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球獎金最高的藝術獎授予兩位年輕藝術家,其中一位來自中國

全球獎金最高的藝術獎授予兩位年輕藝術家,其中一位來自中國

全球獎金最高的藝術獎授予兩位年輕藝術家,其中一位來自中國

5 月 21 日,日本野村控股公司主辦的「野村新銳藝術家獎」首屆頒獎典禮在京都東福寺舉行,該獎授予中國藝術家程然和美國藝術家卡梅隆·羅蘭(Cameron Rowland)。兩位獲獎者分別獲得 10 萬美元現金獎勵,獎金用途不限。該獎項由獨立的國際評審團選出,旨在表彰並支持尚處於職業生涯初期, 卻已出類拔萃的藝術家。

「野村新銳藝術家獎」的評審團成員包括:香港 M+ 視覺文化博物館副館長兼總策展人鄭道煉、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藝術總監長谷川祐子、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 Max Hollein、英國藝術委員會主席 Nicholas Serota、羅伯特·勞申伯格基金會執行總監 Kathy Halbreich,和蘇富比藝術分部主席 Allan Schwartzman 等。

另,首位「野村藝術獎」得主也將由同一評審團選出,並於今年 10 月在上海舉辦的頒獎典禮上宣布。該獎將每年給予一位完成大量具有重要文化意義作品的藝術家 100 萬美元獎金。根據 artnews 今年 3 月的匯總整理,這個獎項是目前世界上獎金金額最大的藝術獎項。

評委會的 Kathy Halbreich 稱「野村新銳藝術家獎」的兩位獲獎者藝術家為「擁有遠大目標、超凡智慧雄心,和對當今瞬息萬變的世界保持高度敏銳的藝術家」。

程然

1981 年生於內蒙古的程然,目前生活和工作在杭州。 自 2005 年以來,程然一直在創作影片和視頻作品,這些作品吸收了中西方文學、詩歌、電影和視覺文化,致力於探討複雜且敏感的精神狀態,文化差異、社會地位和存在主義等議題。而在他的影片中,常常沒有完整情節的故事敘述,著重突出個人情緒。

2017 年,程然在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個展,展出了他的多頻錄像裝置作品《狂人日記》。他以 15 個日記式的視頻碎片,拼湊出了紐約帶給他的異國感受————停留在曼哈頓大街小巷和巨大城市投影之間的迷失感,或是一種猶如「瘋人」腦海中的令人難解的迷惑感。他在展覽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用)大量的錄像去講,也許這只是狂人的一個幻想,也許狂人就是我自己。」

《狂人日記》系列還有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和香港系列。

在香港系列中,他以頻繁出現在香港上空的「麻鷹」和在被遺棄的「唐狗」(土狗、流浪狗)這兩個具城市符號的動物的視角來敘述他們的城市見聞,表達出城市居住者的命運與他們所在這個真實的城市環境之間的微妙關係。靈感來自於他在香港期間,發現這兩種動物在香港常見但容易被忽視,於是想用兩種動物的視角,「不再是第三方,而是第四方的角度,不再是對錯是非的關係,完全是我們世界之外的旁觀者角度」來訴說。

而《狂人日記——耶路撒冷:中國病人》源自他參加以色列 outset 駐留項目時的思考。他在錄像局的講座中表示,自己在耶路撒冷的時候,「整個人不太舒服,腦子混亂,整個人處於非常恍惚的狀態」,於是選擇「用自己身體上的一個癥狀,去對應到這個城市」。片中呈現的「藍色皮膚的病人,在某一天突然會說希伯來語,以詩歌的形式,用我自己的一些病症去隱喻這個城市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

全球獎金最高的藝術獎授予兩位年輕藝術家,其中一位來自中國

《狂人日記》2016 - 2017,狂人日記·耶路撒冷 截幀之九,來自 galerieursmeile

他的另一個代表作《奇蹟尋蹤》是一部 9 小時的自由電影,虛構了三起真實的神秘失蹤事件背後的故事。其中包括:1924 年預備登頂珠穆朗瑪峰時失蹤的英國探險家 George Mallory;1975 年,藝術家 Bas Jan Ader 在一次名為《尋找奇蹟》的藝術項目中穿越大西洋時失蹤;2010 年中國「魯榮漁 2682」號漁船 6 人失蹤。程然在片中組成了一個平行發展的敘述,訴說探險懸案,同時探討自由、自主及歷史等議題。他認為,這部片子是基本按照詩的想法在拍,在故事的基礎上,「變化的是大量的鏡頭、關於人本身、語言、風景、人的狀態、探索與求生,或者僅僅是個人內心世界。」

在拍攝的最初,他就設定了 9 個小時的時長,但是對於觀影者,他認為沒有必要非得看完整部,他在雅昌的採訪中表示:「重要的是你到底想不想去看一些這部分,偶爾一兩個鏡頭,也可以帶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給每個人……它變得像一首詩,或者一種氣氛,它有不同的方式去存在。」

點擊這裡,查看更多程然作品。

Cameron Rowland

生於 1988 年的美國藝術家 Cameron Rowland,目前在紐約生活和工作。他被稱為概念藝術家,他時常以現有的物件進行文化批評,常突出社會道德方面的缺陷,包括監獄勞動世界,以及經濟和種族不平等。

2014 年, Cameron 在 ESSEX STREET 畫廊舉辦了他的第一個名為「誘餌公司」(Bait, Inc)的展覽。在這次個展上, Cameron 展示了一系列既已發現又已製造的物品,所有這些物品都被用於一個目的:以某種方式引起人們對社會不公的關注。

2014 年至 2015 年的系列攝影作品 Handpunch描繪了一種生物打卡鐘,它可以讀取員工的手。文字配以:「在員工時間是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的企業中,時鐘打卡確保了工時。由 Schlage(美國鎖業公司)製造的這款掌紋儀,利用員工右手的生物特徵來抑制假工時。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使之取代了攝影,成為了一種更優的犯罪度量。」

全球獎金最高的藝術獎授予兩位年輕藝術家,其中一位來自中國

Cameron Rowland,HandpunchPhotograph,14 x 10.16 inches (35.56 x 25.81 cm),Edition of 5 plus II AP,來自ESSEX STREET 畫廊

2016年, Cameron 在紐約 Artists Space 舉辦了名為 91020000的展覽,展覽名稱來自由紐約州懲教署下屬的 Corcraft 機構為客戶分配的客戶編號。Corcraft 負責監管囚犯的工作,並將他們製作的產品銷售給公共機構和國家資助的慈善組織。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Artists Space 有資格購買,展覽中的三件作品直接從州監獄購得。

展覽作品 New York State Unified Court System(2016),展示了四個木製的法院長椅。圖片解釋說,「在紐約達奇斯縣的一個最高安全級別的監獄裡,囚犯們在建造全州法庭使用的長凳」。

全球獎金最高的藝術獎授予兩位年輕藝術家,其中一位來自中國

Cameron Rowland,New York State Unified Court System, 2016,Oak wood, distributed by Corcraft,來自ESSEX STREET 畫廊

展覽的文字以美國憲法第 13 修正案開篇。1865 年,憲法第 13 修正案廢除了奴隸制。Cameron 仔細閱讀了《紐約懲教法》、美國司法部公布的統計數據和有關美國監獄體系的文章,用四頁、單間距頁的篇幅和 28 個腳註,闡述了美國監獄勞動是奴隸制延伸的觀點。他的文字記錄了過去 50 年美國監禁率的急劇上升,以及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即黑人最終入獄的可能性是白人的 5 倍以上。

Widewalls 網站稱Rowland「有點像 21 世紀版的杜尚」,「他拿起一些實際應用的物品,並以一種賦予它們全新身份的方式使用它們」。

題圖為程然《狂人日記-信鴿》的視頻截圖,來自 galerieursmei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Cover:《紐約客》人類觀察,網紅戰爭的背後是什麼?
這個用拉伸材料做的頭盔,還能幫你呼叫救護車|這個設計了不起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