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混老酒圈,這些老酒「黑話」必須懂!

混老酒圈,這些老酒「黑話」必須懂!

混老酒圈,這些老酒「黑話」必須懂!

來越多的酒友對老酒感興趣,

要與老酒收藏的土豪交朋友,

不會幾句「黑話」怎麼混?

老闆,你這有五糧液老酒嗎?

有!蘿蔔和麥穗,你要哪種?

???

走進老酒店鋪,如果遇到以上對話,新手藏友一定會感到困惑不已。

有關老酒的行話,我將介紹收藏老酒、尤其是陳年名酒時常見的行話,這些名酒里的約定俗成往往源於幾個方面:

酒瓶、封口、瓶標、註冊商標、廠家信息等。學習與名酒有關的行話,可以說是入門必備,對收藏名酒有著極大的幫助。

那些年 我們聽說過的茅台行話

【黑醬、黃醬】

老茅台之於老酒界,正如茅台之於中國酒界。無論從認知度到收藏價格,均可在酒界、藏酒界傲視群酒。

老茅台的行話頗多,如黑醬、黃醬(其行話源於酒瓶外觀),指的是早期專供茅台。它們往往採用的是瓶型相同、但材質顏色不同的酒瓶,偏黑土黃色的專供茅台,我們稱之為黑醬;偏黃色的專供茅台,則稱之為黃醬。

【地方國營】

地方國營,這一行話源於廠家信息。一些老茅台酒酒瓶正面右下角有「地方國營茅台酒廠出品」的字樣,俗稱「地方國營」。

八十年代的地方國營茅台酒瓶身外裹著一層乳白色的綿紙包裝。這一層包裝,是身份的象徵,有些酒友買來地方國營便將這層綿紙撕去,殊不知破壞了品相的完整不說,收藏價格也大打折扣。

【鐵蓋茅台】

鐵蓋茅台的得名,源於封口。在陳年茅台收藏里,以封口來約定老酒行話的,還有紅皮茅台、紅皮鐵蓋茅台。

87年後生產的封口為鋁旋蓋的茅台酒,此時茅台酒容量從540毫升換成了500毫升,背標也換成了新款,其包裝從地方國營時期的棉紙換成了紙盒,瓶蓋從塑料蓋變成了鐵蓋,因此,這一時期的酒俗稱鐵蓋茅台。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鐵蓋茅台的封口上多了一層紅色封膜,俗稱「紅皮茅台」或「紅皮鐵蓋茅台」。

而從茅台的商標引申出來的行話也不少,如「車輪」、「五星」、「飛天」、「葵花」、「三大革命」、「三大葵花」,這些都與茅台瓶標上的註冊商標或者文字說明有關。

聽著像會議的「四大、八大、十七大」

有些藏友經常會說:「我收藏了老八大。」在老酒行話中,有不少行話乍聽起來像是會議名稱,實則指的是「中國名酒」。

【四大】

全稱為四大名酒,指1952年,第一次全國評酒會上評選出的四個國家級名酒。分別是茅台、汾酒、瀘州老窖、西鳳。

特別要指出的是,此時五糧液還未恢復生產,所以,在傳統的老四大名酒中,五糧液並未名列其中。

【八大】

這裡的八大要分為老八大和新八大。

所謂的「老八大」是指在1963年,中國第二屆評酒會評出的八大國家名酒。即古井貢、茅台、董酒、汾酒、五糧液、西鳳、瀘州老窖以及全興大麴。

而時隔十餘年,在1979年第三屆評酒會上,西鳳、全興大麴不幸落榜,劍南春、洋河大麴取而代之上榜,成為「新八大」。

【十三大】

「十三大」是指1984年第四屆全國評酒會評出的十三種名酒。

即茅台、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董酒 、西鳳、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

【十七大】

「十七大」是指1989年第五屆評酒會評出的十七種名酒。分別是茅台、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董酒 、西鳳、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曲酒。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十七大名酒,它代表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名酒的最高水準,因此亦是收藏界的標杆之作。

【五十三優】

又稱五十三國優,指的是被評為國家優質酒的53種酒,有別於國家名酒。

1989年,在我國第五屆評酒會上,155個新參賽的酒樣,經五六輪次的編組,最後決出了國家名酒17種(上文提到的十七大)以及國家優質酒53種。

在五十三種國家優質酒中有不少是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名酒品牌,如習酒、白雲邊、桂林三花、太白酒等。

有關名酒的行話,絕非一篇文章可詳盡。

舉例來說,光是董酒,便有不少行間暗語,如「紅城董」、「紅董」、「褐董」、「白董」、「藍董」。

而五糧液亦是有不少行話,究其註冊商標而言,可有「長江大橋」、「紅旗」、「優質」;究其外觀,可有「金標」、「雙圈」、「單圈」、「長城」;究其瓶型,可有「麥穗」和「蘿蔔」,其中蘿蔔指的是五糧液老酒的一種玻璃瓶型,它因形似蘿蔔而得名。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閒情逸緻
小器大雅,小小袍器也能玩出大名堂!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