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研究稱零重力環境可能會對「太空鼠」的關節軟骨產生不利影響

研究稱零重力環境可能會對「太空鼠」的關節軟骨產生不利影響

亨利福特醫院的一項新研究強調了對未來太空旅行者可能造成的潛在危險 - 會對關節軟骨產生不利影響。對在曾被送上太空的嚙齒動物的組織進行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其出現關節負荷減小後導致的軟骨破裂和類似退化性關節炎的跡象。

此前不少研究表明,長時間的太空旅行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身體問題,包括肌肉萎縮、骨質流失、心肺功能減弱、視力受損,甚至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等。

最近的亨利福特研究提出了關節軟骨也可能會受到影響的可能性,因為身體沒有承受其在地球上的常規負荷。由肌肉骨骼遺傳學負責人Jamie Fitzgerald領導的研究小組強調,沒有證據表明這實際上發生在人類身上,但零重力環境對小鼠的影響確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這項研究涉及將搭載攜帶6隻雄性小鼠等動物的俄羅斯無人BION-M1生物衛星送入太空,該生物衛星於2013年4月19日至5月19日在地球軌道上運行。這些實驗室小鼠在升空時為19至20周齡。與此同時,地球上的15隻對照小鼠被保持在相同的條件下,除了它們處於重力環境下。

在空間中30天後對小鼠軟骨組織和基因表達的分析顯示出與骨關節炎相似的跡象,表明組織已經破裂。該團隊認為,這是因為雖然小鼠仍然在航天器中活動,但它們的身體並沒有像地球上時承載重量。因此,軟骨無法保持其完整性。

Fitzgerald表示:「我們確實知道,肌肉骨骼系統的組織 - 骨骼、肌肉、肌腱、軟骨和韌帶 - 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經常受到『負荷』。這來自日常活動,如行走和舉重,以及重力作用影響肌肉骨骼系統。當由於失重和太空接近零重力而移除負荷時,這些組織開始退化。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在太空飛行期間發生的肌肉萎縮和骨骼脫鈣。

「當宇航員返回地球時,這種肌肉和骨骼的損失是相反的。有關軟骨的有趣之處在於它是一種非常難以修復的組織。這就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即軟骨是否也會在太空中退化。可能有一些有效載荷專家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在飛行時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癥狀前軟骨損傷。由於人類的軟骨不易修復,在返回地球後可能會帶來長期的健康問題。」

該研究發表在《npg Microgravity》期刊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鏟屎官長點心吧 親吻寵物可能感染超級耐葯菌
NASA和私營公司合作開發Artemis計劃當中的月球著陸器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