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練好硬筆書法的高層次在於用筆

練好硬筆書法的高層次在於用筆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習硬筆運筆的難度,相比毛筆更難,為什麼這樣說呢?硬筆的硬性決定了它的運筆無法像毛筆那樣大起大落,很容易表現線條的粗細、筆墨的濃淡,以及豐富的用筆技巧。說到這裡,有些人認為硬筆運筆更簡單,人人拿起筆都可以寫,而恰恰看似簡單越不簡單,硬筆要表現精到、雅緻像毛筆書法一樣的線條(毛筆書法的縮小版)那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言歸正傳,既然硬筆書法的運筆如此之難,那如何才能過運筆關呢?我要說,除了臨古帖,還是臨古帖。只有從歷代碑帖中汲取養分,結合硬筆的特性,把筆下的線條書寫得更流暢、更勁健、更豐富、更耐看。即使是一個點,也要汲取不同法帖不同的神態和韻味。這裡臨帖有幾個目的,一是調整用筆習性。出筆盡量果斷,不拖泥帶水,也不畫蛇添足,力爭線條平滑流利,與原帖角度、弧度保持一致;二是提高控筆能力。該停頓時一定要停筆,頓的目的是為了蓄力或使轉,為下一個動作(運筆)做好充分準備(也可以說是「蓄勢待發」);

三是增強運筆手感。手感,可以說是節奏感,即運筆的輕重緩急。經常臨帖,逐漸形成肌肉記憶,脫離範本書寫時也會找到那種時快時慢的感覺,寫出像模像樣的書法線條。四是提升點畫質量。硬筆書法只要結構過關了,就能寫得好看,得到普羅大眾的認可,但要耐看,就得看點畫的質量了。提高點畫的質量關鍵在用筆,只能通過日積月累,對自己喜歡的歷代碑帖大量的臨習,完成量變到質變的轉換,才有助於提高硬筆書法線條的質量,寫出一手漂亮的字體。

總之,過好運筆關不但要「 愚公移山」的拙勁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勁,也還需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韌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相約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能寫行草大字嗎?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是中心線的構築體

TAG:書畫相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