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英雄壯烈犧牲,老人信守承守墓40載,代價僅為一塊大洋

抗日英雄壯烈犧牲,老人信守承守墓40載,代價僅為一塊大洋

看抗日戰爭中出現了無數的英雄,有的聞名於世,被人們歌頌,有的卻默默無聞,但不管怎麼樣,英雄是他們共同的名字,總會有人記得他們,並敬仰著他們,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英雄,名叫唐淮源,可能有的人並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有這麼一位老人,整整為他守墓了40年,在老人80歲的時候終於等來了他的家人。

唐淮源,字佛川,1886年生於雲南省江川縣翠峰鄉麻栗園村。在他還未滿周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離他而去了,自此,唐淮源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

隨後唐淮源慢慢長大,考入了雲南陸軍講武堂,和朱老德、金鼎漢成為了同班同學,幾人關係甚好,稱「金蘭之交」。在隨後的幾年裡,唐淮源加入軍隊,建立戰功,坐到了滇軍步兵第五團團長的位置。

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唐淮源升任第三軍副軍長率部到冀西高碑店、易水、淶源等地與日軍血戰。在當年的秋天,唐淮源奉命調往娘子關參加娘子關保衛戰,在舊關一帶他率領的第3軍與日軍血戰14個晝夜,給予了日軍極大殺傷。

1938年,唐淮源就已經到了軍長的位置,按照命令來到中條山作戰,只是在隔年的時候,唐淮源的母親去世了,唐淮源在料理完喪事之後,收拾好悲傷的情緒,對部下說到:「吾向以老母在,有所善慮,今大事已了,此身當為國有,誓死與中條山同存亡!」

以上,就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到了1941年3月份的時候,日本整整糾集了25萬兵力進攻中條山企圖從風陵渡口搶渡攻擊中條山守軍。在血戰了一個晝夜之後,最終被困在了縣山,在12日的中午,唐淮源組織發起了最後一次突圍,在失敗之後,不願被日軍俘虜選擇舉槍自盡。

在幾天之後,唐淮源的女婿帶著一個叫張永新的村民,趁著天黑摸上了山頂,將唐淮源埋在了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由於這個唐淮源的女婿楊繼虞本身是個營長,也有任務,馬上就要離開,於是便交給張永新一塊大洋,讓他幫忙照看唐淮源的墓地,說很快就會回來遷走遺體。

由於唐淮源在中條山時對附近的村民都十分友好,經常送吃的喝的過來,還讓軍醫免費幫 村民治病,被村民們稱作「唐菩薩」,於是張永新自然就答應了下來。

但是這個楊繼虞走後,日復一日,年過一年,一轉眼40年就過去了,張永新也從當年的青年變成了一位老者,卻再沒見過他們的後人前來。

等到了1988年的時候,張永新已經80歲了,但是心中仍舊放不下這件事,張家人便開始自費找人,通過相關的部門查找,終於不負有心人,找到了唐淮源有個兒子叫唐伯懷,在打聽完地址之後,張家人隨即便寫信過去。

只可惜,信最後被唐伯華的女兒接到了,唐伯華在信到之前已經去世了。唐家人接到這份信時也是激動萬分,找了整整四年,終於如願了。

等到了1990年4月5日,唐軍長的遺體遷到了雲南江川老家安葬,在外40年的唐軍長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在遷移的時候,老人張永新終於忍不住失聲痛哭,老人用了將近一生的時間,完成了自己的承若,也守住了英雄的遺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會遠古 的精彩文章:

日本投降後,翻譯官譯錯一句話讓美國怒了,導致日本死亡60萬人
日本在中國犯下無數罪行,但最痛恨的卻是這個死了上千人的國家

TAG:萌會遠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