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同尋常的犬科動物,兼有古動物與現生動物時代特徵的神奇動物!

不同尋常的犬科動物,兼有古動物與現生動物時代特徵的神奇動物!

星夜狩獵者

當落葉林覆蓋北美大地時,灰狐出現在鬱鬱蔥蔥的索諾蘭沙漠上。如今,這種保留著諸多原始特徵的樹棲犬科動物仍以它們頑強的適應性生存著。

冬日的餘暉灑在索諾蘭沙漠(也稱索諾拉沙漠)上。一隻金色的啄木鳥不停地叫著,宣示著它的稀罕發現——峽谷峭壁上突兀地生長著一株高達14米的巨型仙人掌,在其長滿刺的樹榦上有一個不知被什麼動物挖出來的洞。對沙漠動物們來說,像這樣位置獨特的樹洞,是它們理想的住所。它們常常為搶奪這樣的好住所而爭鬥不已。不過,啄木鳥此刻還不打算貿然住進去,為安全起見,它要等天完全黑下來以後再搬進洞里……

索諾蘭沙漠是北美洲的一個大沙漠,位於美國和墨西哥交界處。它是北美地區最大和最熱的沙漠之一(總面積達31.1萬平方千米),同時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潮濕的沙漠。這裡生活著60種哺乳動物,350種鳥類,20種兩棲類動物,超過100種爬行動物,以及30種當地魚類,生長著超過2000種植物。

美妙的晚餐

午夜剛過的沙漠上空星光閃爍。突然,一個長長的藍色影子沿著懸崖飛快地移動。這是一個動物,外形和大家貓差不多。只見它飛快地跳過一個又一個圓石,迅速接近仙人掌的根部,稍作停留,然後毫不費力地爬上了仙人掌旁邊的一棵光滑的大樹。它用前爪抓住樹榦,身體慢慢向上攀爬,碩大的尾巴左右擺動以保持身體的平衡。

在距離地面約10米的地方,這隻「大貓」停了一會兒,似乎在聆聽沙漠的聲音。接著,它從樹上一躍而起,跳到了仙人掌樹上,然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跳進了樹洞。洞內頓時傳出一陣混亂的廝打聲、掙扎聲。只一會兒功夫,「大貓」再次出現,在它的嘴裡,叼著這個洞穴新近的入住者——那隻啄木鳥,啄木鳥的翅膀還在撲騰撲騰地扇動。「大貓」很快從仙人掌上跳回剛才的那棵樹上。它在樹頂安頓下來,然後在美妙的星光下開始享用它的晚餐……

獨特的身體結構

這個外形像大貓的傢伙就是灰狐,一種不同尋常的神秘犬科動物。它最早出現在500萬年前,當時整個北美,包括現在的索諾蘭沙漠地區,遍布鬱鬱蔥蔥的常綠闊葉林,而喜歡獨居的灰狐為適應這種環境,已經進化出了超越狐狸這一物種本身的某些特質。

灰狐的體長80~110厘米,雄性的體重3.5~5千克。灰狐的體色上半部為灰色,下半部為金黃色,腹部為白色。灰狐的鼻子較短,四肢也短,但足部趾墊較大,善於爬樹。灰狐的解剖學特徵十分獨特,具有多種獸類的特徵:像靈長類動物一樣的可以旋轉的腕關節,能夠抓緊樹皮,爬上沒有枝杈的光滑樹榦;與貓科動物相差無幾的長而彎曲的爪子和寬大的趾墊,可以增大摩擦力,便於垂直抓住樹榦表面;彷彿從松鼠那裡借來的大尾巴,可以幫助跳躍時保持平衡;像獾一樣活動自如、短小有力的前肢,可以拖拉樹枝……所有這些特徵,組裝出一個小個子、大耳朵、大眼睛,兼有古動物與現生動物時代特徵的生活在乾旱地區的沙漠狐狸——灰狐。

像其他沙漠狐狸一樣,灰狐靈敏的感覺器官令人驚奇,尤其是聽力。在攀爬時,灰狐偶爾會停下來聆聽,似乎能聽到躲藏在仙人掌樹洞里的啄木鳥的心跳聲。灰狐的視力也非同一般,在夜晚沙漠昏暗的月光下,儘管有時難免「馬失前蹄」,但它們仍自信地生活在高高的樹枝上。一旦出動,它們就會以原本是靈長類動物才有的高貴姿勢,腳趾分開抓住樹皮,向上一躍,跳到高處的樹枝上。

灰狐是多種記錄的保持者。它們擁有的大而扁平的毛絨絨的大尾巴,就像滑翔機和降落傘,幫助它們在高大的樹冠之間跳躍。它們還擁有北美犬科動物中最大的斑紋腺,雄性灰狐的斑紋腺長近20厘米,為其尾巴長度的一半以上,為叢林狼的10倍。

即使在所有擅長做記號的犬科動物中,灰狐仍算得上是冠軍中的冠軍。在灰狐的領地上,它們都很明確地用氣味、尿或大堆的屎,在所有的行走路線上做記號。灰狐夫妻共同努力,標記它們的領地。

建在樹頂的家

灰狐給人的第一眼印象是它們屬於那種不需要雜技技藝就能在樹梢上施展殺戮功夫的動物,它們也被公認為整個北美地區最節儉的食肉類。每年初夏,仙人掌上開滿的花和長出的果實是灰狐主要的食物來源。每年7~9月的「季風」時節,索諾蘭沙漠上到處都是青草綠樹,在灰狐的主要食譜里增加了蚱蜢和蟋蟀,以及黃昏埋伏在花叢中的大型夜行飛蛾。這種曾經的夜行動物儼然變成為黃昏的捕蟲專家。

黃昏時,灰狐偶爾會在多刺的犁形仙人掌叢中休息。看到它們鼻尖上沾滿的果汁,很難想像幾個月後它們將成為沙漠里兇猛而高效的肉食動物。到那時,灰狐會威脅高處棲息的鳥類,它們找尋並掏毀鳥巢;它們追趕並從洞里將小白兔拖出來;它們甚至還跟蹤野豬群,伺機偷走剛出生的小豬崽……

灰狐常常將它們的戰利品如小叢林狼、兔子、果子狸、小鹿等拖到樹上食用,然後將獵物的骨頭留在樹頂,看上去就像樹自身長出來的骨骼一樣。這種「骨骼樹」通常成為當地數只灰狐在夜間眷顧的社交中心,它們在樹上相互追逐、小憩。「骨骼樹」也像它們的家,而晾乾的動物骨頭可能被它們用來做標記,或者更實用一點,成為它們在高空中的「床鋪」。

冒險的代價

灰狐為什麼要勞神費力地將獵物帶到高高的樹上?科學家研究發現,灰狐之所以這麼做,除了避免獵物被其他捕食者搶走外,也為了避免自身受到天敵的攻擊。儘管灰狐爬樹和高空跳躍的能力是其他動物難以匹敵的,但它們還是經常會被叢林狼殺死,甚至還可能成為美洲野貓的美餐。科學家給出的統計數據有些驚人:索諾蘭沙漠地區90%的灰狐都死在叢林狼的利爪下。叢林狼常常伏擊灰狐,將其按倒在地上,然後咬住它們的脖頸。有趣的是,叢林狼並不吃灰狐,它們只是用灰狐的屍體來練習捕獵本領,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就如同狗會折騰貓,但並不吃貓一樣。

由於有叢林狼這樣的天敵存在,灰狐必須清楚地界定自己的領地,並避免進入它們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一隻灰狐在天黑以後通常會跑上數小時,以控制5千米以內的領地,但它很少會冒險跑出超過自己能短暫衝刺的區域。當尋找到合適的樹洞時,母狐會選擇在裡面產崽。與眾多生活在地面的狐狸種群不同,灰狐堅定地選擇樹棲生活。

一年中總有一次,灰狐們會冒險走出它們界定的安全區域,這就是冬天的交配季節。這時,雄狐毫不猶豫地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以尋找合適的伴侶。冒險旅行總是很值的——灰狐選擇一夫一妻的社會性生活方式,夫妻共享領地,每次交配後通常會產下四個幼崽。有趣的是,其中常會有一個來自「婚外情」。

當一夜不歸的雄狐回巢時,為了避免被鄰居——叢林狼撞到,常會選擇不同的路線。但事與願違,它們反而更容易遭遇叢林狼,因為後者最喜歡採用的策略是形成一個包圍圈,以阻止灰狐安全返回。一旦發現灰狐,狼群就會一路追擊,將它們趕到開闊的沙漠地帶,在那裡,擅長爬樹的短腿灰狐毫無用武之地。所以,這種追逐總會在數分鐘內結束。

有限的棲息地

17世紀初,來自歐洲的早期移民者曾對灰狐有過描述。他們稱之為「小狐狸」,說它們有點神出鬼沒,喜歡就近爬到樹上,然後用眼睛瞪著地面,一旦發現險情就發出警報。它們還喜歡闖入果園,偷食蘋果、玉米和葡萄。除獵槍外,沒有任何辦法能將它們趕跑。

為了對付灰狐,定居者們從歐洲帶來了紅狐——種體形更大、更具進攻性的物種。當人們用獵槍將灰狐趕下樹時,地面上紅狐的「增援」讓灰狐面對更加殘酷的生存競爭。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灰狐就幾乎被徹底趕出了這一地區。

如今,灰狐仍是這一地區的稀有種。科學家推測,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古老常綠闊葉林的消失,灰狐要想重拾往日威風,至少需要300年。

事實上,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今天的灰狐正在改變自己原本的食物結構,逐漸以果子、玉米和草莓等取代肉類。

從1950年起,科學家開始試圖將叢林狼、狐狸、獾、鼬獾、臭鼬和豺狼等在生態結構上比較相似的索諾蘭沙漠食肉動物歸為一大類。他們發現,如果在同一生態系統中引入或移出一個物種,該生態系統的其他物種的數量就會發生變化。比如,當引入鼬獾時,灰狐的數量就會受到明顯的影響;而當鼬獾被移出後,灰狐的數量便急劇增長。對其他物種而言,都沒有如此明顯的相互作用。

灰狐——北緯線上的超級殺手至今仍然活躍在索諾蘭沙漠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氣味?為什麼我們能聞到各種各樣的味道?
寒武紀的海洋之王!在那個地質年代它還從來沒遇到任何對手!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