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砸下7個億,烏克蘭正在與中國合研航發,或將解決殲20這一短板

砸下7個億,烏克蘭正在與中國合研航發,或將解決殲20這一短板

中國空軍近年來發展迅速,尤其自殲-20問世以來,空軍戰力已經達到全球頂尖,不過殲-20仍有提升空間,而中國戰機也有一個一直困擾我們的短板,不過這塊短板很可能將被徹底解決。

據媒體報道,日前,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總裁博古斯拉耶夫表示,正在與中國開展的航空發動機研製工作,並且準備建立工廠,批量生產中烏合制的航空發動機。

在兩年前,北京航空企業天驕航空便決定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當時承諾了2.5億美元來完成交易,而根據博古斯拉耶夫的說法,目前烏方已經收到了1億美元,也就是近7億人民幣,而砸下這7個億後,中烏雙方決定共同投資建立工廠,目前該工廠已建成一部分。

根據分析,烏克蘭企業之所以尋找中國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烏克蘭對外經濟的調整,烏克蘭馬達西奇急需找到海外市場,而歐洲國家多是與美國進行發動機項目的合作,美國不希望烏克蘭企業與美國產生競爭關係,打開歐洲市場顯然是很困難的。中國的航空與航天產業近年來發展的尤為迅猛,恰好中國急需要使本國的發動機技術得到升級,加上中國與烏克蘭此前就與中國有多次的良好合作記錄,選擇中國合作是最明智的選擇。

發動機對於中國也是必要的,之所以尋求烏克蘭的合作,是因為烏克蘭發動機繼承了前蘇聯的尖端技術,擁有著與美國和俄羅斯相抗衡的實力,而中國的發動機卻一直是一塊短板。

因為美國不會向中國提供發動機技術,俄羅斯對於本國的尖端技術也不會輕易外泄,中國的發動機如果能吸收烏克蘭的技術,那是再好不過的了。馬達西奇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曾為俄羅斯的軍機提供過發動機,這一次的合作對於雙方而言是共贏的。

我們知道,航空發動機是航天器的心臟,對於飛機來說,發動機直接決定了飛機的飛行能力,而對於發動機這一塊,卻一直是中國軍機的「心病」。儘管中國經過多年的努力,自主研發了包括殲-20在內的世界尖端的戰鬥機,但仍然會被外媒拿發動機做文章。

近年來,中國也沒有迴避發動機上的問題,在發動機研發上下足了功夫,拿殲-20來說,在最初給殲-20裝配的發動機是俄制的AL-31發動機,不過該發動機動力不足。而後殲-20又換上了此前為殲-10與殲-11提供動力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的改進版渦扇-10B,不過該發動機畢竟是上一代戰機所使用的。為此,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也專門為殲-20設計了性能更高的渦扇-15「峨眉」發動機,但該發動機問世還沒多久,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通過自行研製發動機,取得了相當寶貴的經驗,因此與烏克蘭航空企業是採取合作研製的方式,而不是照單全買,這也是中國技術進步的表現。通過多年實踐研製的國產發動機,再吸收烏克蘭發動機的技術,殲-20發動機能力不足的這一短板或許將徹底得到解決。(子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號哨所 的精彩文章:

關鍵時刻!一枚火箭彈突襲了美國大使館,火光衝天,大戰一觸即發
四大航空齊聚北京,三個首次創下紀錄,下個月這裡將引全球關注

TAG:一號哨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