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合江:石工號子嘹亮高亢 茶馬古道荔枝飄香

合江:石工號子嘹亮高亢 茶馬古道荔枝飄香

CCTV-10

2019.5.23 12:41 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四川省 合江篇

合江篇 預告片

周朝時期,巴國在這裡建立了稽查商旅的關口,史稱「巴蜀符關」,這條連接巴黔之地的必經要道,從那時開始,就已舟楫往來、商貿繁盛。

漢朝建立貫通中原、蜀、滇的「夜郎道」。符關,也因此成為了古道上迅速崛起的中心樞紐。

後漢武帝以符關為中心正式立縣,名為符縣。

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符縣更名,取大江與安樂水在符關合流之義,定名合江縣。此後的合江,攜古今連綿的匯流之利,也註定將有不平凡的功業。

古鎮儼然 訴繁華歷史

合江福寶古鎮自古扼守著川黔渝三省要衝,曾是區域的金融、商貿中心。人們將當地盛產的鹽、鐵、茶葉和藍靛等貨物,從這座古鎮銷往周邊。古鎮至今遺存著頗具規模的商鋪、錢莊等古建築群,更有鹽幫商會聚集參拜所在的三宮八廟。

其中保存最完好的禹王廟,正是由河南、湖北遷居到福寶鎮的鹽商所捐建,也被稱為「商楚會館」。

乾隆年間建造的「惜字亭」藏匿在古鎮中的一角,透過這些斑駁的字跡,依稀可見昔日小鎮上鹽業繁盛的景象。

鹽業繁華背後,掩藏著川鹽運黔通道上的艱險。被稱為「川鹽入黔第一道」的仁岸鹽道,其必經之地便是福寶鎮。這段90千米的行程,從福寶場啟程,穿過天堂壩原始森林,直到攀登至武定門,那時的馬幫駝隊通常要走上一天一夜。

古時運鹽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有人煙之處,背夫必達」。馬幫所不能及之處,就需要背夫將鹽準時送往目的地。他們帶著這樣的信念,在這條崎嶇的山路中,往返數千次,供應著貴州30%的人口用鹽所需。

2008年,福寶古鎮被評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鹽道上的另一個馬幫驛站,堯壩古鎮,如今也重新煥發光彩,成為4A級旅遊景區吸引著八方來客。

號子聲聲凝堅毅

福寶石工號子,起源於東漢時期建造崖墓的石工勞動。祖先們在開鑿崖墓的勞動呼喊中,創造了具有山地特色的號子旋律。

古時山路險峻,挑夫們運鹽的道路充滿坎坷。自唐宋時期開始,無數石工時常往返於這險峻的山崖間,夯石修路,保證鹽運之路的安全,但有去無回者也不計其數。

高亢嘹亮的開山號子,是石工採石時吼出的第一聲,預示著這場艱辛旅途的開始,也吼出勇者無懼的士氣。

而當大石被擊碎,便要唱起攆石號子,旋律也從高昂轉為悠揚。

2015年9月,在第五屆成都國際非遺博覽會上,《合江抬工號子》參加了非遺節瀘州主題日演出活動。獨具一格的表演形式獲得了中外專家的一致認可。

石棺精美,展漢代輝煌

東漢年間,用整石鑿成的石棺,在巴蜀之地悄然流行,被人們稱為「金棺」。「金棺」以棺身雕有畫像者最為尊貴。畫像石棺的墓主人大多是官吏或者商賈。石棺上刻繪的,多是宮廷宴樂,車馬出行等圖案造型。

迄今為止,全國總共發現了400餘具畫像石棺,其中合江佔了近四分之一左右。這似乎證明,早在漢朝時期,合江就已經是經濟發達,繁榮富庶之地。

合江縣館藏的畫像石棺,幾乎每一具都刻有伏羲女媧、西王母的圖案。神話人物西王母,寓意的正是生活的富足與祥和。

2005年,合江縣建立了中國唯一一座漢代石棺博物館,畫像石棺得以在更長的時光里展現漢唐盛世風華。

玲瓏紅果香醉人

「憶過瀘戎摘荔枝,青峰隱映石逶迤。」

杜甫《解悶十二首》記述著合江荔枝貢京的事情。那時,合江一帶產出的荔枝就已頗具名氣。

獨特的地理條件,使得合江在四川盆地中擁有了一片最溫暖的土壤,孕育出了一個具有晚熟特徵的荔枝品種。

加上種植技術的改良與推廣,果農們的荔枝樹,臨近十月仍能夠碩果累累。合江荔枝由此打開了屬於自己的市場,逐漸成為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

2008年8月,合江荔枝作為奧運會指定果品被運送至北京,深受追捧,由此獲得了「中華名果」的稱號。

合江,曾經偏安一隅的小城,如今已是萬象更新。合江人仍將秉承著抱誠守正,百折不回的信念,勾勒出這座千年古城繁花似錦的明天。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誌

《合江篇》

播出時間:5月23日 12:41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李林倩 張羽(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春秋時期的士兵,打了敗仗後為何只跑五十步?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