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痛經可不能忍忍挺過去,分清這些癥狀對症調理

痛經可不能忍忍挺過去,分清這些癥狀對症調理

痛經可不能忍忍挺過去,分清這些癥狀對症調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痛經,又稱經行腹痛,是指婦女在經行前後或經行期間出現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伴噁心嘔吐、腰酸及其他不適,甚者可致昏厥的一種病證。它既是獨立的疾患,又是諸多婦科疾病的常見癥狀。

1.痛經的原因

痛經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一般多發生在月經初潮後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已生育的年輕婦女,大多自初潮起即有痛經,通常持續兩天,很少超過3天,又叫功能性痛經。

繼發性痛經由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疾病引起,如盆腔炎症、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頸粘連等引起。常在初潮3年後,大部分在20~28歲後開始出現,又叫器質性痛經。

中醫學認為,痛經屬「經行腹痛」範疇,病因是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等,並與素體、經期、以往痛經前後特殊的生理環境有關,同時與飲食習慣、遺傳因素密切相關。痛經病位在子宮、沖任,與肝、脾、腎三臟密切相關,變化在氣血,表現為痛症,以「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為主要病機。

「不通則痛」可因經期貪涼飲冷,或平素嗜食生冷之品,或冒雨涉水,或久居寒涼濕地,致寒凝胞脈,氣血凝滯;或因長期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血運行受阻;或濕熱之邪侵襲,與血相燔,影響氣血運行,導致氣血運行受阻,胞宮精血流通不暢而痛經。「不榮則痛」,則由素體氣血不足,胞宮失於濡養,或先天腎氣不足、後天脾胃虛弱、多次流產、久病氣血虧虛等,當行經之時,氣血更加虧虛,胞脈失養而出現痛經。

痛經可不能忍忍挺過去,分清這些癥狀對症調理

2.中醫藥治痛經有多種方法

西醫治療痛經主要以非甾體抗炎葯為主,口服避孕藥、鈣離子拮抗藥和β受體激動葯可緩解癥狀。但這些葯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和局限性,且有20%~25%的失敗率。傳統中醫藥在治療痛經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驗豐富,具有不良反應小、有效率高的優勢,包括中藥和針灸等。

3.中藥辨證論治加飲食情志調護

臨床上根據疼痛發生時間、性質辨其虛、實、寒、熱,辨證要抓住痛經發生的時間、部位、性質、疼痛程度以及月經期、量、色、質,兼症、色、脈進行論治,治療上主要以調理沖任氣血為本。常見證型的治療如下:

寒濕凝滯型: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或經期延後,月經量少,經色瘀黯有塊,或畏寒身痛,手足欠溫,面色白,伴有小腹發涼、出冷汗等。

治宜溫經散寒、暖宮止痛。基礎方用溫經湯加減。應注意避風寒,不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要涉水、游泳,不要坐在陰濕寒涼地方。外出時要防止淋雨。

食療方: 姜棗紅糖水、姜棗花椒湯、肉桂當歸生薑羊肉湯、艾葉紅糖湯等。

痛經可不能忍忍挺過去,分清這些癥狀對症調理

氣滯血瘀型:每於經前 1~2 天或月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或伴胸脅乳房脹痛,或月經先後無定期、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後痛減,舌紫黯有瘀點,脈弦,常伴有心煩急躁易怒,經凈疼痛消失。

治宜理氣活血、祛瘀止痛。基礎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護理上要以疏導情緒為主。針對月經期間可能出現煩躁情緒,應消除患者對月經的緊張、恐懼心理,保持情緒穩定,精神舒暢。聆聽歡快音樂及外出散步,分散注意力,以保持情緒穩定。多吃小麥、蔥、蒜、海帶、海藻、蘿蔔、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睡前避免飲茶、咖啡等提神醒腦的飲料。食療可用川芎煮雞蛋、山楂金桔糕等。

濕熱瘀阻型: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脹痛不適,有灼熱感,或痛連腰骶,或平時小腹疼痛,經前加劇;經血量多或經期長,色暗紅,質稠或夾較多黏液;平素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熱起伏,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濡數。治以清熱除濕,化瘀止痛,基礎方用清熱調血湯加減。飲食上避免生冷、油膩性食物。

食療宜清熱除濕,化瘀止痛,可用馬齒莧粥、苡米粥、絲瓜紅糖湯等。

痛經可不能忍忍挺過去,分清這些癥狀對症調理

肝腎虧虛型:經期或經後1天~2天小腹綿綿作痛,伴腰骶酸痛;經色黯淡,量少質稀薄;頭暈耳鳴,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質淡紅,苔薄,脈沉細。治宜益腎養肝,調經止痛。基礎方用調肝湯加味。要注重調攝生活,保證充足睡眠,平時加強體育鍛煉,改善營養狀態。

食療方面,宜滋補肝腎之陰,可用黑豆、雞蛋、米酒同煮而食。

氣血虛弱型:此型多因經期、產後氣血耗傷,血室正開,外邪乘虛而入,以致瘀血滯留。症見小腹綿綿作痛,喜按或小腹墜脹不適,面色蒼白,神疲無力,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等。治宜益氣養血、調經止痛。基礎方用八珍湯加減。患者需要注意保暖,不要勞汗當風,多休息,免勞累。經期盡量不做劇烈活動,注意補充營養。多食補益氣血的食物,如大棗、龍眼肉、淮山藥、各種豆類等。

食療方:黃芪烏骨雞湯、雞肉燉黃芪阿膠、羊肉燉當歸黃芪湯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宜生醫生 的精彩文章:

扒一扒甲亢的病源,才能對症調理

TAG:宜生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