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權威報告:特斯拉自動駕駛需大量人為干預 變道能力遠不及人類

美權威報告:特斯拉自動駕駛需大量人為干預 變道能力遠不及人類

騰訊科技訊 5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公司最近更新了自動駕駛儀(Autopilot)軟體,允許某些汽車擁有自動變道能力。特斯拉表示,這是使駕駛變得「更加無縫」的嘗試。然而,美國權威雜誌《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 在對該功能的測試中卻發現了相反的情況:自動駕駛儀不但表現不太好,甚至可能會給司機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

上個月,特斯拉在其承諾升級司機輔助功能包時,增加了Navigation on Autopilot功能。要使用它,司機必須首先打開它,實質上就是允許汽車自己改變車道。司機可以通過使用轉向信號桿、剎車或將方向盤固定在適當的位置,隨時取消正在進行的自動變道功能。

然而在實踐中,《消費者報告》發現Navigate on Autopilot技術遠遠落後於人類駕駛員的技能。該雜誌採訪的幾位執法人員表示,這一功能在沒有留出足夠空間的情況下切斷了司機對汽車的控制,甚至以違反法律的方式超過其他汽車。結果,司機常常不得不阻止系統做出錯誤的決定。

《消費者報告》汽車測試高級總監傑克·費舍爾(Jake Fisher)稱:「該系統的作用應該是幫助司機,但這項技術的部署方式卻起到相反的效果。它似乎不會對剎車燈或轉向信號做出反應,也不能預測其他司機會做什麼,因此,司機必須不斷進行干預。」

儘管特斯拉承諾到明年年底將擁有全自動駕駛技術,但《消費者報告》對Navigate on Autopilot的測試經驗表明,這將需要更長的時間。此外,還有專家稱,自動變道功能顯示了特斯拉目前硬體方面的技術限制。

特斯拉去年年底發布了Navigate on Autopilot功能的原始版本,它為自動駕駛儀增加了許多自動駕駛功能,使汽車保持在車道的中心,並控制其速度,與前面的車輛保持一定的距離。在此之前,《消費者報告》曾對自動駕駛儀的安全問題表示過擔憂。

根據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的數據,在美國發生的至少三起特斯拉汽車致命事故中,都使用了自動駕駛儀。最近一次致命的撞車事故發生在3月份,當時特斯拉Model 3的司機在佛羅里達州撞上了一輛半掛卡車的側面,導致司機死亡。根據NTSB上周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在相撞前10秒,司機啟動了自動駕駛儀。

特斯拉的自我吹噓

在Navigate on Autopilot的第一個版本中,特斯拉表示,該軟體可以引導汽車通過高速公路立交橋和出口,如果司機使用轉向信號或接受屏幕提示,該軟體還可以進行車道轉換。去年11月,當《消費者報告》首次測試這個版本的導航功能時,他們發現,在更複雜的駕駛場景中,它遠遠落後於人類司機的能力。儘管特斯拉聲稱,它將使駕駛「更輕鬆、更愉快、更有趣」。

今年4月3日,特斯拉發布了新版本的Navigate on Autopilot。據特斯拉稱,該版本可以在某些道路上自動改變車道。這一最新版本使司機可以選擇將車道變更的控制權移交給汽車的計算機。對於購買了增強型自動駕駛儀(Enhanced Autopilot)或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ull Self-Driving Capability)的特斯拉車主來說,這是一種軟體更新。儘管名稱如此,但這並不能讓特斯拉的車成為自動駕駛汽車。

如果司機將其打開,當Navigate on Autopilot處於活動狀態時,汽車將自動執行變道,並且將繼續這樣做,直到司機更改設置或關閉自動駕駛儀。只要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儀部分自動化系統處於活躍狀態,並且司機設定了導航目的地,它就能正常工作。要關閉它,司機必須進入車輛觸摸屏上的菜單,並重新啟用車道轉換確認。

當司機第一次禁用變道確認時,會彈出一條警告消息,部分內容是:「這不會使你的車輛自動駕駛。」但是,當系統正在使用時,此彈出窗口不會再次出現。

特斯拉的一位發言人告訴《消費者報告》:「Navigate on Autopilot基於地圖數據、車隊數據和車輛感測器收集的數據。然而,司機有責任在任何時候保持對汽車的控制,包括安全地改變車道。」

《消費者報告》的發現

5月初,《消費者報告》測試的Model 3收到了一份軟體更新,允許Navigate on Autopilot在無需司機確認的情況下即可自動更改車道。他們啟用了這個功能,在幾條橫穿康涅狄格州的高速公路上測試。在這一過程中,多名測試人員報告說,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儀經常以人類司機不會去做的方式改變車道,比如在其他汽車前面突然切入,並在其他車輛右側超車。

特斯拉特別關注的一個領域是,該公司聲稱,這輛車的三個面向後方的攝像頭能夠比普通司機更好地探測到後面快速接近的物體,但《消費者報告》測試人員發現在實踐中情況正好相反。

費舍爾說:「這個系統很難對從後面快速駛來的車輛做出反應。正因為如此,該系統經常會隔斷速度更快的車輛,因為它似乎不會察覺到迎面而來的汽車,直到它相對接近。」

費舍爾指出,併入車道是另一個問題。他說:「在擁擠的交通中,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儀不願並道。但當它準備並道時,它往往會立即剎車,以便與前面的汽車留出空間,然而這對被其阻攔的車輛來說可能是一個粗魯的驚喜。」

《消費者報告》的測試人員經常取消自動駕駛儀啟動的超車決定,通常是通過施加方向力將汽車移回行車道,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是不安全的。

最終,即使是在交通較輕的情況下,其測試人員也發現,系統缺乏對環境的感知,使得駕駛變得不那麼愉快。費舍爾說:「從本質上說,系統做的是簡單的事情,但當事情變得更複雜時,就人類需要干預。」

當被問及該系統的性能時,特斯拉的一位發言人向《消費者報告》介紹了4月3日的一篇公司博客文章。裡面寫道:「通過我們的內部測試和Early Access Program,Navigate on Autopilot已經行駛了80多萬公里,並關閉了車道轉換確認限制。我們的團隊在使用該功能時,會不斷地檢查來自司機接管實例的數據,並發現如果使用得當,Navigate on Autopilot的兩個版本都提供了類似的安全水平。我們還從Early Access Program中的絕大多數司機那裡聽說,他們喜歡在公路旅行和日常通勤中使用這個功能,我們很高興向特斯拉家族的其他成員提供這一選項。」

技術和法律問題

幾個《消費者報告》測試員仔細觀察了Navigate on Autopilot,在一條雙車道分隔的高速公路上啟動右側超車。對此,執法人員確認,這在康涅狄格州被認為是一種「不正當的超車行為」,並可能導致罰單。

這位執法人員證實,Navigate on Autopilot也沒有在超車後返回右側的旅行車道,這也可能導致駕駛違規。特斯拉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司機有責任在任何時候保持對汽車的控制,包括安全地執行車道轉換。」

美國加州聖克拉拉大學法學院專註於交通和自動化的法律教授多蘿西·格蘭西(Dorothy Glancy)稱,確保自動化程序符合交通規則是隨著車輛自動化程度提高而出現的諸多法律問題之一。她說:「我們律師正在研究的一個問題是,自動駕駛車輛是否有義務遵守所有適用該車輛的交通法規。」當不同區域之間存在差異時,即使是在一個州內(例如市區速度限制),這也會變得很棘手。」

格蘭西表示,Navigate on Autopilot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允許司機只需更改一次設置,以便為以後的所有旅行啟用自動變道功能。她說:「有一大堆這樣的車道保持輔助衍生功能,但這個是不同的。」

這使得Navigate on Autopilot距離在公共道路上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原型的功能更近了一步。格蘭西指出,不同之處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有時是在州一級進行的,而Navigate on Autopilot的安全性則不是。

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汽車分析師希夫·帕特爾(Shiv Patel)表示,儘管他認為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方面領先於其他汽車製造商,但該公司目前的硬體可能無法發揮其優勢。他說:「我想說的是,Navigate on Autopilot將會突破目前汽車上的計算機硬體所能達到的上限。」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其他功能將在2020年之前推出,這將需要新的硬體,比如他在今年4月宣布的新的自動駕駛晶元。帕特爾稱:「特斯拉目前的硬體不具備支持完全自動駕駛功能所需的計算能力。」

馬斯克曾說過,購買了完全自動駕駛功能選項的車主將獲得新晶元,作為免費硬體升級的一部分。

《消費者報告》的結論

《消費者報告》的負責宣傳的副總裁大衛·弗里德曼(David Friedman)表示,就目前而言,自動變道功能引發了嚴重的安全擔憂。

他說:「特斯拉正在展示在自動駕駛汽車研發領域不應該做什麼,即發布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系統,而這些系統沒有經過適當的審查。在銷售這些系統之前,應該要求汽車製造商向公眾提供該系統安全的有效證據,比如嚴格的模擬、軌道測試和在現實世界中使用它們的司機的支持。」

最終,自動變道對特斯拉的愛好者來說可能是個有趣的功能,但這一功能並不能為司機提供任何有意義的幫助,而且它肯定不會讓特斯拉汽車「自動駕駛」。

費舍爾稱:「這根本不是一種便利,監控系統比司機自己變換車道要困難得多。使用這個系統就像監控第一次坐在方向盤後面開車的孩子,正如任何家長都知道的那樣,自己開車要方便得多,壓力也小得多。」(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聯想回應斷供華為:系不實消息 未向華為斷供
三星第一季度反超一加;FB聯合創始人稱扎克伯格……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