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下一站,我們去哪兒?——解讀輪迴過患

下一站,我們去哪兒?——解讀輪迴過患

MAY

2019

什麼是輪迴和輪迴的過患?

實際上我們學佛,很多還是停留在概念上。祖師大德為我們概括出了結論,為我們鋪出了一條路,但這條路具體的還是需要我們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的。

LEARN MORE

我們這個地球的表面,三分之二被海洋覆蓋。片子里有一句話:人類對月球表面的了解,超過對海底世界的了解。

水裡的物種遠遠多於陸地。而無論陸地還是海洋,地球上的旁生道眾生中,還有許多是我們不知道的、沒見過的或者憑肉眼根本無法看見的。

看這個紀錄片《水深火熱的星球》時我就在想,其實輪迴路上,我們都做過這些。我們眼裡它們已經很苦,但跟餓鬼道、地獄道眾生比起來,它們又幸福得多。所以一邊看,一邊就能深深體悟到輪迴的過患。

我有時候也想,要不要給大家做一個「修行手冊」之類的,但又怕有人一旦知道這個答案型的概念後,會急功近利,只顧往前,不再去求證。不求證,這些概念性的東西反而會障礙我們的受用,就像「持火自焚」、「把火自燒」。也就是說概念是用來指導我們修行的,不是拿來爭辯高低的。

像世間的教育機構,它不會過度透露下一堂課的內容,不可能把一本大學的書交給一個小學的孩子。有老師帶領著,一節課一節課地去上,這是最好的方式。修行也是同樣的道理。

但無論如何,作為我們,不能麻木到連自己在輪迴都不知道這輪迴有什麼過患。我們看著片子,看著海洋世界裡的輪迴狀況,再比對自身,就要生起厭離心,厭離在這樣一個狹隘的食物鏈中周而復始的沒有邊際的循環。

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快,我們在生活中也越來越多地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但其實細想一下,這些科技正在更多的層面上疊加和相互聯合。尤其需要考量的是,一旦科技與軍事武器普遍性結合,後果會是怎樣?

這個世界真的需要佛教的世界觀。但佛教又正在「被宗教」。上世紀就有很多學者在努力澄清一個問題:

佛教不是宗教。

不是宗教是什麼呢?

佛教是教育,更準確地說,

佛教是一種生命科學。

它有完整的成體系的

世界觀、價值觀、生命觀。

但現在因為定位不清,

佛教就沒有辦法用更多的方式

更廣泛地利益眾生。

之所以重視學佛教英語,也是希望有更多的途徑可以把佛教傳播出去。科技飛速前進,人類在快速升級的科技硬體面前疲於奔命,根本無暇照顧自己的精神世界。佛法的營養,全世界都迫切需要。

為什麼一直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自己是在寺廟,不要忘記我們在這裡的工作是尋找到自己的「正覺」?你要是能從顛倒妄想中解脫出來,能照見五蘊皆空,能證得無我,你會多麼逍遙自在啊!

正法時代,人心淳樸,大家只要持住戒律就能成就。往後,隨著分別心變大,需要在定力中才能證聖果。到了現在,業力越來越重,就需要靠智慧,在智慧當中守戒律,修定力。

甚至除了自己的慧,還要相信佛的智慧與威德,這就是信心。以我們的信心去跟佛果地所證得的大自在威德力結合。所以佛陀授記:末法時代要靠信心解脫。

希望我們能早得利,通過自己得利,再以對佛教堅定的信心,將它傳播向全世界,期望有朝一日它能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為什麼要樹立「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生命科學」這樣一種認知?

如果是生命科學,那就眾生平等,每個人都有權利學習;如果是宗教,對不願有宗教信仰或已有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就會變成一種藩籬,他會拒絕或迴避。

怎麼樣破除人們對佛教的誤解?

怎麼樣在這個世界樹立佛教完整的形象?

這是我們佛弟子需要想方設法去努力的。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四月十五恭逢佛吉祥日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