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些經歷安史之亂的盛唐詩人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經歷安史之亂的盛唐詩人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中國歷史上,將盛字加在一個朝代前面,盛唐是唯一的。而盛唐也確實對得起這個盛字,國力之盛,人才之盛,一時空前絕後,還國際范兒爆棚。

文化領域,盛唐詩人是最璀璨的,在那個高度張揚個性的時代,他們盡情揮灑著才華,憧憬著美夢,將短暫的人生活成了後世眼中的永恆。

然而,就在歌舞昇平之時,安祿山的鐵蹄踏碎了所有人的美夢,也改變了盛唐詩人的命運。在時代的洪流里,他們不得不與之浮沉,甚至被拍碎在風浪里。

盛唐成名詩人中,孟浩然、崔顥、王之渙、王翰等人在安史之亂前過世,我們重點聊聊以下幾位。

王昌齡——沉淪下僚,無辜慘死

王昌齡的前半生是勵志的,出身農民家庭的他,不得不依靠農耕維持生活。他沒有放棄,耕讀傳家的儒家士大夫傳統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證明。

三十歲那年,王昌齡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一舉進士及第。長安十年,他的仕途並不順利,但他見識了盛唐的繁華,開闊了眼界,在長安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公元738年,王昌齡貶往嶺南。第二年,遇赦南歸的他在湖南邂逅了李白。這是兩位大詩人的第一次見面,卻一見如故,分別之時,留下了依依不捨的詩篇。

告別了李白,王昌齡又前往襄陽拜訪孟浩然。孟浩然興奮莫名,不顧自己的身體,執意陪他吃水產品。不料,孟浩然竟因此癰疽複發而死。

回到長安後,王昌齡依然是不入流的低級官吏,終其一生,不是縣丞,就是縣尉,連個縣令都沒混上。儘管如此,他的詩名還是傳遍了天下。

安史之亂爆發後,王昌齡被迫離開龍標,返回故鄉。路過亳州時,喪心病跨的刺史閭丘曉竟然把他殺了,詩家天子就此隕落,死得不明不白。

第二年,安史叛軍圍攻睢陽,閭丘曉按兵不動,宰相張鎬大怒,杖殺了他。行刑前,閭丘曉求情道:「有親,乞貸余命。」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

王維——接受偽職,因禍得福

相比王昌齡,王維是個幸運兒。

王維堪稱神童,從小光芒萬丈,是無數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十五歲時,王維去京城應試,由於寫得一首好詩,工書善畫,還精通音律,很快成為長安達官貴人的座上賓。

在京城風光了十幾年後,王維三十歲時狀元及第,被授予太樂丞。行事不拘細節的他,不久就鬧出了幺蛾子,因觸犯皇家忌諱,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公元735年,張九齡執政,王維時來運轉,回朝擔任右拾遺,後調任監察御史。之後的二十餘年裡,王維一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成了終南山的閑雲野鶴。

安史之亂爆發後,王維沒來得及逃跑,被迫接受偽職,這可是非常嚴重的政治問題。唐肅宗收復長安後,王維有叛國之嫌,按律當斬,下獄審訊。

關鍵時刻,他的弟弟刑部侍郎王縉站出來了,王縉平叛有功,願意削籍為哥哥贖罪。王維就此保住了一條命,被降授太子中允。

或許是死裡逃生的經歷讓他變得務實,王維在經歷風波後因禍得福,先是升任中書舍人,最後官至尚書右丞,副宰相級別的高官。

也許晚年的王維並不喜歡那樣的自己,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他是幸運的。

李白——站錯隊,潦倒而終

盛唐詩人中,李白是最瀟洒的那個,一生不是在旅遊,就是在旅遊的路上喝醉了酒。

他也曾風光過,被賀知章驚為天人,成為唐玄宗的御用詩人。在長安的日子裡,他笑傲王侯,接受著萬千粉絲的仰視。那一刻,他是大唐的象徵。

李白是不合群的,也不是俗世中人。僅僅兩年時間,他幾乎把達官貴人得罪光了,唐玄宗也受夠了他的臭脾氣,他被迫離開了長安。

離開長安後,他在洛陽偶遇杜甫,兩人一見如故,「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火星撞地球般的相會,失意中的相知更顯珍貴。

第二次相約,高適也加入了這個高端討論組。分手後,李白在杜甫心裡生下了根。

數年之後,安史之亂的消息傳來,已年過半百的李白慨然而起,投筆從戎。這是他最後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他要證明自己。

然而,李白站錯了隊,加入了永王李璘的軍隊。不久,李璘被定性為謀反,而平定李璘的正是他曾經的老朋友——高適。

最終,李白被判流放夜郎,帶著複雜的心情,他踏上了貶謫之路。儘管沒過多久他就被赦免,但此時的李白已然是人之暮年,仕途無望,身體江河日下。

在生命的最後兩年,李白連生計都是問題,無奈之下,他不得不投靠族叔李陽冰,於安徽當塗潦倒而終。

高適——因緣際會,功成名就

高適的前半生和王昌齡一樣,一面躬耕,一面苦讀,寄希望於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

可惜的是,他沒有王維那樣的天才,多次應試落第,四十多歲還是一介布衣,奔波於達官貴人的幕府。討生活的不易,讓他無比珍惜每一個機會。

公元744年的秋天,高適偶遇李白和杜甫。當時的李白已是名滿天下,而杜甫和自己一樣懷才不遇,共同的愛好和抱負,讓他們相談甚歡。

五年後,高適時來運轉,在張九皋的舉薦下,應有道科中第,被授予封丘尉。

這一年,高適已經四十六歲,他兢兢業業,盡心儘力的做好每件事,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三年任滿,高適進入哥舒翰的幕府擔任掌書記,收穫良多。

安史之亂爆發後,高適親歷了哥舒翰的失敗,之後一直跟隨在唐肅宗身邊。

永王李璘擅自東巡時,高適等來了自己的機會,他被任命為淮南節度使,參與討伐李璘。討平李璘後,高適又參與了解圍睢陽。

安史之亂中的出現表現,為高適贏得了後半生的政治資本,先後擔任劍南節度使、刑部侍郎、散騎常侍,進封渤海縣侯。

盛唐詩人中,他是最勵志的那一位,真正實現了封侯拜將的人生理想。

杜甫——流落江湖,以詩為史

杜甫出身官宦世家,青少年時代過著人人羨慕的官二代生活。

二十歲前,他見過很多大世面,公孫大娘的劍舞,岐王府上李龜年的歌聲,玄元皇帝廟裡吳道子的真跡,都開闊了他的眼界。年少成名,連李邕、王翰這樣的前輩都來屈尊拜訪。

二十歲那年,杜甫開始了漫遊生活,過了五六年裘馬輕狂的日子。

公元741年,父親杜閑的去世,讓杜甫不得不承擔起家庭重擔。他忽然發現,除了滿腔抱負和滿腹才情,自己竟別無它物。

和李白相遇之時,杜甫正處於苦悶之中,他立刻被李白的光芒萬丈所吸引,分別之後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這位老朋友的一舉一動。

為了謀得一官半職,杜甫長期寄居長安。科舉失敗後,他開始走起了後門,到處奔走獻賦,十年時間一無所獲,差不多成了個廢人。

直到安史之亂的前夕,杜甫才不得不接受河西尉這種小官。當他風塵僕僕的趕回家時,卻發現小兒子已被餓死。

安史之亂中,杜甫拋妻別子追趕唐肅宗,半路上被抓獲。因為官小,沒人把他當回事,杜甫得以逃出叛軍,成功投奔了唐肅宗。

唐肅宗念在他忠心耿耿的份上,將其任命為右拾遺。不過,杜甫很快就砸了自己的飯碗,因挽救房琯而觸怒唐肅宗,被貶到華州,擔任司戶參軍。

之後的日子裡,杜甫再也沒能回到中央。地方上亂成一鍋粥,他所擔任的官職有名無實,被迫流落至四川,投靠了嚴武。

嚴武死後,杜甫離開成都,曾在夔州過了一段安定的日子。之後,杜甫思鄉心切,想回到河南老家。不料,一路上戰火不斷,再加上囊中羞澀,終究沒有成行。

公元770年的冬天,在一條潭州前往岳陽的船上,杜甫閉上了那疲憊的雙眼。

杜甫的後半生是悲劇的,流落江湖如喪家之犬。但在極端的生存環境下,他沒有停下自己的筆,記錄著那個時代的苦痛,頑強的追求著藝術上的自我突破。

如果沒有詩歌,杜甫終究淹沒在歷史的洪流里,但他用詩歌完成了自我救贖。於個人,是不幸;於歷史,是大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黃姓歷史上的50位傑出人物,從戰國到民國文武兼修
劉姓歷史上的50位傑出人物,皇帝扎堆亂世梟雄輪流登場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