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膽經堵、全身堵」,膽經不通,身體會有六個表現,試試敲膽經

「膽經堵、全身堵」,膽經不通,身體會有六個表現,試試敲膽經

「膽經堵、全身堵」,膽經不通,身體會有六個表現,試試敲膽經。

「足少陽膽經」,是中醫十二經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眼外角出發,一直循行到腳上第四趾附近的「竅陰穴」,基本遍布整個身軀。這還不算,最主要的,「少陽」是身體陽氣出生的部位,根據子午流注學說,經絡血氣每天都得從少陽經開始。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可見,足少陽膽經對身體陽氣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經絡是氣血周流的管道,它的通暢,決定著血氣的流暢,如果它有什麼阻塞,血氣的流轉自然就受到很大影響。因為足少陽膽經是全身陽氣的「始發之地」,就像我們高鐵的始發站一般,它要是有了什麼不通暢的地方,對身體陽氣的影響會怎麼樣?最直接的就是陽氣虛,形成我們現在所說的「陽虛體質」。

所以,如何及時掌握足少陽膽經的通暢程度,對避免出現陽虛是很有意義的。那麼,膽經不通會有哪些表現呢?我認為,大致有如下五個方面:

1、兩肋悶痛:因為「肝膽同源」,膽經郁阻,首先受到影響的是肝經。從而引起肝氣不舒、肝鬱氣滯,從而出現兩肋悶脹,口苦咽干,眼睛發黃等等;

2、關節屈伸不利:因為足少陽膽經遍布我們身體的重要關節,膽經不通,氣血必然會有瘀滯不通,於是頸部、肩部、髖部等大關節都會受到影響,一開始可能只是有點酸乏無力的感覺,慢慢還會出現酸麻軟弱等等,這些都是膽經不通,陽氣不達引起的;

3、乳腺問題:膽經如果有了郁阻,直接影響身體陽氣的生髮;同時,「十一臟皆取決於膽」,所以也會影響肝經的疏泄,出現氣機不暢,肝膽二經不暢通,乳腺的問題也會比較常見;

4、血壓增高:「膽為陽木,肝為陰木」,膽經郁阻,氣鬱久了會化熱,陽木之鬱氣傳至肝經,從而出現肝陽上亢,表現為頭暈目眩、頭昏脹痛,現代科學的血壓增高,基本屬於這類;

5、身體抵抗力下降:因為膽經為「一陽生氣」,它的氣機生髮時辰在午夜,「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膽經不通、氣血出現問題,陽氣的生髮機會受到限制,久而久之就影響到我們身體的正氣,抵抗力下降,經常感冒,一有風吹草動,身體就會出現不適。這些都是陽氣升化受阻的結果,其原因還是膽經不通;

6、上火:膽經不通,雖然影響「一陽生」,陽虛的本源在此。但也不能忽視,膽經不通,也會出現「上火」的跡象。比如煩躁易怒、失眠口苦、口角生瘡等等。俗話說「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因為「膽主決斷」,膽經的淤塞,決斷失常,清陽之氣對大腦的濡養不足,從而出現頭昏脹痛等上火表現;

以上就是膽經不通的六個常見表現,一般來說,如果有了這些表現,就得引起注意了。有什麼簡單易行的方法,在上面那些表象上,快速自我判斷嗎?如果有了上述一兩點表現,我們可以試試這個方法,輔助判斷是否真有膽經不通了:

正常站直,雙手握拳自然下垂,敲擊兩側大腿的風市穴;如果有酸脹的感覺,更能說明膽經有阻塞不通了。

膽經不通怎麼辦?最常用、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敲膽經」。目前流行的敲膽經方法有很多種,以「敲打大腿四個穴位」為最常見。在我看來,那是斷章取義的做法。比較符合經絡學說的「敲膽經」,我認為可以分三個層次來進行:

1、敲打風市穴:這是最簡單的,適合站立位敲打。風市穴的位置很好定位,站立時雙手下垂靠近大腿,中指指尖處就是風市穴。建議雙手握拳,用拳眼中等力度敲打該處即可,以感到稍微的酸脹為止,主要對下肢經氣的流轉有利;

2、敲打陽陵泉:陽陵泉在小腿的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里。適合坐姿敲打。可以用手掌根部緊貼膝關節上端,四指併攏,用中指指尖敲擊陽陵泉,以感到酸脹為度,主要對膽經陽氣的生髮有利;

3、敲打肩井穴:肩井穴在肩膀最頂端,大椎與肩峰連線的中點上。一般用坐姿,手掌攤開,四指併攏,左右手交替用小魚際敲擊對側肩井。對上肢經氣的流轉有改善之功。

上述三層不需要全部都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環境,選擇一兩個方便的即可。

以上,我們介紹了足少陽膽經不通的六種表現,以及敲膽經的三層方法。因為膽經關係到身體陽氣的升發,所以,保證膽經的暢通,對改善陽虛體質是很有益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養生談 的精彩文章:

陽虛體質的人,夏天養護陽氣,做好兩件事,常吃三物
生薑常被我們用來「和胃」,共有六種用法,後兩種少為人知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