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開國之君建國時,真的考慮過國家滅亡么?他們曾信奉一種理論

古代開國之君建國時,真的考慮過國家滅亡么?他們曾信奉一種理論

中國古代多得是那些國家王朝,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面,政權更迭還是非常頻繁的,許多的政權甚至是曇花一現。而歷史上基本所有的朝代最後都是滅亡之後被取代了,那麼每一個政權的建立者,他們在建立自己的政權的時候,是否考慮過自己會被取代呢?其實可以非常肯定的說,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王朝中,頭腦清醒的那些君主其實都想過自己的朝代遲早會滅亡。

因為以中國古代的政治哲學,他們不承認天下有不滅的王朝,所以才有了「奉天承運」這樣的說法,運勢在,就會得到上天的照顧,王朝自然就會興起,而運勢去了王朝就會衰亡,所以運勢說長久以來就是中國各個朝代一直都有的一個說法。尤其是在秦漢時期,這種說法是非常的流行的,甚至還有一套完備的理論體系,這就是著名的「五德終始說」,所謂五行相剋,周而復始,這也成為了古代的王朝興衰變化的一個趨勢,古人認為,夏木德衰弱,所以商超的金德就能取代他,後來他的金德衰弱,所以周的火德就能替代他,以此類推,周而復始。

所以正是受到了這種哲學思想道德影響,秦漢的一些皇帝甚至將這種朝代的更替看成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操作,就像是漢文帝看到先朝君主的陵墓被人盜掘,他就能想到萬一將來漢朝不在了,自己的陵墓也可能是一樣的慘狀,於是就萌生了薄葬的想法,當然這也僅僅是他薄葬的原因之一。

而位面之子劉秀就是這種五德始終說的忠實粉絲,他本人甚至還專門研究過這個學說,所以劉協對於漢朝的運勢了理解是非常的豁達的,他就認定了漢朝一定會迷惘,甚至連滅亡漢朝的人也都知道了,他自己說過「代漢者,當塗高也」。而且和劉秀有相同想法的人還不少,其中就有曹操的兒子曹丕。

他不僅僅是信奉這個學說,而且還認定了自己和自己國家的滅亡時一定的,而依據就是,他老爹是專業盜墓的,在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中就說過,曹操特別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經過的墳墓,沒有一個不是翻得底朝天的。而且曹丕所說的還不是這一件事,除了這之外,他認為當年兩件事對於曹魏也有影響。

建安二十二年瘟疫,曹魏國內的人中有大量的人全部都因此患病甚至死亡,其中曹丕的好友,王粲、徐幹、陳琳、應瑒、劉楨全部死在這場瘟疫中,建安七子一下病死五個,前面兩個孔融和阮瑀已經頭前等著他們了。而這場大瘟疫在曹丕的眼中看來,其實就是一種預兆,預示著曹魏將會滅亡。而另一個讓他感到完蛋的事情就是代漢稱帝,曹魏群臣在自己的奏章中將天道輪迴這個事情分析的非常透徹。

所以曹丕在臨死之前還專門留下一個遺囑,這既是《終制》,在遺囑中,他表示,「從古代到今天,沒有一個不亡的國家,也沒有一個不被挖掘的墳墓」,這也就明確的和後人表示了,曹魏必亡,這件事上他肯定態度讓人們都非常的難以置信。

不過自從三國之後,這種五德始終說其實就開始衰微了,取而代之的是儒家的那種「天命無常,唯有德者居之」的思想,而且之後的王朝更替的更加頻繁了,所以在這之後也就很少有君主真的相信自己的王朝能萬世長存了。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這些開國皇帝都想要用盡自己的所有能力完善自己的王朝,他們也想要自己的朝代萬世長存,口渴時他們最後也都說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的話,所以可見,在他們心中,其實都是考慮過自己的王朝滅亡的那一刻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麻辣拌 的精彩文章:

漢明生存指南:老闆是劉邦或者朱元璋,怎樣才能讓自己和後代存活
大量諷刺滿清的紅樓夢,為何未遭受文字獄衝擊?和珅八旗都有大功

TAG:歷史麻辣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