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點擊藍字關注,開啟終身學習之旅。

陳懌曾是金融業精英,

女兒出生後成為全職媽媽。

她堅持不雞血、順應興趣,

女兒辰雯2013年考入哈佛大學,

陳懌50歲重歸職場。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女兒在happy的旅行中~)

教育讓孩子成就自己,

而不是失去靈性,

成為失去自我的分奴。

你是不是在默默點頭?但是,當你的孩子不愛看書、學了10個單詞忘了5個、考試前問啥啥不知道……陪作業的你恐怕根本想不到「成就孩子」,只想分分鐘成仙!

如果你也為孩子讀書焦慮過,不妨看看下面這段視頻。

陳懌是常青藤媽媽圈的紅人。不僅因為她漂亮、優雅,更因為她低調、務實、不張揚,頗有藤校的氣質 。

女兒辰雯小時候並不是牛娃,沒有3歲練英文,也沒有什麼特長。藝術和體育都不突出。

但陳懌和老公有一個共同愛好:喜歡看書。就像西方一些中產家庭一樣,他們每周會帶著女兒到書店,泡在那裡看書;一家人很少看電視,特別是連續劇。

夫妻兩個還堅持給孩子念書,尤其是媽媽陳懌,在女兒出生後不久,她就離開金融崗位,成了一名全職陪讀媽媽。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左:50歲青春依舊的媽媽;右:喜歡街拍的女兒)

讀了大學放棄金飯碗,不糾結么?

陳懌說:女兒從北京芳草地小學,到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從小到大學的內容跟自己小時候太不一樣了。感覺好像發現了新大陸,很有意思、有啟發。作為媽媽,她真是滿懷熱情的跟著女兒一起學習,學到了很多東西。

女兒考上哈佛之後,陳懌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她希望成為女兒的榜樣,一個在精神上可以平等交流和信賴的夥伴,而不是整天嘮嘮叨叨、跟不上時代的媽媽。

因為陪伴女兒成長的經歷,50歲的陳懌決定投身教育行業。正好朋友的Nancy Friends教育諮詢公司需要人,希望她到上海來。

陳懌二話沒說,拎著箱子就從北京搬到了上海,開始了租房上班的生活。

彼時彼刻,女兒也從哈佛畢業搬到了倫敦,開啟新的生活旅程。母女二人都成了新移民,在全新的城市裡繼續學習、捕捉靈感。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問:如果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

陳懌: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喜歡聽故事。

父母需要投入一些時間,陪伴他們進入故事的世界。

有的孩子長大一點,不喜歡自己看書怎麼辦?我觀察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書的難度加大了,不再局限於故事書,可能沒有很強的趣味性。這時候父母可以和他一起,帶她一段時間,等她養成習慣了,就可以獨立閱讀了。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問:如何培養孩子讀英文書?辰雯上了什麼輔導班?

陳懌:辰雯並沒有很早學英文,小時候就是看看迪斯尼的英文卡通片。到了小學二年級,我沿用學習母語的方法,給她請了一位外教,每天到家裡來陪她讀英文書。剛開始的半年裡,兩人幾乎沒什麼話,辰雯也聽不懂對方,兩個人就靠畫畫交流。

這時候真的很考驗家長,因為學費蠻貴的,而且你幾乎看不到什麼進步。但是,我決定咬牙堅持。現在回過頭看,堅持是對的!孩子學任何語言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就像學母語一樣,你不能一開始就強迫嬰兒識字,讓她一天必須記住幾個單詞。

我們從來沒有這樣強求過孩子。有一段時間孩子是沒有進步的,但是過一段時間,突然有一天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重在耐心、堅持和積累。

陳懌採訪節選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家長是她的一片土壤。「玉不雕不成器」?不是這樣的。

我們不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雕琢改變一個孩子,而是要給她一片土壤,讓她成長為她自己最好的樣子。

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

愛上閱讀的辰雯,也喜歡寫一些小文章。

陳懌發現女兒的興趣,就開始為孩子尋找合適的平台。

很多父母會按照自己的思路,給孩子規劃興趣特長。但陳懌沒這麼做。辰雯小時候沒有學習「別人家孩子」熱衷的鋼琴、繪畫等等,也沒有為了升學刷技能、拼課外班。

陳懌按照孩子自己的節奏,給她找到一個採訪和寫作、並鍛煉溝通能力的機會:《北京青年報》旗下的北京市中學生通訊社。

這個社團有30多年歷史,辰雯在那裡跟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合作,一起採訪世博會、中網等等大型活動,鍛煉了批判性思考、團隊合作、組織和領導的能力。

這些能力,恰恰是美國大學看中的。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 辰雯回到學通社演講~)

因為加入學通社,辰雯從七年計劃開始,就開始體驗職業記者的工作了。

面試哈佛大學的時候,她很自然用記者的批判精神,跟兩位面試官爭執辯論。後來面試官說:辰雯是我們這次見到的唯一一個敢於跟我們以相反意見爭論的孩子。

接觸了一批美國名校之後,陳懌說,其實學校看中的並不是你做了什麼事情、獲過什麼獎,而是你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什麼,成為了什麼樣的人。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拿到夢想學校的錄取通知,好開心!)

哈佛校長福斯特2015年清華大學演講節選

「每年,我都會告訴剛入學的哈佛一年級本科生,他們擁有的能力,不能用考試高分或成績排名來衡量。

他們被選中,不是因為過去的輝煌成就,而是因為未來的創造潛力;不是因為已有的知識,而是因為即將施展的想像力。」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自信的辰雯,在哈佛的梯台走秀)

喜歡講故事的辰雯,還喜歡演戲。

在申請哈佛大學的自我陳述裡面,辰雯寫了每年在學校年度大戲裡面,扮演丑角的故事。

陳懌問她:你為什麼喜歡演丑角啊?

辰雯說:因為演好的人物都是差不多的,他們要麼勇敢善良、要麼聰明美麗。但是每個丑角都是不同的:潑婦、書獃子、精神病……他們豐富多樣。你會去思考:他們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性格?他們內心經歷過什麼?怎麼樣能夠幫助到他們?

辰雯的這些思考,不僅打動了哈佛大學的招生官,也幫助她在哈佛大學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女兒對陳懌說:「面對任何人,你應該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為什麼是這樣的?為什麼會這麼想?不要總是抱怨別人。這樣才更能夠溝通順暢,更能交到好朋友。」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辰雯的哈佛死黨們! 有意思么?

來一道填空題:白雪公主和【……】

哈佛校長福斯特2016畢業典禮演講節選

「開啟與他人的對話,傾聽他人的故事。」

「只有意識到,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我們才能想像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你要問的不是『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是『我能解決什麼問題?』」

「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為它讓你坐立不安,它強迫你不斷重新認識我們自己和我們周遭的世界,並不斷去改變。」

「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並不意味著只關注我們自己。講故事是與他人對話,藉此探究不同的思維方式。」

問:哈佛大學錄取的學生,有什麼共性?

陳懌:哈佛大學特別喜歡有社會責任感的孩子。這些孩子看到社會不美好的事情時,覺得自己有義務、有責任去解決這個事情,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哈佛畢業的很多孩子並不張揚。因為在那裡讀書,她們真的體會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見識到很多厲害的同齡人。在這個環境里,人會變得非常謙虛,虛心向周圍的人學習,也更願意幫助更多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成就一個更好的世界。

哈佛校長福斯特2015年畢業典禮演講節選

1884年,我的前輩Charles William Eliot 校長談到研究約翰·哈佛——這位冠名了這所大學的人——波瀾壯闊的一生帶來的啟發。

Eliot 校長說:「他(約翰·哈佛)會告訴人們善行會流芳百世,會以超越所有計量方式的速度和規模繁衍。在這個教育花園裡播下的種子,會發出喜悅和永遠新鮮的能量,年年花開;隨著時光流轉,在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花繁葉茂。」

??不雞血把女兒送進哈佛,50歲全職媽重返職場,她如何成就自己和孩子……

(美麗的哈佛大學,永遠留在母女的鏡頭和記憶裡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