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有一座神秘的「水下之城」,你知道嗎?

北京有一座神秘的「水下之城」,你知道嗎?

北京有一座神秘的「水下之城」,你知道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北京有一座神秘的「水下之城」,你知道嗎?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對話錄》中描述了一個神秘大陸——亞特蘭蒂斯,這是由海神波塞冬統治的一座島嶼,富庶而文明,出產無數的黃金與白銀,所有宮殿都由黃金牆根及白銀牆壁的圍牆所圍繞。在一次大地震後,它在一天一夜之內消失在了海底深處,從此亞特蘭蒂斯成了神秘大陸的代名詞。在今密雲東北密雲水庫的水底,也靜靜地沉睡著這樣一座神秘的「水下之城」——石匣城。

自古有「密石古」三鎮之說

「石匣」之名的由來,明末清初大學者顧炎武的《昌平山水記》有載:「城西平地有石如匣,湥不可斸,故以名。」當地居民在此基礎上演繹出了諸多傳說與故事:古城西門外有一座太平庵,相傳在某年的一天清晨,有人發現廟前的空地上露出一塊半寸高的石片,長約六尺,寬約四尺,呈長方形,並且有稜有角,形狀如匣,故名此地為「石匣」。

古城歷史文脈源遠流長,與密雲縣城、古北口齊名,自古有「密、石、古」三鎮之說。按民國《密雲縣誌》記載,石匣城一帶原為要陽古城所在。要陽縣設置於西漢時期,為漁陽郡都尉治,原治在今河北豐寧縣,東漢時被廢。北魏復置,並將治所內遷至今北京市密雲境內。如記載屬實,則石匣城的歷史可上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期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後,由於古城扼守華北通往東北松遼大平原以及蒙古草原的交通要道,石匣地區的軍事和政治地位顯著上升。那時明朝國力強盛,朱棣數次北伐,蒙古諸部望風遠遁,北部邊疆局勢安定,史載「六師屢出,漠北塵清」。因此石匣地區雖有居民居住,但並未築城。

仁宗宣宗時期,明王朝對蒙政策開始進行調整,北方軍事防線開始收縮。長城的防衛功能受到明王朝的重視,沿長城修築了為數眾多的城、堡、墩、台,並設立了都司、衛、所等軍事建制。石匣地區南有密雲,西北有白馬關,正北有古北口,東北有曹家路,東南有牆子嶺,正西有石塘嶺五個邊關要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石匣不守,密雲難存

石匣古城的修築時間,顧炎武《昌平山水記》、嘉慶《大清一統志》等記載為明弘治十七年,由巡撫洪建忠建造。嘉靖年間《石匣營新建石城記》記載,這一區域「地形平衍,土脈隆厚」,由於「此地東、西、北距邊不(過)五六十里,去京百八十里,殆烽燧之交,而邊邑之藩籬也」。一旦蒙古鐵騎侵入,居民無所守御,因此修築了一座方圓四里左右的土城,並在城內設置了名為「石匣營」的倉場。

明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借口「貢市」不遂,率部侵入古北口,殺掠懷柔、順義吏民無數,明軍一觸即潰,俺答汗長驅入內地,京師震恐。俺答汗在北京城外自由焚掠八日之後,得到明朝通貢的允諾,仍由古北口,循潮河川退去。「諸州縣報所殘掠人畜二百萬」,史稱「庚戌之變」。石匣城正處在俺答汗進出的必經之路上。經此之變,明朝廷認識到石匣土城「累土為之,易於圯嚙剝蝕,則非可恃以為固」。

石匣不守,密雲難存,京師內地更難以安枕。因此嘉靖四十五年,石匣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增改擴建。其最主要的工程即是將石匣城由土城改建為磚石結構的「石城」。改建後的石匣城垣為方形,「周四里二百六十四步三尺」,每面一里左右(明清每里約合576米),各面正中設一門,東門「來曦」,西門「昭遠」,南門「昊瞻」,北門「朔鎮」。北門城樓上建有一座真武廟,廟前有鐘鼓樓。門洞上方懸石匾一塊,上刻「玄天鎖鑰」四個大字。各門建瓮城。石匣城的東、南、北城門與瓮城的門不直通,只有西瓮城門與城門直通。城的四角各建小瓮城,上建角樓;城門瓮城與角瓮城之間再建八座小瓮城。密密麻麻的瓮城、角樓顯示出石匣城鮮明的軍事色彩,成為城市形態最顯著的標誌。

城內隨門設街,因而形成十字街道,分別稱為東、西、南、北大街。另有城隍廟街、順城道等主要街道。衚衕有草場衚衕、後倉衚衕、西頭條衚衕、西二條衚衕、西三條衚衕、西四條衚衕、大東衚衕、小東衚衕、丁家衚衕等。作為區域性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城內還有縣丞署、守備署、游擊署、營房、文廟等建築。城門外有護城河石橋一座。北門外有一座小山名曰「北山」,小山頂上建一座「鎮夷樓」,登樓可以俯瞰全城,因此又叫「看花樓」。新擴建的石匣城,工程浩大,構思精巧,建築奇偉,風格獨特,可謂風水寶地。康熙六十年、乾隆十年、同治十年石匣城又經歷了數次重修。

戚繼光曾駐紮石匣營

石匣城扼守南北交通要道,是北方政治勢力南下的必經之路,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當古北之要衝,九邊協鎮,屏神京之鎖鑰」。為護衛北京的安全,明代不斷調整充實石匣營的指揮力量,先後設協守西路副總兵、副總兵參將、督標左營游擊、東營游擊等官職。其中戚繼光就是駐紮石匣營時間最長的一名高級指揮官。隆慶三年,戚繼光親赴石匣營坐鎮指揮,訓練將士統領兵卒,督建古北囗長城沿線的軍事設施。隨後,戚繼光還在石匣城內建起了帥府,並把駐紮在石匣營的分守參將提升為西路協守副總兵,專門防禦曹家路、古北口、石塘嶺(路)、牆子嶺(路)、白馬關五處關隘,以防蒙古鐵騎南侵。

明隆慶五年,為鞏固石匣營周邊各關口的軍事防禦,戚繼光把石匣營確立為指揮中心,這樣石匣營一可作為保衛密雲的前沿;二可作為邊鎮古北口的後方。為此戚繼光再次調整,在石匣營設副總兵一員、把總十二員,兵額3291名,另有偏箱戰車128輛,火箭車等其他各類戰車16輛;戰馬440匹、騾288頭。

清朝時石匣城內先後設提標前營、中軍守備,設有千總、把總、副將、都司等官職。1933年爆發的長城抗戰古北口戰役中,石匣地區也是重要戰場。1933年5月初,日軍實施「關內作戰計劃」,以古北口為主攻方向。5月13日日軍集中炮火轟擊石匣城,守城的國民黨第25師與日軍巷戰多時,傷亡慘重,石匣城遂陷。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蘇聯紅軍到石匣接受了日軍投降。解放戰爭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圍繞石匣城進行了兩次爭奪。

修建水庫時石匣城入水

戰爭時期石匣城是兵家必爭之地,和平時期,石匣是密雲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修建密雲水庫前,城內軍民千餘戶,4000多口人,大小店鋪、商號100多家,周圍村莊稠密。城內每月以初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初七日、十七日、二十七日為集市,每年春秋季還有幾次廟會。城內外有30多座廟宇,有名的寺廟有西門三官廟、藥王廟、天齊廟;東門慈濟寺、龍王廟、小聖廟;南門圓通庵、白衣庵、三教堂、火神廟;北街城隍廟、十字街關帝廟等。在當地舊俗中,東門為喜門,結婚嫁娶、新官上任等出入東門;西門為水門,刑斬解差等出入西門;南門為火門,求雨出征等事項出入南門;北門為鬼門,祭祀殯葬等出入北門。

1958年修建密雲水庫時,石匣城成為密雲水庫的淹沒區,石匣城內一部分居民搬出石匣鎮,大部分居民遷至北山。石匣城隨著水庫蓄水量升漲,慢慢被淹入水下。遙想當年,新建的城樓傲然聳立,宏偉壯觀,巍峨挺拔。環顧四周,城牆上旌旗刁斗林立,威風凜凜。明遵化巡撫王大用有詩云:「昔人藏劍處,石匣入雲根。萬里妖氛定,千年靈氣存。鬥文能自蔽,霜仞復誰倫。防護憑神力,常留鎮北門」。自明弘治十七年始建,至1958年沒入水底,石匣城經歷了近五百年風雨。乘船至此,石匣古城的輪廓在水波下至今依稀可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如何改寫歷史?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