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的修心與體道(一)

道教的修心與體道(一)

道教歷來重視修心,認為「修心」乃是明道的樞紐。太上道祖在《道德經》中強調「致虛守靜」才是「歸根復命」的宗本,正是點出了「明道」在「修心」的玄奧。蕭天石先生曾說:「虛極靜篤,繫心學與性學之本,為作聖功夫,亦為神化功夫 」。關於「修心以明道」的具體行持,南華真人在《莊子?人間世》中提出「心齋」的修道方法進行了闡述。他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由南華真人「心齋」所揭示的「修心在明道」的功夫,不僅成為道門修心澄心以體道明道的理論基礎,更為後來的修道者所奉行與闡揚。

也就是說,「明道在修心」不僅是老莊之學的樞要,也是道教正一與全真兩大道派的修道總綱。正一嗣漢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在《虛靖真君語錄?心說》中云:「夫心者,萬法之宗,九竅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與天地而並生,為神明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帥長於一體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壞也;或曰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動也。用之則彌滿六虛,廢之則莫知其所。其大無外,則宇宙在其間,而與太虛同體矣;其小無內,則入秋毫之末,而不可以象求矣。此所謂我之本心,而空劫以前本來之自己也。然則果何物哉?窈兮冥,恍兮惚,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強名曰道,強名曰神,強名曰心,如此而已。由是觀之,豈不大乎?豈不貴乎? 」

全真祖師王重陽真人在《重陽立教十五論》中說:「凡論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動,昏昏默默,不見萬物,冥冥杳杳,不內不外,無絲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隨境生心,顛顛倒倒,尋頭覓尾,此名亂心也,速當剪除,不可縱放,敗壞道德,損失性命。住行坐卧,常勤降心,聞見知覺,為病患矣。 」並在答馬丹陽真人問:如何是復命歸根曰靜時說:「只要心不逐物去,不染不著,心定意不散、神不昧,便是歸根」。馬丹陽真人在《丹陽神光燦》也說:舍家學道,爭奈心魔。……心若死灰,自是精神沖和,真心無染無著。起慈心,更沒偏頗;心念善,道皆因心造,超越娑婆。

而在《太上老君內觀經》這一部重要的道門經典中,更是直接將「修道」歸結為「修心」。太上道祖在經中說:「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雖彌綸天地,通神群生,但體現在人的生命中就是「心。」這也是太上視「修道」即為「修心」的理據所在。太上還說道:「道不可見,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保者,以其不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常存。」 也就是說,大道雖然無聲無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但我們只要用心體察生命本身的節奏就能發現她。常人不能明瞭大道而保身長存,就是因為沒有細心觀照生命的本體——「心」的奧妙。得道之人能夠與道合真而長生久視,就是因為向內深入體認了「心」的節奏與變化,通達了生命的奧秘。

祖師們的垂教詮言,為後來者踏上修道之路指明了方向。不僅深入探究「明道在修心」的根本宗趣,更為後來者踏上修道之路指明了方向。對於今天的學道修道者來說更有其現實的必要與意義。那麼,如何才能完整體認到「心」的微妙節奏和無窮奧秘呢?下面我們將從「慈心以入道、正心以達道、靜心以歸道、真心以會道、虛心以合道」五個方面分別展開疏理與論述,以期希望沿著修心的道路來認識大道的秘奧。

一、慈心以入道

太上說:夫慈,故能勇。學道、修道首先就要讓自己葆有一顆慈愛之心。慈故能勇。慈故能柔,柔故能和,和故能勇。慈愛的心是柔和的,慈愛的人才可以勇往無前。只有保持一顆柔和的心,學道之人才能接近、契入那不可思議的大道。太上道祖曾這樣形容大道的運行:「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河上公注說:「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

河上公取象於水來比喻大道。道像水一樣至柔,但卻能貫通天下的至堅金石之物;道像水一樣無為,卻能含容養育天下的群生。學道之人體會大道之奧,就要在艱難的修行歷程中常常保持心地的柔和,才能無所畏懼,才能與道相應,才能堅定恆久。黃元吉先生告誡後學:「自下手以至丹成,無不當冥心內運,專氣致柔。蓋丹乃太和一氣煉成,修道者當以謙和處之,苟稍有粗豪,即動凡火,為道害矣。」

可以說,在整個修道過程中,柔和都是貫徹始終的。修道之難,就在於學修者時常會因爭強好勝,而丟失柔和的心態,落入強梁的心緒中。因此,太上有「強梁者不得其死」的教誡。

要保持心地的柔和,則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積功累德,慈心於物。」因此,太上在《感應篇》中教導世人:「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其實,不論是「立一千三百善」還是「立三百善」,其數量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在積累善行的過程中,在心地播撒慈愛柔和的種子,在心地培植慈愛柔和的力量,以期為日後結出碩碩的果實鋪平道路。

有慈才有仁。一顆慈仁之心,是學道者入道的前提。濂溪先生周敦頤的窗前春草滋長,從不剪除。總有人問這是為何?他回答說:「與自家意思一般。」 所謂與自家意思一般,也就是與本有的一顆仁心生機一般,因此讓周敦頤溫暖地愛著身邊的一草一木,並深深地體會到充盈在野草中的天地生生之意。也正是在這份溫暖的愛意中,他沒有將窗前野草視為異己之物,而是心生愛惜,將其視為自家生命的一部分,不忍心剪除。儘管這些野草在很多人眼中不過是多餘的礙眼之物,但以慈心生命的情懷來觀照則是全然不同的。

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學道者慈心接物,並不僅僅是為了幫助他人或他物,同時也是為了涵養自家的真實生命。在對天地萬物的愛惜與不忍中,他們認識到了天地化育萬物的大德,也體會到了「天地萬物,本吾一體」的實情。宋儒大程子(程顥)將之概括為一種「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的境界。

他說:「醫書言手足痿庳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與己不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 大程子將「仁」看作「氣之貫通」,將「不仁」視為「氣已不貫」。不仁之至,手足都不屬於自己;「若夫至仁,則天地為一身,而天地間品物萬形為四肢百體」。

道門常言:「人身為一小宇宙,宇宙為一大人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其中的要妙就在「體仁」。故《易經?乾卦?文言傳》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南華真人說:「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學道之人知天下萬物同一和氣,故以慈仁之心為進道之玄鑰。他們在追求「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中,逐漸消除了人我之間、物我之間的隔閡與對立,漸入「渾然與物同體」的仁者之域。就在這種「與物同體」的歷程中,學道者方才得入「眾妙之門」,真正地踏上修道之正途。

凈明祖師劉玉真先生就說:「至道不煩,只是以善化惡,以陽制陰,收萬歸三,收三歸一,錬消陰滓,身凈自然化生。每見後天之法,不曾究竟得一個大本領,搬出許多枝梢花葉,徒為已墮之魂重添許多妄想。凈明先天之學,只要了得核中有個仁,仁中有一點生意,藏入土中,春氣才動,根生干長,都出自然。」

玉真先生判攝「先天之學」與「後天之法」的準繩就在於是否抓住了根本。他認為修道的根本在「了得核中有個仁,仁中有點生意」。只要抓住了這個根本,「春氣才動,根生干長,都出自然」。否則,終究是在「枝梢花葉」上簸弄精神,徒勞無功。玉真先生明確地點出修道之本在於擁有一顆慈仁之心。慈心以體仁,就是要在心源根本處做工夫,「身凈自然化生」。只要立住了這個根本,修道才能上路。才有了一體皆愛的大胸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道探索 的精彩文章:

「道教」發展史上的科學貢獻居然被英國科學家稱頌
道家的內觀修鍊法門解密(一)

TAG:丹道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