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李清照是誰?

她是宋朝的一位女子,她是一位美麗優雅的女子,她更是一位才華絕倫的女子。

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後人更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

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不是虛枉的。

李清照雖然以她的詞名留青史,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人生傳奇故事,她的一生有甜蜜而獨立的愛情,也有生離死別的無奈與痛苦,有家國破亡的顛沛流離,更有堅強求生的人生意志,她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命,去譜寫著名的詞句。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01 年少驚才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1084年,李清照在山東章丘明水鎮出生了,很小的時候母親便過世了,於是便和祖父母一起生活在明水鎮。

李清照十六歲那年,她的父親才把她接到汴京一起生活,父親也許出於對她心懷愧疚於是頗加照顧,非常寵愛。可是李清照離開明水鎮初到汴京,一切都不習慣啊,於是便作了這首《如夢令》懷念以前嬉玩的日子。

當時名家看到這首詞都稱讚不已,誰又知道這是出自一位十六歲的妙齡少女之手呢?

後來,當時名人晁補之大加讚賞道:李家有女初長成,雛鳳清於老鳳聲。

李清照的才華是一種天賦。有一天,她又拿出紙筆,隨手一揮,又來一首千古絕唱《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裳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王國維先生曾說:「人有詩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詩人之境界,惟詩人能感之而能寫之。」「綠肥紅瘦」自是詩人的境界啊。

此詞一問世,名滿汴京,人人都知道李格非家的女兒是一個才女。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02 才女遇情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年不思情。才女的名字便引來了無數的慕名者,趙家公子趙明誠便是其中之一。

有一日,李清照在後花園盪著鞦韆,聽說家裡有客人來。而趙明誠故意往後花園走來,李清照突然撞見,便含羞慌忙跑回內堂,卻懷著心事躲在門後著望著他,一個風神俊朗的少年郎。

過了幾日,她由感而發寫了一首《點絳唇》: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人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可謂是一見鍾情。

傳說趙明誠為了說服自己的父親到李家求親,就說神仙託夢,夢裡他得到了一首詩,其中三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他故意向父親請教。他的父親聽後哈哈大笑,說道:「命中注定,我兒子要娶一個作詞的女子為妻。」

她在最好的年華里,遇到了她最好的良人,而那個人也正好愛著你,那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李清照在十八歲最好的年華里嫁給了愛情。而且兩家是門當戶對,李清照和趙明誠又性情相近,一個是以詞驚艷,一個是以收藏金石而享譽時下的士大夫階層。

婚內生活情趣使然,趙明誠與李清照十分恩愛。買一支頭花,她都能吟來一

首《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知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李清照滿心歡喜地與夫婿過著婚內美滿的生活,她是幸運的,琴瑟和鳴那段時光,她是最快樂的,也是最美好的時光。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03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然而生活,都是由千絲萬絡編織而成的。在充滿詩情畫意的生活中,李清照和趙明誠漸漸與人生中的波折相遇。

1102年,李清照的父親被定罪,被趕出汴京居住,李清照被迫也要離京。新婚夫妻,分離兩地,何其苦悶。兩人都渴望團圓的那一日。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上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作詞表達著相思之苦。他們鴻雁傳書。

半夜醒來枕邊空人,唯有淚千行: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曾。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離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當趙明誠收到此詞以後,深有感懷,做五十首詞送與嬌妻。當時趙明誠的傻氣表白,才引得李清照心中一時的慰寂。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04 才上眉頭,卻上心頭

終於在1106年,李清照的父親得天大赦,他們終於可以回京了。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上回是李清照的父親被貶,如今是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被罷相。1107年3月,趙挺之罷相後便一病不起,不日病逝了。人走茶冷啊,趙挺之的三個兒子也沒了靠山,一一都被貶回青州老家。

是禍亦是福。被貶青州,李清照和趙明誠度過了歲月靜好的十年時光,與煙火相伴,與詩詞相依,與金石相聚。

李清照與趙明誠開始修編《金石錄》,李清照便自號易安居士。她都曾傻傻地想,就這樣在鄉間閑居下來。

「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賭書潑茶,開懷大笑,唯此足矣。」

但在青州的時光里,趙明誠也是時常外出,少則幾天,多則幾月,遍尋各地古玩。趙明誠的即將遠行,趙明誠的遠行許久未歸,她每次只有等待,隱隱約約地表述著。李清照無處訴說的情思都沉澱在詩詞里。

《感懷》: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合至此。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

而且李清照與趙明誠雖然志同道合,可是兩人都一直沒有子息。李清照的愁悶,趙明誠的不甘自己所獲的金石珍寶無人可繼,奈何奈何。

趙明誠於她,是夫妻,是真。志同道合的伉儷,是真。兩人有隔閡,也是真。

李清照心中唯一欣喜,不管隔閡於否,她與趙明誠唯金石上是最好的知音,絕無人可替代。1126年,趙明誠得到白居易手書之《楞嚴經》欣喜若狂。「因上馬疾歸,與君細共賞。」

她越來越喜梅,因梅是高清冰潔的,凌寒獨自開。她越來越喜酒,那是斷腸人自知。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05 國破家亡,情人逝

繁華一世,恍如隔世。

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趙構棄京南渡。更痛心疾首的是,青州變兵,他們夫妻耗盡半後的十餘屋文物,在戰火中化為灰燼,不管兩人如何痛心疾首,卻再也無濟於事。

1129年6月,趙明誠接到調令,任命他為湖州知州。趙明誠於是再赴江寧謝恩。李清照卻在7月底收到趙明成的來信,明誠自道身中疾病。李清照憂心如焚,拋卻一切他的不好,只記他的好。於是,一日行舟三百里趕去和他會合,可是等她趕到時,趙明誠已經藥石無靈了。

李清照對趙明誠之情深意重,終因趙明誠的撒手離世來以回報。

自此,世上留下一個中年女子,沒有子女,失了丈夫,便如浮萍般在這亂世。

李清照為趙明誠的去世大病了一場。

這一年,李清照真正的失去了她的愛情,卻迎來了面臨國破家亡的逃亡生涯。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06 風雨飄遙後半生,倔強地活著

與趙明誠情趣相投,但又分分離離的幾十年歲月是,是李清照的前半後。而自趙明誠走後,李清照獨自一人,為了保護趙明誠所遺留文物書籍,幾經波折,九死一生,以回憶作詞養命,是她的後半生。

為了保存趙明誠留下僅有的一些金石文物,她獨自一個人僱人,行舟,投親,靠友,開始追隨著趙構的路線而去,冒死護送,希望把這一批文物贈給政治體系,以保全文物不在動蕩中被毀。可是往往事與願違,在那個戰火年代,路上困難重重,十幾車金石古玩丟失的丟失,被偷盜的,被騙的被騙,最終所剩不多,最終半生的積累,半生的心血,終是幾乎一無所有。

可悲,可泣!可又奈何?!

是啊,文物不管流落何方,終有歸處,可是她一介飄零女子呢?

相思成災,不管好壞,但世上只有一個趙明誠,那個二十一歲的少年,那個帶她踏雪尋梅作詩,偷扮男裝夜逛相國寺尋古籍,那個潑水賭書的少年已經不在了。

他留下的金石古玩也盡都失去了,只剩下把《金石錄》完成,以留世人,是她唯一能堅持活下去的理由。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07 唯詩、詞、酒相伴一生

幾個春來秋去,已數不清明誠離去的歲月幾何。

中年心事濃似酒,萬般人事不由人。

1132年,李清照追隨宋高宗逃往路線終於到達杭州。自此後二十年,她的生命就在臨安度過了。

李清照老了,沒有孩子,沒有家,更沒有一個真正讀懂她的人。她曾想把自己一身的詞作心得傳授給一個好友的小女,卻換來「才藻非女子事也」一句話。這句話差點擊倒李清照,原來這世上真的沒有幾個人能讀懂她。

李清照父親的寵愛,趙明誠的開明,對於她才華高度評價原來是那麼的珍貴。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這是她六十歲的時候寫的。她一邊對生活仍舊懷抱著激情,猶如十六歲那年,但這一邊現實生活對她的回應是殘酷的,是凄涼與孤獨。她唯有抱著過去美好的回憶,靠詞來養活自己。

少年時,是她是拉著趙明誠踏雪尋梅作詞;中年時,她是顛沛中不忘寄情於詞;老年時,她獨自漫步在他鄉陋室中,轉悠,喝酒,孤寂中作出詞來。晚年,雖然生活凄苦,她仍舊作出無數的佳作,流傳於世。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如今憔悴,風鬢霜鬢,怕主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一切皆在詞中。

李清照的青春歲月時光是多彩的,她是不暗世事的少女。李清照的中年晚年時光是波折辛苦的,卻增加了她生命的厚度,有哪一個這麼有才華的女子曾深深融入到「靖康之恥」歷史洪流中,死死地護著文物追隨著帝蹤,求一處安身立命之所,而又留下了那麼多優美絕倫的詞句?身雖艱苦,但其精神世界卻又是何其的富有啊。

時間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能證明很多東西,也能讓人看透很多東西。

鄭振鐸評價李清照:「她是獨創一格的,她是獨立於一群詞人之中的。她不受別的詞人的什麼影響,別的詞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響。她是太高絕一時了,庸才的作家是絕不能追得上的。」

1155年,72歲的李清照在臨安悄悄地離世。

彷彿恍然間看見少年時期那個明媚的女子回眸對人世間一笑,邊俏笑邊道一句:「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一個美麗的女酒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