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遇襲!這只是伊朗給特朗普的小小警告

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遇襲!這只是伊朗給特朗普的小小警告

當地時間5月19日,伊拉克安全官員向媒體通報,一枚不明來源的火箭彈擊中了巴格達「綠區」內的一處空地,距離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僅2公里,但未造成人員傷亡。此前在15日,美方已撤離了使館的非緊急人員。此外,德國和荷蘭也宣布暫停參與伊拉克軍事訓練計劃。

所謂「綠區」,是巴格達內最大的國際安全區的綽號,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攻入巴格達推翻薩達姆政權後,為保證隨後而來的大量美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官員的安全,隨圍繞美駐伊拉克使館,劃定了一片用混凝土圍牆、鐵絲網和機槍崗哨保護起來的安全區。高峰期間,這片區域內一共擁擠了超過1.2萬餘名美國官員和國際組織人士。

而也因為如此,這片「綠區」也被伊拉克反美武裝視為頭號襲擊對象,在2003年的正面戰場停戰後十餘年的時間裡,時不時挨上一兩發迫擊炮彈或者火箭彈基本是「綠區」的家常便飯。到近些年,隨著美軍的離開和戰爭記憶的遠去,綠區已經逐步向巴格達民眾開放,成為巴格達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此次的火箭彈襲擊無疑是在重新提醒伊拉克的民眾,戰爭的陰影並未從伊拉克人的頭頂散去。

但這次非要得罪美國人的,並不是伊拉克人自己,而是隔壁的鄰居兼老冤家——伊朗。由於伊核協議被美國撕毀,從5月開始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又變本加厲,美伊何時開戰的新聞在這幾天一直是中東地區的新聞頭條。而身處隔壁的伊拉克因為美國大使館和駐軍基地等高價值目標的存在,也極有可能被拖下水。

伊拉克人的疑慮並非杞人憂天,在這次襲擊發生後,伊拉克安全部隊找到了火箭彈的發射陣地,雖然沒找到任何武裝人員,但火箭彈的發射地點位於巴格達東部一個什葉派民兵控制的地區。而沒有任何組織在事後宣布對其負責也顯示了此次襲擊與往常的反美恐怖襲擊有著巨大的不同。所以雖然嘴上不說,但幾乎所有伊拉克人都在懷疑,這起襲擊的製造者就是這些什葉派民兵的背後支持者——伊朗人。

伊拉克在薩達姆掌權的年代是遜尼派當道,與什葉派的伊朗是不共戴天之仇,但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結束後,出於壓制薩達姆手下遜尼派殘黨的考慮,美軍選擇了什葉派來負責組建戰後政府,而這就直接導致伊拉克完全落入了什葉派的把控之中。比如目前的伊拉克總理邁赫迪,在早年就積極投身伊朗伊斯蘭革命運動,是伊拉克境內最堅定的親伊朗什葉派。

就在4月6日,邁赫迪還親自出訪伊朗,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談笑風生,而哈梅內伊甚至直接要求美軍必須從伊拉克境內撤離,大有向美國宣示邁赫迪其實是我的人之勢。

而有了這樣一個親伊朗的政府,伊朗武裝力量要滲透進伊拉克根本不會存在任何難度。比如前兩年到敘利亞參戰的那些伊朗武裝,極有可能就是通過伊拉克過境到敘利亞的,而這些武裝留一部分在伊拉克境內,以起到擴展伊朗控制範圍、近距離監控和威懾美國在伊拉克駐軍的目的,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這些伊朗武裝在此時向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發射火箭彈,並不是指望要實現什麼實質性的傷害,向美軍宣示自己在伊拉克的存在才是最主要的目的。畢竟以伊朗的實力,要在本國阻擋美軍的鐵流,顯示是不切實際的,但在美軍打入伊朗後,在伊拉克這個美軍的大後方放火,把戰爭擴大到兩伊全境,甚至煽動全中東的什葉派都跟美軍打游擊戰,卻是伊朗人能夠做到的。

再考慮到有傳聞稱伊朗已經把大型彈道導彈運送到伊拉克境內,到時候飛向美國大使館的,就不再會是眼下這種小小的火箭彈,而使館被夷為平地這種聲譽上的損失,就是屆時的美國政府根本付不起的。這枚小小的火箭彈,或許真的值得特朗普在武力攻打伊朗這件事上好好思索一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線防務 的精彩文章:

普京套路深:不承認戰後原則,別要北方四島!日本:承認就要不回
盟友終於變對手!默克爾呼籲全歐洲團結對抗美國

TAG:前線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