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俞敏洪:請告訴你的孩子,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俞敏洪:請告訴你的孩子,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簡介

俞敏洪,1962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擔任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洪泰基金聯合創始人、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等職。

作為兩個孩子父親的俞敏洪跟所有父母一樣,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希望引導孩子充分發揮潛能,快樂地生活,做最好的自己。

他不止一次對自己的女兒說:「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因為在他來看,孩子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成長環境變了,家庭教育自然也要變

我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兒,現在正在上中學;老二是兒子,現在正在上小學。說心裡話,我很想把自己的優點帶給我的孩子,但他們在國外讀書,不在我身邊,我感到鞭長莫及。另外,國外的環境與國內不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樣,所以,想用當年父母教育我的方法去教育我的孩子,確實不容易做到。

比如,在我小時候,看到母親吃苦,一心想把我帶向幸福的生活,我心裡很感動。所以,母親說什麼我都照辦。可我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一直在國外,生活條件比我小時候優越很多,所以,那些熱愛勞動、認真學習、懂得為自己的前途努力奮鬥的優良觀念,很難被他們接受。

另外,他們的狀態也跟家庭環境有關,如今他們的家庭環境比我小時候不知要好多少倍,父母不論怎麼隱瞞,怎麼告訴孩子要靠自己努力,他們還是會發現自己家的生活條件比較優越,所以很難激發他們的鬥志。不僅我有這樣的困惑,我周圍很多事業有成的朋友也都在為此擔憂。

對此,我一直在思考,也最終意識到,我們的教育方式應該有所改變,但究竟怎麼改,我跟我太太商量定了兩個原則:第一,不能把孩子當作寵物來養。培養孩子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融入社會,有一技之長,能為社會服務,同時用這種服務換回養活自己的物質基礎,這也是我們教育孩子的基本目標。

如果孩子長大了,走進社會,發現他們既沒有與人交往的能力,又沒有生活的能力,那是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失職。所以,我一直在有意識地要求我的孩子學會與人合作,懂得分享,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比如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吃完飯應該洗碗,學會用洗衣機洗衣服等。

第二,要培養孩子的精神氣質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開悟」。我經常帶孩子旅遊,讓孩子感受這個世界的廣闊與多彩,鼓勵他們廣交朋友,盡量與優秀的人為伴,引發他們的進取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環境始終在變,心境卻屬於自己

父母要培養孩子有個美好的心境。我一直覺得,對於孩子來說,書本學習只是學習的一部分,培養他們美好的心境更重要。什麼是美好的心境呢?就是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一種情緒狀態。有多少家長曾經晚上帶孩子出去看過星星呢?應該不多。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某個省的中考作文題目是「滿天的繁星告訴我們什麼?」

有一個學生只寫了一句話:「請問老師,星星在哪裡?」孩子能不知道星星在哪裡嗎?肯定知道。但是,孩子確實沒有親眼看見過。

有一次,我帶著兒子和女兒去古巴的海邊。當時正好是陰曆十五的晚上,月亮從海上慢慢升起來,我們全家就坐在海邊的沙灘上看月亮一點點升起,海浪推著月光一直在我們身邊浮動,有一種「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感覺,非常美。

我們大概看了一個半小時,天氣慢慢變涼了。我對兩個孩子說:「有點兒涼了,咱們回去吧。」我女兒說:「我不想回去,我要看月亮升到我頭頂上。」我陪她坐了三個小時。女兒從來沒有這樣一動不動地坐這麼久,我知道,這種美景對她的心靈是有觸動的。在回去的路上,女兒對我說:「我發現世界是一體的。」

我問她這話是什麼意思。

她說:「你沒發現嗎?大海、月亮和人並沒有分開。」

女兒的話讓我覺得,那一晚是有收穫的,她對自然有了新的體驗和發現。現在,在我的培養下,女兒特別喜歡大自然。大自然的景色使她的胸懷更博大,增加了她對世界、對生命的熱愛。我覺得,在孩子的一生中,客觀環境會不斷變化,他們能夠改變的很有限,只有心境始終屬於他們自己。

父母幫孩子構建一個美好的心境,有助於他們去超脫世俗的困擾和羈絆,達到一種更高的生命境界,使生活變得雅緻、豐盈。孩子的生命應該有詩意、雅緻的部分,他們應該有懂得欣賞一切美好的能力。但是,現在我們的孩子很少有詩意的心情和雅緻的生活,因為教育過於急功近利,不給詩意和雅緻成長的空間,這一課,父母應該給孩子補上。

其實,「美好」二字在孩子的生活中密不可分,當孩子的心靈充滿詩意,處於一種對自然持久熱愛的情緒狀態時,他們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女兒每年回國,我都會帶她去一些貧困地區或少數民族地區走一走。前年,我帶她去了青海,去年,我帶她去了雲南,讓她看看貧困地區的孩子是怎樣生活的。剛開始,我女兒在農村不敢上廁所,因為有些落後地區的廁所是建在外面的,上面架兩塊木板,非常簡陋。我們是在夏天去的,天氣很熱,廁所里的木板下面有成千上萬條蛆在蠕動。

過去她只見過家裡和賓館的廁所,所以面對這樣的廁所,她既不習慣,又害怕,但兩三個月以後,她也就習慣了。所以說,很多東西是可以練出來的。

今年夏天回國,她獨自參加了一個國外支援中國貧困地區農村教學的團隊。她把自己穿小的衣服都整理出來,帶過去分給她教的學生們。對此我很欣慰,因為我就是要培養女兒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他人的友愛之心。

孩子有兩樣東西不能少。一是對生命的熱愛。不管學業怎麼樣,哪怕沒有讀大學,只是讀中專、大專,對生命和生活都要充滿熱愛之情。二是與人合作、與人分享的能力。人是群居動物,相互之間需要給予和溫暖,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責任,要讓孩子有意識地承擔。

前不久,女兒所在的學校舉辦了一個領導力培養訓練營,只招15個人。結果,全校有100多人報名,要考試、填表,還要自己寫文章,最後還要面試。我女兒回家跟我說她報名了,準備參加。我和我太太都很吃驚,因為女兒內向,不愛在眾人面前講話。我們都點頭說:「好,我們支持你!」但心中卻為她捏了一把汗。

沒想到,我女兒居然通過了面試。當時,主考官問她:「你原來有領導力的經驗嗎?你為什麼要參加這個領導力培養的訓練營呢?」我女兒說:「是這樣的,我知道我沒有領導力經驗,但我爸爸是一個特別有領導力的人,他是我崇拜的對象,我要向我爸爸學習,將來做我爸爸那樣的人。就因為我現在沒有領導力,所以才希望進入這個領導力培養訓練營,既為大家服務,也領導大家。」她的話把考官逗笑了,第三天結果公布了,一共錄取15個人,她居然在裡面。

女兒從小是一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現在,她能有這樣的表現,說明她在成長,且充滿自信,富於理想。

記得一位美國教授曾經對我說:「你們中國的孩子活得太累。在他們的人生中,只有兩個詞——一個是『成功』,一個是『拼搏』。」他還很奇怪地問我:「你們不給孩子快樂,卻口口聲聲說希望孩子幸福,這可能嗎?」

我們確實對成功過於著迷了,但我很清楚,對這一代孩子來說,他們的成功一定是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之上的。不然,在世界經濟、文化交流一體化的未來,競爭愈發激烈,沒有快樂做基礎,他們是走不遠的。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成功,而孩子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息息相關。孩子的品格和道德教育得好與壞,是孩子一輩子成功與否的關鍵。

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家長都願意把最好的奉獻給孩子,但即便把所有的一切——生命、財富、地位全部給孩子,孩子也未必會獲得終身的幸福。只有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成功的人,教孩子學會追求自己的目標,學會享受達到目標以後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轉自[中國教育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倫書院 的精彩文章:

馮友蘭:真正的風流無關男女,而是一種人格美
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大學,何以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