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杜月笙死時,只留6千美元給女兒,為何杜美如卻成了餐館大王?

杜月笙死時,只留6千美元給女兒,為何杜美如卻成了餐館大王?

提到上世紀的上海灘,人們耳熟能詳的便是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三位「青幫大亨」,其中最為傳奇的便是杜月笙。在上海灘,杜月笙因為以橫行霸道行走江湖而被人們稱之為「土皇帝」,但在抗日戰爭中,他又以民族大義為重,積極為抗戰捐款籌資,並派遣手下刺殺漢奸。

而在抗戰結束後,為了個人安危,杜月笙放棄了自己在上海積累一生的財富與人脈,逃至香港,生活也逐漸變得十分拮据。在他臨死前,他將全家人叫到身邊,並讓兒女們把放在銀行的借條全部拿回來,一併燒毀,他囑咐說:「我杜月笙從來都是幫人雪中送炭,錦上添花的事我不會做!」

他還叮囑子女們一定要自食其力,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其後,將僅剩的11萬財富分給老婆和兒女們。其中,杜月笙生前最疼愛的大女兒杜美如卻僅僅只分到了6000美元,由此可見,當時其境遇確實不如在上海時那般奢華。

杜月笙死後,杜美如隨同母親前往台灣,並在台灣與丈夫蒯松茂成婚。蒯松茂是台灣的首批噴氣式飛機飛行員,在當時,這樣的職業屬於高危行業,所以杜美如的母親一直不同意女兒的婚事。畢竟,在上世紀二戰後,戰火剛剛結束,人們對於戰爭的後怕依舊沒有消散,所以做飛行員說不定哪一天就犧牲了,而女兒年紀輕輕無疑就成為了寡婦。

但杜美如並沒有在乎這些,在看準了這個男人後,她便有了一生跟隨在他身邊的忠心。後來,為了妻子,蒯松茂早早退役,並前往約旦成為大使。兩人在約旦生活了多年。

在約旦國王的建議下,杜美如便在當地開設了第一家中國菜餐廳,取名為「中華餐館」。後來,生意越做越好,再加上國王的幫助,迅速便在海外又開設了多家餐館。在上流社會中,杜美如也漸漸有了「餐館大王」的美譽。

晚年後,在外漂泊大半生的杜美如始終有一個未了的心愿,那便是落葉歸根,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回到父親杜月笙起家的上海生活。但在高速發展下,上海早已成為了國際化大都市,昔日的崢嶸歲月早已不復,她即便回到上海,估計再也無法回憶起童年的時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物舍 的精彩文章:

中國女子遠嫁迪拜,開豪車住豪宅,鑽石用不完,卻因一事終生後悔
一青年查看村史發現漏洞,直接獨立建國,國家:很無奈,但沒辦法

TAG:人物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