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後一個印第安「野人」:躲在深山生存50年,死後大腦被挖

最後一個印第安「野人」:躲在深山生存50年,死後大腦被挖

文/快哉風

1911年8月29日,一個面黃肌瘦的印第安人走出了加利福尼亞的荒野,進入了美國文化。

儘管距離最近的印第安人大屠殺只有幾十年,但親眼見到一個「野生」的印第安人,當地的白人居民還是瞬間高潮了,人們爭相涌去看這個活著的「野人」,治安官將他拘留在監獄。

兩個加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聞訊而來,認定這位50歲的男子是北美印第安原住民Yahi部落的最後一名成員。在他們的協助下,「野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按照Yahi部落的習慣,是第三者給一個人起名,所以問及他的名字時,他回答:「我沒有,因為沒有人給我起名字。」

美國教授給他起了個名字叫Ishi,在印第安語言中意思是「男人」。

Ishi的部落祖祖輩輩一直生活在加州內華達山脈的西部地區,靠打魚和獵鹿為生,最頂峰時有3000人,Ishi出生時的人數也有400人。但是,1848年開始的加州淘金熱帶來了30萬白人,他們的活動污染了河流,驅散了鹿群,也帶來了傳染病。

Ishi的父輩們開始反抗白人,於是殺戮接踵而至,印第安人的每個頭皮被懸賞為十幾美分,多次襲擊和屠殺後,Ishi的族人逃到了懸崖上建了一個小村莊。1865年,小村莊遭到最嚴重的襲擊,大部分族人被屠殺。

最後的倖存者,Ishi和他的母親、姐姐和叔叔逃到了山裡,人們普遍認為他們的部落已經滅絕。但是在1908年白人勘測員發現了他們的窩棚,叔叔和姐姐被打死,母親逃走後不久病死。至此,Yahi部落只剩下Ishi一個人。

Ishi獨自在荒野中度過了三年。1911年,他生活的深山爆發了森林大火,他失去了食物,才不得已走出荒野。

最後一個野外生存的美洲原住民,引起了美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他們將Ishi安置在舊金山的人類學博物館,進行一系列研究和記錄。他們為他測量頭骨和身體數據,讓他演示鑽木取火、打制石器、製造和使用弓箭,並用留聲機記錄下了Yahi部族的母語,試圖重建Yahi文化。

成為滅絕部落的最後一人供研究和參觀,Ishi並不開心。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裡,他鬱鬱寡歡,唯一喜歡的事是回到荒野里用弓箭打獵,除此之外,他對白人發明的汽車和輪船最感興趣。

但是,看似身強體壯的Ishi卻經常生病,因為他抵禦不住歐洲人帶來的現代疾病,五年後,他死於肺結核。臨終前,他說了一句話:「你留下來,我走了。」

死前,Ishi希望自己按照部落習慣被火化,但美國科學家沒有理會,將他的遺體進行了解剖,並切除了大腦,保存在一個鹿皮包裹的普韋布洛印度陶罐中,交給了史密森學會(美國政府資助的半官方性質博物館機構)。

印第安人認為,人的身體和靈魂是共存的,如果大腦不在,靈魂就無法與祖先安息在一起。

直到2000年,美國人才將Ishi的大腦和遺骨歸還給一個與Yahi有通婚的印第安現存部落,他的遠親同胞將其安葬在大山深處不被人知的地方,飄蕩了近一個世紀的靈魂終於回歸故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哉風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也愛抽鴉片煙?100年前的照片不說謊
科學史上最蠢:美國人為何砍掉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樹?

TAG:快哉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