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黑洞X射線雙星爆發,有了新觀測分類方法~

黑洞X射線雙星爆發,有了新觀測分類方法~

近日,雲南天文台高能天體物理研究組研究員張國寶與其國際合作者,對一顆黑洞候選X射線雙星Swift J1753.5-0127的爆發晚期進行了多波段觀測研究,利用新提出的爆發晚期余暴的觀測分類方法,觀測到一個亮的微型暴,這對揭示後續的爆發機制研究有重要價值。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黑洞X射線雙星爆發,有了新觀測分類方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黑洞X射線雙星是由黑洞和尋常恆星組成的雙星系統,黑洞吸積伴星的物質,在其周圍形成一個吸積盤,它通過熱輻射產生光學、紫外和X射線等輻射。黑洞X射線雙星的大爆發通常認為由吸積盤的不穩定所致,但一些黑洞X射線雙星在爆發晚期會出現余暴,它們的爆發分類和機制仍不清楚。

Swift J1753.5-0127是一顆罕見的持續爆發12年之久的黑洞X射線雙星。從2016年9月開始,這顆源在各個波段的流量開始持續減小。張國寶與他的合作者利用地面和空間望遠鏡對其爆發晚期進行了光學、紫外和X射線等多波段觀測,發現它出現了高流量的余暴現象,屬於微型暴,此時吸積盤的外部溫度為11000 K,它與吸積盤不穩定模型預言的特徵溫度一致,隨後吸積盤開始冷卻,這顆源進入寧靜輻射狀態。

他們發現所有出現微型暴的X射線雙星都是短軌道周期(小於7小時)的雙星系統,它們具有一個熱的內吸積盤,這對揭示黑洞周圍的物質吸積過程有重要意義。結合分析其它黑洞X射線雙星的爆發觀測特性,他們提出了爆發晚期余暴的觀測分類方法,可用於其它X射線雙星(如中子星X射線)的余暴分類,對後續的爆發機制研究有重要價值。(呂小羽)

相關論文信息:DOI:10.3847/1538-4357/ab12d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這種病毒讓醫院5名新生兒死亡,如何防範
博士生延期畢業,誰之過?這位導師分享了實用應對攻略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