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考古發現漢代「黃金之墓」,出土冰箱和馬桶,令現代科學無法解釋

考古發現漢代「黃金之墓」,出土冰箱和馬桶,令現代科學無法解釋

黃金是一種質地柔軟、穩定性強的貴金屬,由於其呈現出閃耀奪目的金黃色,外加其出色的抗腐蝕能力,黃金在古代被多國都當作流通貨幣與儲備能源。雖然中國曾經長期盛放青銅時代,但不能忽略黃金在殉葬史上的光輝歲月,尤其是提倡厚葬的戰漢時期,帝王侯爵紛紛往自己的靈魂安息場所最大化地填充黃金飾品。

今天小解為大家講述的考古故事,是關於漢代梁孝王劉武的。劉武是劉邦之孫、漢文帝次子,深受竇太后喜愛,在七國之亂時立下大功,後來還曾試圖搶襲帝位,可見其在世時的位高權重。他的墓葬里埋有豐厚的葬品,更有令考古專家都懷疑人生的「穿越之物」。

劉武墓坐落於河南的芒碭山上,是由一次開山作業意外發現的,這一發現驚艷世界,更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一般的山陵都是用巨石修砌而成,而劉武墓卻是「斬山作廓,穿石為藏」,將芒碭山整體掏空而成的一座大型墓葬。墓道全長96米,寬度32米,總面積612平方米,總容積1367立方米。可以想像,在那個沒有炸藥全靠人工挖鑿的年代,這項工程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

梁孝王墓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石室陵墓,可想而知如此大的空間,其中所埋葬的稀世珍寶必定不計取數。但是可能連劉武都不曾想到,漢朝還未完全滅亡,他的陵寢就被盜了,盜墓者正是三國曹操。

陳琳在討伐曹操的檄文中曾控訴道:「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發傷懷。」《水經註疏》一書中更詳細地記載了數目:「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銀數萬斤。」

書中只是粗略說「數萬斤」,而在其他書籍上這一數字具體為40萬斤,整整40萬斤的黃金被曹操盜掘一空!「洞口蒼茫荊棘生,財寶散盡屍骨寒」,曹操此舉是為了填補軍餉,不是為了收藏古董和奇珍異寶,所以他命令軍隊只拿有用的東西,而那些在當時看似不起眼的玩意兒就原樣留在了墓室。等考古專家再次打開梁孝王墓時,驚喜地發現裡面多了幾件現代化家用電器。

眾所周知,陵墓是為已亡人作起居所用的,所以梁孝王墓幾乎囊括了一切能想到的生活設施:客廳、卧室、糧倉、馬廄、廁所、兵器庫等,還有排水系統。咦?這排水系統是幹嘛的?專家打開墓室的廁所一看,才明白原來這排水系統是為抽水馬桶而準備的!

這一座石制坐便器雕刻精美,底部有沖水所用的導水槽,與現代的抽水馬桶原理相同,有異曲同工之妙。它的出現,讓專家無不擊節稱奇:王莽穿越是為了改變世界,劉武穿越是為了享受生活啊!然而這還不是最詭異的,最令人疑惑的是下面的這個大型冰箱。

準確地稱呼應該叫做「冰窖」,和糧倉相對應,是劉武儲放蔬菜水果和冰塊的。陪葬品不可能是憑空想像的,所以在劉武的實際生活里,冰窖必定也是他的日常配置之一,那麼在漢代是如何保證冰窖始終處於低溫條件的呢?而漢人又是如何製造冰塊的呢?

埋在地下,或藏在水中?或者有更先進的高科技?貌似都不合理。在更多史料被考證之前,這一問題只能是未解之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把六千年前的壺其貌不揚,為何卻成一級國寶?專家:倒杯水試試
最牛「克夫專家」,連克七任老公,卻因這一首詩,變成皇帝寵妃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