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商品成長簡史

中國商品成長簡史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1020-中國商品成長史

作者:常教員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生菜

中國商品受到世界消費者的歡迎,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從漢張騫出使西域時穿越風沙大漠的舉步維艱,到今日中國製造的高科技產品登堂入室,千年篳路藍縷,浸透著中國人骨子裡的智慧、守信、闖勁和堅韌,信手拈來幾段,便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中國商品成長史。

黑石號上發現的帶有阿拉伯風格的碗

(圖片來自wikipedia@Jacklee)

讓瓷器隨季風而去

福州街頭走過一隊人馬,領頭的一位面色黢黑卻趾高氣昂,後面跟著兩男兩女四個卑躬屈膝的人。這個叫伊本·白圖泰的穆斯林剛剛從他的朋友那裡收到了這四個奴隸作為禮物。儘管不太喜歡中國這個異教國家,但收到禮物的欣喜還是讓他著實興奮了起來。

伊本·白圖泰估計還是更喜歡在麥加朝覲的日子

(圖片來自wikipedia)

從摩洛哥一路到中國,伊本·白圖泰的冒險之旅,卻實實在在要感謝中國從唐代開始向海上開闢的貿易之路。

伊本·白圖泰畢竟是一個

在那個年代就橫跨整個歐亞非大陸的男人

說起唐代的對外交流和貿易,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來自西域的粟特人。這個活躍的民族,為唐王朝在陸上開闢出了偉大的商貿路線,並為兩都帶來了大量胡人,讓唐代位於北方的首都充滿了國際化的氣息。但在南方,唐朝的富庶強盛同樣在吸引南洋國家的商人。

雖然也經過了中亞

不過伊本·白圖泰來中國這一段走的是海路

(簡略路線,且只是伊本·白圖泰的眾多旅程之一)

來自爪哇和印度的紅木,是唐朝富人最喜歡的商品,唐玄宗本人也對占婆人送來的大象、印尼部落送來的孔雀大為讚賞。而這些貨物和異獸,大多在廣州登岸。沿著相反的方向,中國的瓷器、絲綢、銅鐘、紙張也輸送回了那些國家。東亞海上國際貿易的雛形就此誕生。

南洋鉅賈努力進口...

季風,是這場早期大宗海上交易的秘密推手。

從南印度洋吹向陸地的季風過了赤道以後,就會因地球自轉偏向東。從6月到8月,向東的季風最強,這給了敢於揚帆遠航的船隻一個借力大自然的機會。無論是東非還是阿拉伯半島,抑或是印度和中國東南沿海,都被這陣陣的季風捲入了同一個舞台。

「馬斯喀特之寶」船

(圖片來自wikipedia@Jacklee)

不過很可惜,廣州沒有能夠延續自己作為中國海洋樞紐的命運,黃巢屠城讓廣州在此後的五代十國乃至宋朝都喪失了吸引商貿的能力。但生意場不會有真空,福建泉州很快取而代之,成為了南方政權和宋代朝廷對外溝通的窗口,也是財政的救命稻草。

在南宋最開放的年代裡,失去了北方的宋朝皇帝從海外貿易里得到了20%的財政收入,民間富裕程度也大為提高。越來越多的穆斯林和泰米爾商人從印度老家趕赴泉州,試圖在那裡找到自己的人生爆發點。

生意連著你我他

在這個年代,瓷器是最主要的中國出口商品。雖然瓷器笨重而脆弱,但它不容易腐蝕,還是中國獨佔的工藝技術,商業附加值極高,很快成了中外商人的最愛。一批批在江西景德鎮燒制的瓷器,裝飾著印度洋沿岸各國的文字和傳統花紋,成為了中國出口商品的代名詞。

隨著貿易的展開

器物之間也在相互影響

(當時的中國製造與伊朗製造)

(圖片來自wikipedia@PHGCOM)

於此同時,絲綢、茶葉、漆器出口也並不少見。從菲律賓到印度,從伊朗到東非桑吉巴爾,印度洋洪波翻湧的洋面上來往穿梭著無數的商船,幫助中國的商品真正「出海」。

當然,產品暢銷印度洋不表示能控制印度洋市場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和船隊仍然是最重要玩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那時候中國商品能夠出海,靠的是技術和原產地壟斷,而非真正參與國際競爭並勝利的結果。一旦西方人也掌握了種茶、制瓷的技藝,中國商品出海就遇到了重重阻礙,並造成了硬通貨損失。配合著閉關鎖國的政策,古代中國此後一直也沒能大規模延續宋元時期的輸出能力。

如此暢銷的商品,自然也是別國學習的對象

(西班牙陶瓷,圖片來自wikipedia@Nicolás Pérez)

在宋元和明清變革之際

中國的絲綢和陶瓷壟斷地位其實被日本動搖

雞毛和板車打出一片天

副總經理張國俊親眼看著工人把最後一箱吸管搬上了貨車,叉著腰滿意地笑了。根據訂單信息,這箱吸管將會發往美國。一個在邁阿密陽光下品嘗新鮮果汁的中國女孩,也許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手中的這根吸管是來自義烏的雙童吸管廠。

這是2003年。5年前雙童開始進軍國際市場,相繼被美國、歐洲的多家大賣場看中,逐漸佔據了世界吸管1/5的市場份額。

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

(網頁來自http://www.china-straws.com/)

這家工廠只是義烏成千上萬小商品製造商里的一家。這些從經營「雞毛換糖」轉型而來的商人,早已不再是當年那些與「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打游擊的黑分子,而是成為了中國民營小商品製造業的領軍人物。當被問及成功秘訣時,幾乎每一個義烏老闆的回答都如出一轍:做薄利、講信譽。

專門的義烏小商品購物網站

做薄利,是指即使每一單的利潤很薄,這些浙江商人也願意帶著工人拼上性命,用量換利潤。他們也更願意服務國外中小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把自己的製造能力嵌入對方的成長過程中,細水長流。

講信譽就更不用說了,這是義烏商人在全球建立聲望的根本,也是所有義烏老闆的共識。這讓國外客商認準了Made in Yiwu的招牌,降低了整個地區與外界建立信任的成本。

在義烏找到神奇機器的美國小伙

(來源:Youtube)

最終,在地方政府「明管實放、為民請命」的保駕護航中,如今義烏小商品市場已經能提供4200多個種類、33000多個細類、170萬種單品,連續20多年佔據全國專業市場的頭名。

已經是世界級的小商品中心了

剛果面具了解一下?

(圖片來自wikipedia@Muzzleflash)

南有義烏,北有臨沂,這座魯南城市在浙江兄弟聲名鵲起的同時也在暗自積蓄力量。

第一代臨沂私營業主也都是普通人,他們用借來的錢用板車從農村往城裡運土特產挖到了第一桶金。這讓他們意識到,運輸是商業之血,物流大有可為。

物流之都臨沂

物流網路覆蓋所有全國縣級以上城市

(圖片來自bilibili)

從板車,到三蹦子,再到卡車,臨沂商人不斷購買新的交通工具,到上世紀末已經建立了一支山東物流鐵軍。同樣的包裹,從河北直達福建要30元,在魯南臨沂繞一下就變成了25元。義烏負責生產,臨沂負責全球配貨,讓中國商品出海再無阻礙。

全村一起致富,一個也不能落下

(中國山東臨沂)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但不得不說,這對兄弟在全球的擴張,依靠的是中國當年的低勞動力成本。這樣的優勢並不穩固,工人收入越高,要求也就越高,廉價商品終究無法維持遠期利潤。尤其是那些薄利商品和物流,在虧損時期,量越大虧得也就越多,不堪重負之下,輕則信譽受損重則關門走人。

而在國外,雖然製造商喜歡廉價的中國製造,但消費者可能並不買賬。當他們發現中國製造都是吸管、紐扣、環保袋時,連帶著對這個國家的評價都會下降——又有誰會好奇這種低端製造包含著怎樣的品牌文化和民族哲學呢?

比如作為全球化企業的宜家

其門店主要分布在發達和中等收入國家

但商品產地就未必了

(低收入國家的比重不小,中國比重也不小)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一階段,只能說是中國商品出海承上啟下的階段,它解開了塵封已久的中國製造面紗,也在為下一個時代中國製造對世界做出更多改變做著艱辛的積累。

這裡沒有將就

2019年5月18日,上海楊浦區船廠廣場,從奉賢大學城專程趕來的趙齊峰在人潮中探頭張望。他手裡拿著VANS職業公園滑板賽的門票。這是一場極限運動圈的盛會,每年都能吸引無數年輕人前來。

不過對於趙齊峰來說,今年的大賽還有些不同尋常之處,賽後他還要去一加的快閃店買一台一加7Pro。玩滑板是他的業餘愛好,他真正的身份是信息工程專業的助教。兩年前在美國留學的時候,他第一次聽同學們說起了這個品牌,才發現這個中國品牌在歐美極客圈已經家喻戶曉。

其實在排隊的人流中和他差不多背景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精通數碼產品,對電子設備絕不將就,喜歡用最頂尖的產品彰顯自己的品味。這正如他們對VANS這個風靡世界半個世紀的潮牌的熱捧。

類似的場景這幾天在全世界都在上演。

在法國快閃店,數百人提前一個小時就等在了門口,隊伍佔去了半條街;在印度,四千人蜂擁衝進一加7Pro的發布會場,全場尖叫聲不斷;在芬蘭,這是唯一能讓冷淡的北歐人排隊的手機品牌,甚至比蘋果的排面更足。

歐洲快閃店排隊場景

在手機消費日漸成為紅海的今天,一個中國品牌要在國內立穩腳跟尚且不易,想要在歐美印度市場獲得成功又談何容易?

但一加真的做到了。因為這一次,他們不僅為世界帶來了產品,還讓全世界的消費者體會到了中國製造商的用心之道。

一加的創始人劉作虎在做一加之前,做過20年的硬體,是一個對手機硬體極其挑剔的人。他一直堅持,如果他感知到了產品的瑕疵,那就不能上市,因為消費者也會覺察到,並最終厭惡這款產品——即使消費者並不如他那般專業。

他也深知,創立不久的一加團隊人數有限、規模和預算也不如大廠,要做出能讓自己這個挑剔的「用戶」滿意的產品,就必須集中全公司的力量。所以從2013年誕生開始,一加每年只做1~2款旗艦機,只用市面最頂尖的配置,調教完美的軟體系統,去高端市場征服那些極為挑剔的用戶。

比如第一代旗艦機一加1上市前,為了讓後蓋手感最佳,劉作虎要求他的團隊滿世界尋找能在塑料殼上做出不同感覺的塗料。最終他們在日本一家實驗室的故紙堆里,找到了能讓塑料殼摸上去如嬰兒肌膚般柔滑的baby skin,廣受好評。

那是2014年,如果你還記得的話,那時候的手機由於工藝所限,後蓋全是清一色的樹脂手感。

2017年底,一加5T發布前夕,劉作虎又做了一件讓團隊崩潰的事:要求團隊把硬體和走線全部重排,只因為手機尾部的殼體需要調整一根頭髮絲的距離,以達到最佳手感。手機發布因此推遲了整整10天,流失了大量熱度和預訂單,團隊成員甚至找到了老闆要討個說法。

但結果是,手感升級後的一加5T面世後,三家頂級科技媒體《連線(The wired)》、《衛報( The guardian)》、CNET用自己的聲譽向讀者推薦了一加。他們都認可這家中國廠商「不將就」的精神,因為這本就是全世界數碼極客共享的意識形態。

一加5T

市場也願意回報那些把產品做到極致的人。

創立一年後,研發成本巨大的一加宣布開始盈利。這要感謝他們最初的那批用戶,他們是來自矽谷的IT精英,徹底被一加散發出來的那種絕不將就的魅力所吸引,向同事朋友推薦一加,還為一加提供有用的改進建議。有些甚至比一加自己的工程師做得更好。

在印度,一加已經佔據了高端機市場(3000人民幣以上)近四成江山,把蘋果、三星甩在身後。印度最富有的程序員群體,已經是這個中國品牌的重度粉絲。

印度的粉絲們

今年一加的旗艦一加7Pro,依然走在了業界前沿。它正面配備了獨家定製的6.67英寸2K 解析度曲面屏,無劉海設計,刷新率高達90Hz,顯示效果更是達到了行業巔峰。另外,一加7全系列採用了驍龍855晶元和UFS 3.0快閃記憶體,有一顆強悍的心臟,讓操作倍感輕快流暢。

一加7Pro

這就是一加向精英用戶承諾的「不將就」。它讓全世界消費者知道了一件事:中國品牌也可以用不將就的精神打造尖端品質,向全世界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更可以讓最挑剔的用戶成為中國品牌的忠實粉絲。

這是過去歷代中國製造輸出都未曾做到的事情。中國品牌的商品,正在真正贏得國際用戶平等的尊重,中國製造業的價值觀開始烙印在了全球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從依靠技術壟斷輸出,到以廉價貨物席捲全球市場,最終將中國價值觀附加在貨物上影響全球,中國商品千年間走過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循環。

但這遠遠不是終點。精明勤勞的中國人,今後還有無數的方法重塑世界貿易格局,甚至重構國際貿易的底層價值觀。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我們的未來也還有無數的可能……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韓國人如何佔領世界
3000美元種棵樹?你真當土豪是傻子?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