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隻2000高齡的玻璃製品,全世界僅此一件

一隻2000高齡的玻璃製品,全世界僅此一件

鴨形玻璃注,為遼寧省博物館鎮館之寶,1965 年出土於北票縣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同時還出土了范陽公章龜鈕金印、大司馬章鎏金銅印各一方,金冠飾一件、鎏金木馬鐙兩件,皆為稀世珍品。

鴨形玻璃注是一種類似座右銘的物品,古籍稱之為欹[qī傾斜,歪向一邊] 器,類似計時的沙漏。

《荀子》記載:欹器是古代帝王放在座右引以為戒的容器,注入清水之後,「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欹。」

流傳於春秋時期的欹器在漢朝末年戰亂期間失傳,西晉時期,軍事家杜預潛心研製,複製出一件獻給了晉武帝。

南北朝時期,齊武帝之子竟陵王蕭子良喜好古物,數學家祖沖之研製了一件獻給了蕭子良。

欹器製作材料一般都是青銅、黃金等金屬,以玻璃製造的欹器,即鴨形玻璃注,目前全球僅此一件,可見其珍稀程度非同一般。

這種玻璃欹器生動別緻,呈淡綠色,半透明,狀如鴨嘴,故名鴨形玻璃注,只有在其腹部注水過半時,才能放穩。

玻璃雖然在秦漢時期已經出現,但這種晶體是古埃及人發明的。

西周時期,國人才研製出玻璃,但生產量極為稀少。

直到清朝時期,玻璃工藝才開始推廣普及。

北燕古墓墓主馮素弗,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時期北燕天王馮跋的弟弟。

馮跋在位時期,以馮素弗為宰相,是北燕帝國名副其實的二把手,他「居功厥偉」,深為馮跋所倚重。

北燕太平七年(公元415年),馮素弗病逝,「燕王跋,比葬,七臨之」,馮跋先後七次到弟弟馮素弗的墓前哭祭,可見他多麼希望弟弟能起死回生。

有專家考證,認為此鴨形玻璃注屬於鈉鈣玻璃製品,當時的中國還沒有掌握鈉鈣玻璃的製造工藝,這件寶物極有可能來自古羅馬帝國,經由柔然國的草原通道,傳入北燕帝國,堪稱研究古代草原絲路的重要器物憑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追回一件國寶,填補一段空白史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