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三十六:致知在格物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三十六:致知在格物

編者按:

潘麟先生少年向學,雖早已接觸儒學,但其時因學力不足,見地不深,難以欣賞儒家學問之奧義,待經歷更多生活曲折、人生沉浮之後,再次玩味儒家仁義良知之教,方知華夏智慧,一脈千古,樸實無華而又微妙深遠。先生感念聖賢教化之恩,久欲為此學貢獻綿薄之力,故發憤著述《〈大學〉廣義》,於此時代巨變、舉世彷徨之際,以期張揚此聖學於當世及未來,企求薪火相傳,為民族指示方向,為人生指示歸途。

《大學》「格物致知」一段,最為歷代學者聚訟之處,其中「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對「格物」和「致知」的理解與「心學」的代表人物陸九淵、王陽明對「格物」和「致知」的理解有著怎樣的差異呢?請看潘麟先生講授《大學》之連載三十六《致知在格物》。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三十六:致知在格物

主持人:「品味儒家經典,享受中華文化。」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東學西漸》之《大學》,我是主持人劉倩。今天為我們進行解讀的,是當代著名學者潘麟老師。潘老師您好!

潘麟先生:你好。

主持人:潘老師,在上一期節目中您為我們詳細解讀了「致知」這個概念,那這一期是不是該說說「格物」了?

潘麟先生:是的。朱熹編寫了《大學》,但我們現在沒有用朱熹的版本,我們儘可能地用《大學》的古本,所謂的古本就是《禮記》中《大學》的原文。朱熹認為《大學》的原文在歷史流傳過程中,章節字句有所脫漏,脫漏的地方他就補上。但《大學》的原文在實際流傳過程中是否真的有脫漏?有脫漏只是朱熹自己的認識。與朱熹相併立的另一位學者陸九淵及陸九淵的後學王陽明,他們都認為《大學》沒有脫漏,《大學》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很完整,《大學》是一個非常完整的、獨立的篇章。特別是王陽明,他力求恢復《大學》的古本。

我們今天要引用的,是朱熹補上了脫漏之處的版本,我們習慣上把它稱為朱子新編或朱子新版《大學》。朱子新版《大學》分為「經」和「傳」兩個部分:朱熹認為前一部分是孔子的原話,所以開篇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等一大段話,他稱其為「經」;後一部分內容引用了《詩經》,還包含了曾子的話,朱熹認為這一部分內容是由七十二賢人及七十二賢人的再傳弟子說的話,他稱其為「傳」。他把「傳」又分為很多個章節,在「傳」的第五章,朱熹以「按語」的形式補入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段話:「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這段話表達了他對「格物」和「致知」的認識,其歷史影響非常深遠。

主持人:這段古文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您能不能用白話文給我們解釋一下呢?

潘麟先生:「致知在格物」的「知」,是儒家以及中國學者乃至學術界聚訟不已的一個焦點,到底這個「知」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講朱子。朱子將「致知」之「知」理解為主觀的、主體的認知功能,就是認知能力,以及依此認知能力通過五官所獲取到的各種外界信息和知識。它同時指這兩者:一方面指我們內在的這個認知主體,同時又包含著這個認知主體透過五官對外界產生的認知及積累的知識,統名曰「致知」。如此理解「致知」之「知」,則其「知」即為通常意義上的「經驗知識」和「經驗智慧」,為感官所感知的外在之知識、後天之知識、耳目見聞之知識、經驗之知識、形而下之知識、邏輯支配下的事物的結構性知識、對經驗的歸納與綜合之知識。用現代的話說,「知」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知識,只有極少部分知識涉及生命科學。在儒家,它不叫生命科學,它叫內聖之道或仁義之道。內聖之道也好,仁義之道也好,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屬於生命科學這個範疇,屬於生命科學知識。這是對「致知」之「知」的理解。

朱熹對「格物」的「物」的理解,與陸九淵、王陽明等別家學者也是大不相同的。他將「物」理解為與感官相對的外界事物,即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感受到的這個自然界的、物理世界的事事物物。他所理解的「物」,是形而下之事物;是與我們的感官相對之事物;是純客體之事物;是時空範圍內有限之事物;用哲學的話說,是現象界之事物;用更哲學化的表達,是心體性體處於離其自己階段內形成之事物;用佛家的語言表達,是緣起緣滅之事物,是屬於現象界而不屬於自在界之事物,即不屬於本體界之事物。

既然朱子如此理解「致知」之「知」和「格物」之「物」,那就不難理解為何朱子將「格物」之「格」解釋為「至也」,即「到、到達」的意思。「格物」的意思是指我們的五官、精神、思維,要儘可能深入地抵達我們所要認識的事物以及這個事物的內部結構等方方面面,以使我們儘可能全面地、透徹地、細緻地認知這個事物,這就叫「格物」或「致知」。所以在朱子的世界中,「格物」的「格」和「致知」的「致」是一個意思,都是到達的意思,「致知」就是到達知識最深處的意思。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三十六:致知在格物

我們先解釋一下關鍵的幾句話。「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此「心」不是孟子所謂的「本心」或者叫「四端之心」。孟子所言的「本心」或者叫「四端之心」指的是良能、良知之心,是心體之心,是先驗智慧之心,是性體本有自明之覺心,是絕對之心和形而上之心。朱子此處所言之「心」,是經驗之心,是後天之心,是感官認知之心,是相對之心和形而下之心。朱子所言之「心」,可成就經驗知識和經驗智慧,依此知識和智慧,可成就人文文化、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但不能成就自律道德下的德化人生和聖賢境界。在後天,心靈依於感官和經驗智慧而認識到的「物莫不有理」之「理」,指的是外界事物的形構之理、材質之理、形而下的物理,而不是形而上的超越之理、存在之理、心性之理、生命之理、絕對之理、解脫之理、覺醒之理。

我們再引用朱子在另外一部著作《朱子語類》中對「格物」的觀點和看法,方便我們進一步理解他眼中的「格物」和「致知」。《朱子語類》曰:「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這句話的意思是,從大的方面來說,上至太陽系、銀河系等我們能想像到的極致,從小的方面來說,下至一草、一木、一昆蟲等細微的事物,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須著逐一件與他理會過。」對於「一書不讀」「一事不窮」「一物不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朱熹提出的建議是「須著逐一件與他理會過」。「須著」是需要的意思。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我們對每一件事情、每一本書、每一個事物,都不放過,要一件一件地去研究和探索,這就叫「理會過」,「過」的意思是有始有終,因此這個探索不能半途而廢,要探索完。這是過去的文言文,如果我們理解文言文的韻律,就會發現它的措辭和造句都是很優美的;但是如果不理解,我們當代人讀起來就會覺得特別繞口。

《朱子語類》中,關於「格物」和「致知」還有別的說法。例如,「格物,是逐物格將去;致知,則是推得漸廣。」「格物,是物物上窮其至理;致知,是吾心無所不知。」「但物格於彼,則知盡於此矣。致知、格物,只是一個。」這是朱熹的理解,他認為「致知」「格物」是一個事情。「格,謂至也,所謂實行到那地頭。如南劍人往建寧,須到得郡廳上,方是至,若只到建陽境上,即不謂知至也。」「惟於理有未窮」之「理」為現象世界之物理,是經驗的、材質的、相對的、感官的、形而下之理。「故其知有不盡也」之「知」,是形而下的見聞之知、經驗之知。因現象世界變幻無窮,緣起緣滅,永無盡頭,若欲窮盡現象世界所有事物的形構之理、材質之理以及事物與事物之間複雜的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引用莊子的話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所言之「知」與朱子所意味的「致知」之「知」,為同一之「知」,皆為後天形而下的經驗之知、耳目見聞之知。此「知」只能成就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不能實現人生之終極關懷和生命解脫,故「殆已」。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三十六:致知在格物

主持人:老師,您剛剛講解了朱子的前半段話,那後半段話可不可以也為我們講解一下呢?

潘麟先生:好的。「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是以《大學》始教」的意思是從《大學》開始教導我們。朱子論《大學》曰:「此一書之間,要緊只在『格物』兩字,認得這裡看,則許多說自是閑了。」朱子也認識到,整部《大學》最要緊、最核心之處就是「格物」兩字。「認得這裡看,則許多說自是閑了」,翻譯成現代語言的意思是:只要把「格物」弄清楚了,《大學》里別的語言都可以不看、不要。在朱子的心目中,「格物」兩字就是畫龍點睛的「睛」,只要我們得到這個精髓,別的都可有可無。「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這是朱子著名的「即物窮理」一說之來源,其意為:在我們已經了解和掌握的事物之理(形而下之物理)的基礎上,(合乎邏輯規律)不斷地推究其根源。簡言之,以已知推求未知。這是典型的經驗知識的使用方法。現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用已知的知識不斷地推求出更多未知的知識,這正是莊子所言的「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朱子認為他的「即物窮理」之說直承《大學》「格物致知」之教而來,是《大學》承其先,他只是當然地繼其後而已,故而有「是以《大學》始教」云云。問題在於,自《大學》開始,是不是如此這般地教導後人?陸九淵和王陽明的回答是:不是這樣的。由此可見,這是朱子對《大學》「致知」和「格物」的誤解。

陸九淵和王陽明對「知」的定義是非常清楚的:「致知」的「知」是良知的「知」,即先天本有的心性的諸般內涵,而不是朱子所說的後天的、外界的知識。「致」就是抵達、到達的意思。一個是對生命科學的探索,一個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探索,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

朱熹所謂的「致知」的「知」、所謂的「格物」的「物」,指的是外界的知識和外界的事物。而陸九淵和王陽明所謂的「致知」和「格物」,「知」指的是我們內在的良知之「知」,「物」指的是我們內在的心性的內涵和屬性,這個「物」是一個虛說,而不是說真的有個東西,它指的是我們心性之中與生俱來的內涵。

主持人:今天潘老師為我們講解了「理學」的代表人物朱子對「致知」和「格物」的理解,那麼「心學」的代表人物對「致知」和「格物」又有著怎樣不同的理解呢?好,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三十六:致知在格物

潘麟先生


關聯視頻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第三十六集 致知在格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