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鮮火槍手血戰哥薩克騎兵?清朝聯軍痛打俄軍!

朝鮮火槍手血戰哥薩克騎兵?清朝聯軍痛打俄軍!

朝鮮王朝在大家印象中一直是一個「武力值」不是很高的國家,其實這也難怪,畢竟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朝鮮王朝就一直是中國忠實的藩屬(清朝興起後,其老大又變成了清朝),基本上沒什麼用武的地方,頂多欺負一下北方的女真部落,打打日本的海盜而已,反正出了大事的時候,有老大罩著,比如1592年和1597年日本兩次侵略朝鮮,朝鮮應付不了後來有明朝幫它掃平。

但是,朝鮮王朝也不是什麼軍隊表現都差,比如壬辰戰爭期間,雖然朝鮮軍總體來說是一敗塗地,搞得「三都守失,八方瓦解」,但在水軍方面,李舜臣還是好好地露了一回臉,而陸軍方面呢?朝鮮軍的弓箭兵也表現不錯。

到了17世紀的時候,朝鮮軍隊中有一個兵種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這就是「火槍手」——鳥銃兵!朝鮮軍的鳥銃是直接從日本人手裡學的(和倭寇作戰的時候朝鮮軍繳獲了不少日本士兵的「鐵炮」),這種武器威力強大,性能穩定。

而在17世紀,朝鮮的火槍手們在一次戰役中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征討俄羅斯!

19世紀之前,朝鮮王朝和俄羅斯可以說是完全沒什麼交界,朝鮮軍和俄軍打什麼呢?呵呵,朝鮮和俄國是沒什麼關係,但中國和俄國可是交上火了。

17世紀40年代開始,俄羅斯的「殖民先鋒隊」——哥薩克人直接進軍到了中國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這些地方當時當然屬於大清王朝的屬地,不過此處由於位置過於偏遠,氣候又惡劣,所以屬於不毛之地,清軍正規統治力量很薄弱,所以沒有擋住俄軍。

當地只有一些少數的土著部落,更糟糕的是,入關之前,建州女真還多次北進征討這些部落,擄掠資源人口,搞得本就實力孱弱的東北土著部落更是受到削弱,而1644年之後,滿洲又是幾乎全族入關,搞得東北空虛,無力抵抗俄軍,而清中央政府暫時還在對付不穩的中國內地局勢,無力抵抗俄國人。

但是,俄國人跑到自己後院里來了,清王朝無疑是不高興的,清朝當然希望將俄國人驅逐出去,但靠自己不行的話,清王朝就想到一個主意——找朝鮮!

這裡說下朝鮮和清朝的關係,從感情上來說朝鮮對清朝是恨之入骨!歷史上女真部落和建州女真多次洗劫朝鮮,雙方是死敵,而之前朝鮮一直又是明朝的屬國,對明朝非常忠誠,根本看不起野蠻的女真人,所以對清朝一直是嗤之以鼻。

但17世紀的時候,明亡清興已成大勢,朝鮮這個小國根本無力逆天改命,1636年,皇太極入侵朝鮮(朝鮮稱「丙子胡亂」),朝鮮被迫成為清朝的屬國,但是這完全是武力強壓的結果,雙方並沒有多少深厚的宗藩情誼。

所以,清朝徵召朝鮮兵作戰,除了軍事需要外,也有試探其忠誠度的意思。

清軍知道朝鮮軍的火銃兵戰力強悍,直接要求朝鮮派這支部隊協助作戰。

1654年(順治十一年,朝鮮孝宗五年)二月,清朝派使者韓巨源來到朝鮮,帶來清朝禮部的咨文:「朝鮮選鳥槍善手一百人,由會寧府聽昂邦章京率領,往征羅禪,以三月初十日到寧古塔。」

突然接到宗主國清朝要求派兵協助作戰,朝鮮王朝君臣是莫名其妙,當時清朝稱呼俄羅斯哥薩克為「羅剎」(當時沙俄探險隊因飢餓,吃人肉,所以起了個這麼恐怖的名稱),但朝鮮人完全不知道「羅剎」是個什麼。

不過,朝鮮並沒有忤逆宗主國命令的意思,同時也希望緩和與清朝的關係,於是在領議政鄭太和的建議下,朝鮮王朝以咸鏡道(朝鮮最東北部,苦寒之地)兵馬虞侯邊岌為將出征!

邊岌率領由100名鳥槍手和52名隨行人員(哨官1名,翻譯2名,旗鼓手、輜重兵48名)組成的隊伍攜帶10日口糧出征。朝鮮軍隊於公元1654年3月26日從會寧出發, 經中國延邊地區通過8天行軍, 到達寧古塔與清軍會和,由清軍會寧府聽昂邦章京帶領,迎戰俄軍。

之後,朝清聯軍從此地坐船向東北方向進發, 從寧古塔出發14天後, 到達日哈地區,在這裡,突然遭遇了370名哥薩克騎兵。

於是,雙方的遭遇戰爆發了。

此時清朝聯軍的兵力是300清軍八旗軍,300名赫哲軍(東北土著兵兵),朝鮮兵100名。

此戰極為激烈,根據多方記載,俄軍傷亡慘重,從哥薩克頭目的戰鬥報告書中可得知, 他的船隊5月6日遭遇到以大炮與火器武裝的清朝軍隊, 雙方在水陸雙線展開戰鬥。沙俄軍由於傷者較多、彈藥不足等原因, 不得不選擇撤退。此後朝鮮軍隊在5月16日從黑龍江撤退。

此戰,朝鮮兵表現勇猛,貢獻巨大且無一傷亡,回朝後受到朝鮮國王表彰,不過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一一開始朝鮮王朝都不知道「羅剎」到底是什麼人,只能跟著清朝一起稱呼其為「羅禪」,牽強附會為中國古籍中記載的堅昆、室韋或靺鞨的遺種。

一直到邊岌在1655年對孝宗表示,對方是西洋人,朝鮮人才知道真相。

這便是第一次「羅禪征伐」。

但是俄國勢力並沒有被徹底驅逐出去,1658年,由於主力在關內清剿南明勢力,東北力量不足,清軍再次向朝鮮要求支援。

1658年(順治十五年,朝鮮孝宗九年)三月,清朝使臣李一先到朝鮮要求糧食兵源,「大國將發兵伐羅禪,饋餉甚難。本國亦當助兵,請自本國,齎五月糧以送。」朝鮮王朝「差北道虞侯申瀏為領將,率哨官二員,鳥銃手二百名,及標下旗鼓手、火丁共六十名,帶三個月糧往待境上」。

這一次朝清聯軍實力更強,造了配有各類型火炮的大船,每隻船上都有朝鮮鳥槍手,可謂相當厲害,此戰清朝聯軍1600餘人對陣500哥薩克(當然俄軍後來也派了支援)。

中朝軍隊乘船入水,炮擊俄艦,後躍上俄艦,短兵相接,3天之內,擊殺俄軍270餘人,俘虜10人,焚毀俄船7隻,俘獲3隻,1隻逃跑,清軍傷亡320人,其中陣亡約90人,朝軍8人陣亡,29人受傷。戰鬥結束後,清政府要求朝鮮軍隊繼續留守,直到八月十三日才回到寧古塔。八月二十七日,申瀏回朝,朝鮮孝宗升他為嘉善大夫。

這是第二次「羅禪征伐」。

對於小小的朝鮮來講,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武功」!朝鮮將羅禪征伐視為霍去病討伐匈奴,1800年左右,朝鮮竟還出現過以羅禪征伐為題材的諺文小說《裴是愰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馬屁有風險,要拍需謹慎!盤點古代那些因拍馬屁而送命的倒霉蛋
大臣們天天逛青樓,氣得明宣宗全國「掃黃」,最後卻全面失敗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