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銀保監會批准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宜貸網調整債轉規則;91旺財增資至6000萬

銀保監會批准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宜貸網調整債轉規則;91旺財增資至6000萬

金評媒JPM

ID:JPMMedia

監管

央行:連續兩日凈投放1000億元 對沖稅期等因素影響

為對沖稅期等因素的影響,央行22日早間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無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投放200億元。自上個交易日(21日)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以來,公開市場已累計凈投放1000億元資金。(中國金融信息網)

央行:將於近期再次在香港發行央票

5月21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官方微博「央行微播」發消息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於近期再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記者注意到,此次與中國人民銀行上一次發行央行票據之間僅僅相隔一周時間,同時也是中國人民銀行第四次通過香港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台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每日經濟新聞)

@央行:香港人民幣央行票據的連續成功發行,既豐富了香港市場高信用等級人民幣投資產品系列和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工具,滿足了市場需求,也有利於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行業

銀保監會批准工銀理財、建信理財兩家理財子公司開業

5月22日,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日前,中國銀保監會批准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將進一步豐富機構投資者隊伍,通過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理財產品,增加金融產品供給,為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提供更多新增資金,更好地滿足金融消費者多樣化金融需求。其他批准設立的理財子公司也在抓緊推進正式開業的各項準備工作。另還有多家商業銀行設立申請已獲受理。(銀保監會官網)

多家頭部金融科技公司一季度業績超市場預期

近日,多家上市金融科技公司陸續披露2019年一季度業績報告。與業內預計有所不同的是,部分頭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利潤增速較快。360金融第一季度凈利潤7.888億元,同比增長382%;小贏科技凈利潤為2.14億元,同比增長了50.2%;樂信數據顯示營收自上市以來連續六個季度呈現雙位數增長;拍拍貸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總營收達14.583億元,凈利潤達7.031億元。(中國經濟網)

@業內人士:隨著金融科技監管政策的逐漸明確和落地,行業真正的分水嶺開始顯現,頭部平台業務受影響較小,且頭部平台會有一個價值重新發現的過程。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顯示出對頭部金融科技平台的認可,這也給了此類平台更多元的資金來源,同時,機構資金合作夥伴數量也有了進一步增加。

北京P2P平台91旺財註冊資本增至6000萬

5月17日,北京P2P平台91旺財的運營主體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由655.5855萬元增加至6000萬元。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91旺財為91金融旗下P2P平台,大股東許澤瑋的最新認繳出資額為2211.342萬元,企查查顯示其持股佔比為36.86%。(新晨日報)

宜貸網調整債轉規則 持有30天以上才能再轉讓

5月21日,宜貸網在其官網發布《關於宜貸網債權轉讓規則調整的公告》。公告稱,平台於2019年4月16日上線了債權轉讓功能,截止目前,債權轉讓累計成交超12000筆。為優化轉讓體驗,打擊轉讓市場的投機人員,保障債權轉讓市場平穩,平台將對債權轉讓規則做出如下調整:自5月24日10:00起,債權承接方承接的債權需持有30天以上才能再次發起轉讓。(宜貸網)

警方通報「愛貸網」等4家已立案平台最新進展

5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發布關於「愛貸網」「利得行」「祺天優貸」「聖賢財富」4家P2P平台涉嫌集資詐騙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最新進展。其中「愛貸網」案件已於2019年5月12日立案偵查,經偵已對朱某琴、張某仁等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利得行」案件新增凍結涉案賬戶資金100餘萬元,累計凍結涉案賬戶資金1200餘萬。新增查封涉案房產1處;「祺天優貸」案件新增凍結涉案資金20萬元;「聖賢財富」案件新增凍結銀行賬戶50餘個,新增追回公司租賃保證金10餘萬元,追回公司推廣費共計170餘萬元。(金評媒)

北京百付寶違法遭罰 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5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示(銀管罰〔2019〕18號)顯示,北京百付寶科技有限公司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第2號發布)第四十三條第七項的規定,被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處以人民幣罰款3萬元。(中國經濟網)

觀點

銀保監會李丹:金融科技導致金融風險「四性」更為突出

5月21日,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副主任李丹在「2019北京金融科技協同創新論壇暨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台發布會」上表示,隨著金融科技發展,大量業務由線下轉到線上,交易鏈條不斷延伸,交易行為主體間的連接模式日益複雜,與外部合作機構之間的信息交互也日益增多,金融科技直接或間接導致金融風險的交叉性、傳染性、複雜性和突發性問題更為突出。

@李丹:金融機構要提高數據治理能力,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建立健全大數據的安全保護體系,嚴格數據訪問授權和審計。

據說點一點在看能避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木瓜移動走向科創板 申報書中顯實力
網貸平台大掃描:借款人呈四大現狀,消費金融成風口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