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少年銅錢被盜,包拯:把石獅帶到大堂拷問,果然捉到竊賊!

少年銅錢被盜,包拯:把石獅帶到大堂拷問,果然捉到竊賊!

在民間故事傳說中,包拯不但是一位兩袖清風、廉潔自守的清官,還是一位斷案如神的「神探」,相傳他白天斷陽間之案,晚上斷陰間之案。任何疑難案情,到他手裡沒有破不了的。一些話本小說、戲劇的推波助瀾,使得包公的形象更加豐滿,甚至有神化的傾向。

歷史上關於包拯破案的故事很多,今天跟大家聊一則包拯拷問石獅案。

包拯中進士後,因父母皆老,辭官不做,回鄉贍養父母。沒過幾年,父母相繼死亡,包拯在父母廬墓前又守孝數載,期滿後,依然不忍離去。經鄉里父老勸勉,才赴天長縣出任知縣。

一日,包公坐轎出門,路過城隍廟,見賣油條小孩坐廟門前石上哭泣。包公問其故,孩童哭訴回答說,打旽時賣油餅銅錢被人偷了。包公聽罷,甚是憐憫,隨即貼出告示:「孩童銅錢被石獅所盜,明日大堂拷問石獅。」叫差人用鐵鏈將石獅鎖定,抬回衙門斤審。

眾民聽說,十分驚奇,第二天開審,齊來看熱鬧,把爺大堂擠得嚴嚴實實。包公坐在公堂,和顏悅色地說;「石獅是假,憐孩童是真,你們每人在水盆里丟一枚銅錢,周濟小童,積點陰德。」說罷,人人慷慨解囊,水盆里立刻響起了「嘀篤,嘀篤」的聲音,包公聚精會神,凝視水盆。

突然,水面漾起了一團團油花,包公用手一揮,「停!」叫衙役將此人拿住,坐上公堂問道:「就是你盜走了小孩銅錢,還不從實招來!」原來此人銅

錢確實盜於小孩籃中。小孩整日與油接觸,銅錢上自然沾滿了油。事實俱在,小偷無從抵賴,只得俯首招供。

圍觀看熱鬧的百姓們議論紛紛:「包大人真是神人,居然能讓石獅指認出小偷。」當然了,這主要還是包拯心思縝密,抓住了賣油餅小孩銅錢上有油的特點,以此為突破口,捉到了竊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兵敗以後,到底去了哪裡?這位著名女作家自稱是其後人!
此國曾是世界十強之一,如今淪為三流國家,距我國有兩萬多公里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