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車主斥3w元打造北京最強650NK,賽道硬剛川崎650,卻毀於垃圾杜卡迪電噴!

車主斥3w元打造北京最強650NK,賽道硬剛川崎650,卻毀於垃圾杜卡迪電噴!

長文預警,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共3806字,絕對專業

在2013年,國產600街車這個排量,對我來說只有黃龍600和春風650NK可以選擇,聲音和缸數對我來說並不重要,我在乎的還是操控,以及低扭,650NK經過了1年多的市場反饋,我覺得是時候購入了,2013年8月中旬,懷揣著一張銀行卡,直接去提車了。

還好,手機還留有當年的照片。其實當時買這台車,純粹為了有合法的手續,偶爾跑跑山,根本沒有想過天天代步,更沒有想到會花大價錢去改裝,也更沒有想到會拿這麼一台車去賽道練習。

車提回來騎了幾百公里發現,當時原產前剎車基本就是屎,搭配的正新輪胎抓地力就不提了,電噴是DUCATI電子提供的,沒錯就是杜卡迪,不過不是造車的杜卡迪,而是杜卡迪電子,和造車的是兩個公司,春風不用的話,我壓根不知道還有DUCATI的電噴系統。

這個系統2000轉到3000轉很不線性,ECU標定有很大的問題,這和發動機並無關係,如果春風這款逆向研發的發動機能打80分的話,那麼這套電噴只能打40分,嚴重拉低了市區低速駕駛的感受。

當然後來的春風650剎車換為了西互,輪胎換成了馬牌,ECU換成了博世,不過這都不提,今天只說我自己的這一款2013款的650。

既然輪胎不行,剎車不行,首先就是更換輪胎,把原車的前後輪胎換成普利司通S20複合胎,抓地力已經不是問題了。原車側推上泵更換成車力屋直推19磅,手感也有了,力度也加強很多。

剎車卡鉗先不換。排氣換成了億希爾直通,原車排氣的共振也沒了,除了有一些擾民和不環保。

到底還是把卡鉗也換了,車力屋HF6,從原車側二活塞,換成了對四卡鉗,搭配直推上泵,剎車力度手感都提升了一半以上,當然對於輪胎也不滿意,原車160的尺寸太細了,和車身不搭配,原車輪轂裝180又太窄,無奈當時找到了還未上市國賓650的試裝車輪轂,這樣180後輪也上車了,趕緊跑到新港賽車場試試車。

試車結果對於這台車的操控還是感覺不錯的,轉速8000左右最大馬力就出現了,很適合新港這樣的卡丁車賽道,不過還是整車太重了,騎起來最大的問題就是相當耗費體力,S20複合胎,在30多度的時候,因為天熱,加上車重,跑10圈左右的時候,會出現熱衰竭,畢竟不是全熱融。剎車卡鉗也因為是最基礎的車力屋對四,跟隨輪胎一樣也會出現熱衰竭,所以回去打算一併換掉,這就開始這台車的花錢之旅....

前剎車卡鉗,從HF6更換到了HF8,剎車皮也換成了金屬燒結的,開始有點剎車撞牆的力度了。

輪胎也換成了普利司通頂級有花紋R10全熱融,抓地力也提升到隨便壓的地步,不過換來換去,發現了,整車重量是個嚴重的問題,車太重,耗費體力,對於輪胎的磨損,也是個頭疼的問題。

查閱資料,翻閱谷歌,對比車型,發現川崎異獸650的後搖臂,也許可以改到春風650上,因為春風650就是仿造ER6N,而ER6N又和異獸650拉力的主車架一樣,所以別說了,光看對比沒有用,掏件回來弄吧,這一淘配件,一等,漫長的兩個月就過去了....

漫長的等待,終於到了,有一個是我的,另外兩個是其餘650一起要改的。

本著自己改車,不去車行的原則,一切自己動手,開始干吧。

後搖臂部分,全部拆卸完了,現在屬於沒有腿的。

經過一下午的研究,成功的裝車上了,鋁合金搖臂直接減輕了4KG。只有我一個人安裝,具體細節是在沒有時間去拍照,總之就是,既好看,又降低了重量。簡直TM完美啊,我也是北京第一個把異獸650後搖臂,安裝的春風650上的車主。

在等待搖臂的時候,又手痒痒,原車油門行程太大,改了一個大扭油。定了一個全新國賓650白色的後輪。

底排也看膩了,淘寶定做了一根側拍,數據自己測量的,當然是假的AR排氣,不過材料是實打實的鈦合金。折騰是無底洞...

這是更換了假AR排氣的高轉效果。

是的,我又覺得車力屋上泵越看越彆扭,正好認識一個騎2017款ZX-10R的朋友改了一個上泵,我就把他原車的Brembo 16磅上泵收過來了。

不過他原車油壺是透明的,沒有出給我,這個油壺是我後配的Brembo油壺,剎車都換了,索性把上泵的螺絲也換成鈦合金的把,沒想到,這又是一個坑的開始....

有一個小插曲,我後換的山寨AR尺寸太大了,因為直排頭段放炮的問題,把原車頭斷崩裂了,我換了一根原車新的。

既然上泵已經換成Brembo,那乾脆把前剎車卡鉗也換成Brembo算了,既然卡鉗都換了,我為什麼不把原車KYB的後避震,也換成WP那...結果又剁手了。

到貨就迫不及待裝上了,當然還是自己動手,自己改裝,買卡鉗的時候發現還有鈦合金螺絲賣,結果順帶又買了一堆鈦合金螺絲,沒辦法,鈦合金螺絲,買了是會上癮的,真的是太好看了。其實這款Brembo基礎對四,和車力屋HF8的剎車力度沒什麼區別,換它主要還是為了匹配上泵。

裝完了卡鉗,後避震也裝上了。對比原車,這款阻尼,預載都可調,原車只能調節預載。

好吧,我承認,主要還是為了這個WP而買的。

這也算是改完這些東西的定妝照了吧?有沒有發現,其實全車百分之80螺絲,我都換成了鈦合金的,因為兩年多了,原車的螺絲,已經氧化了。

改完了,不能去山裡試車,太危險,照舊新港試試。

因為排氣口徑太大,低扭更差了,好在高轉爆發更順暢,8000-1萬這個轉速一氣呵成,剎車因為上下都更換了Brembo,手感極其細膩。後搖臂和新後避震搭配起來韌性十足,不過後避震需要微調,因為車身後部輕了,感覺後面不太抓地,和輪胎無關。

不過AR排氣使用一段時間發現口徑實在是太大了,低扭損失的極其嚴重,沒辦法又更換了一根億希爾排氣,無窮無盡的折騰啊,新港練完車發現,這根排氣,在過右彎壓的角度太低的時候,會磨到排氣,不過無所謂了,起碼改善了一些低扭。

這台車也參加過金港的活動,放眼望去一水的國外品牌,只有我一台國產車,但是跑的也挺開心。

不過,跑完金港之後發現油門的行程還是太大,無奈,回來買了一套日本ACTIVE的大扭油又改上了,因為沒有對應的改裝件給春風出過,所以過程也是很複雜,一個油門自己改了2天,總算是裝上了,現在的行程特別短。

車改到現在,不跑賽道太浪費了,正巧碰到銳思賽道有活動,那必須要參加了!

不過賽道真的是太費輪胎了。

不是職業車手,只是個人練習技術,比較節約輪胎(錢),一個夏天練車耗費3對輪胎也差不多咯。

正巧又得到一個消息,豪庭有活動「友誼交流賽」,那必須是要報名參加的啊!不過前期準備一定要足。

友誼賽也是比賽,輪胎必須換新的。

機油也一併換了,一直300V,沒變過。

混合跑,我國產650和進口600一個組,還好排位的時候,排到了第二發車。

正賽15圈,在進口車裡,拼到了第三名。這個成績,我自己特別滿意了,車改成這樣,也算給自己個答案了。雖然是友誼賽起碼有獎盃,哈哈。

回來一段時間,跑了這麼多賽道,練習了這麼久,對原車的腳踏和掛擋機構實在不滿意,雖然換了升高腳踏,還是不盡如人意,市面上也沒有春風650能用的升高腳踏,沒辦法了,自己找人做吧,畫圖,找技師做,終於做好了,改裝是無止境的,不過也走到了我和這台車的盡頭。

這麼多年過去了,從當初買車到改裝到練車的興奮,最後被電噴系統折磨到只想賣車,因為真的沒有任何意義了。

2018年3月27日,送走了心血無數的它,所有改件都沒有拆除,打包賣掉了,不是我不喜歡她了,而是,我實在是受不了原車的那套垃圾電噴系統了,其實我有想過改一套ER6N的電噴系統,不過我問自己,還有必要在投入下去么,騎了這麼多年,還沒受夠嗎?

這是國產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大排量街車,我可以忍受它的不足,也可以去忍受它的缺點,不過不能讓這些不足和缺點,讓我們這些買車的車主承擔,這一套電噴我騎到最後,在我油門全關的時候,居然會自己無限的補油到2000-2500轉,可能有些人會說我的節氣門位置感測器開度不對,但是放心,我的節氣門開度感測器,也就是TPS,在油門關閉的時候數值絕對是0。既然是0為什麼會自己把轉速加到2000-2500,而且還是無限重複不掉轉速。我給廠家打過電話,也去過很多次店裡查找問題,更換過ECU,查不出任何問題,一切正常,但就是這樣,很難想像這種癥狀,在低俗行駛的時候是多麼大的煎熬,我相信全國不止我一個車主是這樣,也不止我一個人反饋過,可是廠家就是沒有解決方案,店裡也沒有能力處理這個問題,所以徹底厭倦了,和買車的朋友說明了問題,他也不在乎,最後把車收走了。

總結一下使用維修就是,在這五年的用車當中,洗過兩次車,淋過兩次雨,常年兩個車衣罩著,但是車架的車漆還是會掉,一些焊點,還是會上銹。

發動機水封漏過6次,質保期店內免費更換兩次,不過售後距離我來回80公里,我算了一下,換一次水封,比我油錢都貴,索性之後我都自己更換了。

發動機小鏈張緊器一萬公里無緣無故壞掉,沒有頂氣門,萬幸。

離合器片2萬公里時候更換過一套,正常更換。

可能是機油換的比較勤,賽道練習一次一換。跑街跑山2000公里一換,所以發動機沒有任何問題。

總體來說,這台國產的大排,如果僅限於正常代步跑山的話,它是可以滿足你的,但是你要拿去激烈駕駛,或者賽道練習,它真的不行,畢竟底子在這裡,改的再好,它也是一台國產街車。簡單騎著玩玩就可以了。

最後我想問問春風動力,當年這套電噴系統,你們是怎麼出廠的?這套垃圾DUCATI電噴,怎麼能對得起當年買車的這些車主,電噴垃圾成這樣,也沒有一些相應的對策或者方案,我表示呵呵了,可能國產的大排量,經過了這台春風650NK,我再也不會去碰了。再見國產大排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托家 的精彩文章:

視頻/這個摩托車是又大又白!每個鏡頭都比封面給力!
視頻/跑山季節到了,摩托車極品視聽盛宴!

TAG:摩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