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梁啟超:教育子女有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梁啟超:教育子女有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文稿 | 儒風君原創

近代史上,有這麼一位父親,堪稱天下父母的典範。

他不但自身學識過人,教育出的子女也都是國之棟樑。

這位偉大的父親就是梁啟超。

梁啟超共有九個子女:

長子梁思成,建築學家,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

次子梁思永,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

五子梁思禮,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梁家其他幾位子女分別是詩詞研究專家、軍官、圖書館學專家、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曾做出不凡的成績。

所謂「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這在近現代家族史上極為罕見。

梁家滿門才俊,主要歸功於梁啟超的教育理念。

三流父母做保姆

傳統的中國家長,習慣做孩子的保姆。

老一輩人管教孩子,最容易產生這種情況。

他們含辛茹苦撫養子女,將大把時間、精力、金錢,盡數投入到孩子的衣食住行上。

認為只要孩子吃得飽、穿得暖,身體茁壯結實,就盡到了為人父母的責任。

須知,「養育」不單需要「養」,「育」的作用更加關鍵。

這種傳統的保姆式教育,催生出一大批生活上不能自理、精神上無法自立的「巨嬰」。

二流父母做教練

當今大多數家長,熱衷於做孩子的教練。

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逼迫子女學習各種技能,只為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誕生了一大批虎媽、狼爸。

「每天挨頓罵,孩子進北大」,這是「中國式狼爸」的宣言。

他們認為,孩子是民,家長是主。

家長代替孩子做主,才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

接受這樣的教練式教育,孩子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很容易導致精神崩潰。

梁啟超非常不贊成這種填鴨式的教育。

他在書信中對子女說:「學習不必太求猛進,像裝罐頭樣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見得便會受益。」

女兒梁思庄剛到國外學習,一時無法適應。

梁啟超在信中勸勉:「你們兄妹各個都能勤學向上,我對於你們的功課絕不責備,卻是因為趕課太過,鬧出病來,倒令我不放心了。」

他說:「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

「如果做成一個人,智識自然越多越好;如果做不成一個人,智識卻是越多越壞。」

可見梁啟超十分重視對子女進行人格教育,認為首先要做健全的人,其次才是做學問。

而所謂的成績和分數,不過是些浮於表面的東西。

一流父母,榜樣

教育出好孩子並不難,只需堅持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

你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後就會孝順你;

凡是你不希望孩子做的,自己首先就不要做,如此而已。

梁啟超是個說一不二的實幹主義者。

在教育子女方面,他既重「言傳」,也重「身教」。

從戊戌變法,到思想啟蒙,梁啟超始終投身於愛國救亡的民族運動之中。

有這樣一位父親作楷模,梁家九位子女都懂得堅守底線、心懷家國。

這九人當中,曾有七人遠赴海外的知名學府求學,但學成後無一例外都效力於自己的祖國。

中科院院士,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曾說:「我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很多寶貴的財富,但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愛國』」。

為人父母,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一流父母,做榜樣;二流父母,做教練;三流父母,做保姆。

教育子女有三層境界,最好的父母,懂得以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榜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26歲女孩辭職上熱搜:背叛你的人,從來不是真朋友
人生本過客,何處惹塵埃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