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溧陽陸笪村這個地名,竟然與宋朝著名詩人陸遊有關

溧陽陸笪村這個地名,竟然與宋朝著名詩人陸遊有關

陸笪、余橋、道人渡……這些美麗的竹簀地名,你知道都是怎麼得來的嗎?

今天,小編就先帶大家了解一下溧陽陸笪村~

陸遊後裔在竹簀

溧陽陸笪村這個地名,竟然與宋朝著名詩人陸遊有關

陸遊是我國南宋時著名的愛國詩人,他那憂國憂民,鐵馬金戈的愛國主義詩篇,膾炙人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仁人志士和百姓同胞。陸遊生前是否到過溧陽,筆者未曾尋到史料,但他的後裔在溧陽市的竹簣鎮一帶卻紮根留下不少佳話。

溧陽陸笪村這個地名,竟然與宋朝著名詩人陸遊有關

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正月底,陸遊幼子陸子遹從山陰(今浙江紹興縣)來溧陽走馬上任,時年46歲。陸子在任溧陽三年知縣期間,興建春雨橋(即今溧陽東風橋前身)、清閑堂、西齋房、讀書堂、書籍所、社稷壇,廢除白雲教,打擊土匪,除暴安良,使黎民百姓安居樂業,政績卓著,有口皆碑,被溧陽縣史書稱頌「良吏陸子遹」。

溧陽陸笪村這個地名,竟然與宋朝著名詩人陸遊有關

出身書香門第的陸子遹,為官不忘讀書。他在溧陽縣大堂上題寫《讀書》的匾額,旨在經常提示自己從政為官不可忘記讀書。他又以「溧陽學堂」的名義,委託臨安(今杭州)的良工刻版,刊印其父陸遊《謂南詞》,供縣署官吏研讀。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陸子遹的兒子陸立基和溧陽學堂教書先生陶晉初之女結婚。陶背初是溧陽縣竹簀鎮陶庄村人,陶老先生深愛立基和女兒,為他們在距村東南3里之處(即今之陸笪)蓋了房子。從此,陸遊的子孫便在溧陽竹簀鎮陸笪村紮根。陸笪村南距溧陽城50多公里村的西北是茅山余脈、瓦屋山、丫髻山、青龍山群山連綿,山水匯流於陸笪村西,一條彎彎曲曲的澗河從村前流過,南下經溧陽北河到太湖,人稱「四十九條凹、凹凹歸陸笪」,村山之間是丘陵,水田、桑園、茶葉、竹木掩映,猶如桃源。嘉定十三年八月半,陸子遹用在溧用做如縣三年的積蓄,在陸笪村創辦「立基學堂」並率溧陽縣署官吏一班人應邀參加開學典禮。

溧陽陸笪村這個地名,竟然與宋朝著名詩人陸遊有關

陸立基成親後,共生三男二女。數百後,繁衍為當地大戶。曾任過陸笪村大隊會計的74歲的陸義庚告訴筆者,先人於南宋嘉定十三年遷至陸笪,陸李基為陸氏一族的第3代孫,始祖為陸宰。陸遊是陸宰的兒子。陸義庚則是陸立基第34代孫,解放初居住在陸笪村周圍陸姓共有340多戶,1800多人。

溧陽陸笪村這個地名,竟然與宋朝著名詩人陸遊有關

竹簣鎮陸氏後裔,主要居住在青龍村儲庄,下宅村江笪、來笪、南徐村後庄頭、劉庄、金庄村魚家邊、上庄村,並在立基學堂(原陸笪中心小學)西邊建有「陸家祠堂」,祠堂牌位供奉的祖宗排列依次是陸宰太公、陸遊太公、陸立基太公....陸家祠堂一直保持到解放初。 祠堂的大門有拱形門洞,大門上方建有土樓,樓上曾置有銅壺刻漏,用以計時,門頭上曾高懸著「陸家宗祠」四個大字匾額,正房三進每進六間,東西有耳房配套,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築。如今,只留下殘牆斷壁,碎磚瓦礫、巨大的條石,大園石墩....

現在,陸笪陸姓人家還保留著祖籍山陰(紹興縣)人的習俗。如過年釀米酒、蒸年糕,清明節用白紙剪成外圓內方相連紙錢,上墳飄錢,端午節用雄黃酒塗小孩手心、腳底,各家門頭上插菖蒲與艾棵,年紀稍大的人,稱呼人名前加個昵稱詞「阿」等等。來源:掌上溧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