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經濟曾試圖終結自己軟肋,但毫無進展,美國專家:離不開稀土

美國經濟曾試圖終結自己軟肋,但毫無進展,美國專家:離不開稀土

5月21日,資本市場稀土磁材板塊大漲,成為漲幅最大的板塊。顧名思義,僅從名字上來看,稀土的珍惜程度絕非一般普通礦產資源可比的。稀土也被稱為「萬能之土」,原因在於其廣泛應用於農業、工業、高科技、軍工等行業,是新材料和關係尖端國防產品的戰略性資源。與此同時,全球稀土儲量少,不可再生、分離提純和加工難度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稀土幾乎處於全球壟斷地位。過去多年,憑藉中國的稀土供應,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相關領域得以長期發展,提高了相應的科技和生產力水平。這也是經濟全球化下,生產者依賴全球分工協作的註腳。

在美國的許多高科技和國防產品中,一旦沒有稀土供應,相關的生產商或將面臨產品的停滯。對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資源有依賴。華爾街日報數周前稱,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隱形依賴暴露美國經濟戰略軟肋。而對於稀土王牌何時可能被使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認為,稀土供應,僅是其中的一個選項。

而從中國的稀土沒有被列入美國的關稅清單,進一步佐證了美國企業對中國此類資源的高度依賴。值得一提的是,美聯社數周前提及,美國學者和科技專家經常指出,「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薄弱點握在部分國家手中,這就是離不開的稀土」。

早在2017年底時,美國聯邦曾要求並試圖提高美國相關企業關鍵礦物產量,以減少美國從手機、汽車到戰略物資製造對進口礦物質的依賴性,以終結美國經濟的「軟肋」。然而十幾個月過去了,美國在該領域依然毫無進展。應該說,一旦稀土在美國斷供,美國經濟的損失或將是不可估量的。

針對稀土這一戰略資源依賴的被動之處,美國前內政部長瑞恩·津克曾在地質調查局報告會議上,他強調「作為一個國家,我們(美國)的經濟是脆弱的」,因為我們嚴重依賴於從中國等市場進口。

BWC中文網觀察團注意到,美國一份長達862頁的報告顯示,美國的白金、錳和稀土金屬等主要礦物,都仰賴從中國、俄羅斯等幾個國家進口。其中20種重要的資源主要依賴於中國供應,包括幾乎所有用於高階電子產品的稀土金屬。

不僅如此,美國要想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產業,還需要大量進口礦物-鈷。在全球的鈷資源分布中,剛果金的鈷儲量為全球第一,佔全球鈷總儲量的47.9%。而根據Darton Commodities的數據,這個非洲國家生產的鈷約94%都出口到了中國冶煉企業。眼下全球正掀起爭奪鈷供應鏈的競賽,剛果金的大力支持,使中國在這一領域遙遙領先。

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2年歐債危機後,一些大的跨國公司因為對當地的營商環境水土不服而不得不撤出剛果。這就為中國搶佔剛果鈷能源帶來了巨大優勢,直接的結果是,全球鈷礦煉製市場早已被中國企業壟斷。

CRU Group 估計,中國煉製鈷礦在全球市場比重將續升至 90%。市場情報商 Roskill 鈷礦分析師 Jack Bedder 表示,中國在鈷供應鏈有優勢。也就是說,一旦中國企業終止對美國新能源和高科技領域的鈷供給,美國相關企業和美國經濟的受挫程度也將是巨大的。

上述跡象表明,或只有順應經濟全球化,尊重經濟全球化的規律,美國的科技和生產力以及經濟才能夠在全球化分工協作中繼續發展。(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蒙古國債台高築,民眾捐黃金,開卡車來中國排隊掃貨後,事情進展
美聯儲拒絕德國運黃金,俄警告查沒黃金等於「宣戰」後,事情進展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