現在很難過,覺得自己受委屈了,但爸爸也有忙的時候,你也要體諒爸爸,現在我們去看你的畫吧。」

聽了爸爸的話,莉莉也明白自己不該鬧脾氣,乖乖地點點頭,說「好」。

平日里,他也毫不吝嗇地對女兒表達自己的愛,脫口而出各式各樣的昵稱,什麼「大寶貝」「小可愛」「小乖乖」「小公主」,這種親昵的相處,身邊能做到的爸爸真的太少太少。

心門是需要用心來叩開的,當父母和孩子開始好好說話,這扇門就已經打開了一半。

因為在乎,你的字句都會觸動孩子的情緒;因為關心,你的語氣對他們都有天大的意義。

4

龍應台曾說:「從父母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的是父母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當你習慣了對孩子大喊大叫,指責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溝通,最後只能背道而馳,越走越遠,越發疏離。

去年爆紅的小詩《挑媽媽》,裡面那句「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孩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擊潰無數父母的淚腺。

你的孩子,遠比你想像中更加在乎你,他會因為你的話感覺到愛和幸福,也能感受到冷冰冰的拒絕和指責。

用溫柔的力量代替火冒三丈,你會發現憤怒不堪一擊。

別用蠻橫的語氣,把孩子從自己身邊惡狠狠地推開。

來源:小叔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六字大明咒修法簡介
如何是無念功夫?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