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落幕,原著還值得繼續期待嗎?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落幕,原著還值得繼續期待嗎?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剛剛播完最後一集,這部九年來牽動著眾多觀眾心弦的奇幻史詩傳奇終於落下帷幕,可是它呈現的終局卻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而作為不幸掉坑喬治·R·R·馬丁的原著《冰與火之歌》的同仁們,恐怕像在下一樣:前五季劇透一時爽,後三季全家火葬場。最悲慘的莫過於,要在已經被DD(編劇David Benioff和D.B.Weiss)胡七八糟「劇透」過以後,還拳拳企盼著馬丁或許能寫出不一樣的終局。

可以說,《權力的遊戲》最終季無論引起多大爭議,有一點是必須承認的:它讓更多人加入了注視著喬治·R·R·馬丁的催稿大軍。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落幕,原著還值得繼續期待嗎?

最終季之鍋誰該背?

確實最終季的導演、攝影、表演、剪輯、音樂、聲效以及特效,仍然維持著高水準,甚至個別還有令人驚艷的突破,然而這一切都無法彌補劇本縱橫交錯的深淵裂谷。

這一季里,所有的人物都變成了編劇操縱的木偶,屬於他們的人物弧光斷裂了,只管照著設置好的劇情節點橫衝直撞,動機、邏輯都不重要,似乎終極推動力就是體量有限趕時間。

可以說,網友們對編劇DD二人的仇恨,已經遠遠超過了寄刀片的程度——然而這並不影響DD成為贏家,他們已經準備繼續去禍害星戰粉了。

就在今年三月,最終季開播之前,馬丁在接受《滾石》採訪承認說:「終局的一些核心節點我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告知他們。」

這就造成了一種超文本的意外:一個故事由一位講述者在一個媒介上展開講述,其後卻由不同的講述者在另一種媒介上完成收尾。關於馬丁是否有義務完成《冰與火之歌》的爭論是沒什麼意義的,基於在下對拖延症的深刻體會,很有可能最終季就是我們能夠得到的這個故事的唯一一版官方結局。

我們至少可以確認:龍媽最後完成瘋王未竟之志,用血與火澆灌君臨城,以及最後死於囧恩之手,確實是在馬丁的終局計劃之內的。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落幕,原著還值得繼續期待嗎?

這一季里,龍媽墮入黑暗面引起了觀眾最大的爭議,但這一筆無疑是來自馬丁的構思,無論多麼令人不願接受,這條人物弧光的收尾確實是符合整個故事的主題和基調的,無論是劇集還是原著小說。而對這樣一個構築於傾覆與毀滅的故事來說,君臨屠城確實是最合理的高潮重擊。

但不可否認的是,劇集對龍媽的人物轉變過程的呈現確實令人髮指。

《權力的遊戲》主創們在這一季里,尤其明顯地關注高潮節點和宏大場面,卻忽略了人物和劇情的發展,前幾季中那些令人動容印象深刻的表演和精彩絕倫的劇情展開,在這裡卻更多是令人費解的行動邏輯和莫名其妙的情節設置。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落幕,原著還值得繼續期待嗎?

在原著粉看來,如果馬丁及時寫完了小說,最終季絕不可能是這副模樣——如果是由馬丁來描繪龍媽的最終轉變(如果他真有寫到這裡的一天),一定會更加細緻完整,更加令人信服。

畢竟目前來看,確實當劇集第六季趕上了原著劇情後,水平就開始下滑,而馬丁本人實際上在第五季之後就不再參與劇集的創作,並再三聲稱「與他無關」,完全是編劇們靠著他留下的一些提要自行創作。但是DD兩位編劇,與馬丁的功力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尤其在最終季里,他們給你一個小時say hello,一個小時聊天扯淡,一個小時接受龍媽果然是瘋王之女,最後四集里,搞定兩場大戰兩條龍三個BOSS,效率之高令人無法呼吸。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落幕,原著還值得繼續期待嗎?

在這兩位編劇手中,所有人物都失去了自由,淪為他們推進劇情的工具。跳躍式直奔目標的發展,令觀眾感到自己熟悉的人物徹底崩壞。甚至之前買下的伏筆也被丟棄,讓部分人物成為一個意義不明的符號。

DD兩位編劇似乎從沒考慮到角色這樣發展是否合理,總之只想快點結束,然後把一切角色塑造精簡濃縮成四個字——早有伏筆。好像這樣就能把鍋全甩給馬丁。

儘管馬丁承認故事的大綱不會動搖,但他肯定會以不同於聚集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的後續,因為作為整個維斯特洛的造物主,他創造並設計了所有的細節,卻並沒有去試圖操縱他創造的人物,因為在他筆下的故事所講述的並非一個個事件,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在馬丁的故事裡,讀者很難判定誰是主角,誰是配角。所有人都有自己完整的動機、訴求和行動線,有清晰可見合情合理的人物弧光,並在自己的故事線中成長發展。

馬丁自己就說過:當他創造這些角色以後,故事就會按照人物自己可能有的選擇來推演,而不是創作一個既定的程式來操縱他們的行動。

馬丁目前正努力創作這部宏大七部曲的第六部小說《凜冬的寒風》,儘管距離上一本《魔龍的狂舞》已經過去了八年,依然尚未完成……

原著是否還值得等待?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落幕,原著還值得繼續期待嗎?

確實,劇集「劇透」了原著後續的大事件,以及個別人物的命運,DD兩位編劇雖然有他們天馬行空的發揮創作,至少對馬丁給出的主線提要還是勉強尊重了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原著接下來兩部小說的發展會與劇集一致:

首先,很多事件發生的情境和展開的情節會截然不同。比如馬丁就曾表示小說中Hodor的身世背景會在截然不同的情境下揭示。

其次,馬丁在劇集製作期間,或許尚未對眾多的人物和故事線有清晰完整的構思。這也是為什麼他並沒有為劇集主創,提供更多主線之外的故事線和人物命運提示。

再者,編劇們確實對原著進行了大量的改編工作。他們甚至乾淨徹底地砍掉了一些對主線至關重要的支線和人物(比如石心夫人和伊耿六世),並做了許多合併和精簡。所以,儘管有馬丁留下的潦草藍圖,但是編劇們確實還是將「他們的劇集」導往了不同的方向。

最後,根據目前尚未完成的《凜冬的寒風》一書已經在網上流出的,有著(包括馬丁本人在內的)可靠來源的試閱章節來看,例如描繪彌林之戰的五章,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小說情節的展開、人物的發展同劇集存在相當大的區別。

所以,儘管在商業利益和創作壓力的迫切需求下,人們提前從馬丁腦子裡挖出了故事的結局,儘管劇集或許「劇透」了一些重大的事件和部分人物的命運,但這並不影響馬丁以自己的方式去講完這個故事,並不影響原著《冰與火之歌》的可看性。

畢竟,劇透最令人腹誹的一點,就是直觀呈現故事大綱。所有的人物都是為了完成事件而行動,他們自己的行動邏輯和內在的情感邏輯,都是為了達成這一目的而被從完整的線條變成了斷裂的節點。這與馬丁的創作習慣迥然不同。

比如劇集中龍媽的隕落,將本應通過第一視角來著重描述刻畫的內在邏輯、情感邏輯的演變過程,潦草數筆成就了一個抽象的人物扭曲崩潰過程,讓人從邏輯上無法信服,情感上無法共情,連其本身的沉重也變得輕浮,更不用提囧恩殺死她的決意和布蘭繼承王位的無奈……在編劇的故事裡我們看不到熟悉的那些人,只看到令人瞠目結舌一連串結果。

至少,在原著小說里,讀者能夠通過真正走進人物的內心。

被「劇透」並不可怕,因為這個發生在維斯特洛的故事,有著許多比「後來發生了什麼」更令人著迷的東西。而這也正是馬丁的成功之處。而且,原著小說還有大把劇集中提都沒提過的人和事,單是把這些「劇集中不存在的人物」的故事線收束起來,就是一項大工程。更不用說那些預言、謎題和深藏的伏筆,都依然等待著馬丁自己來一一揭示。

馬丁曾將劇集比作原著的平行宇宙,儘管在一些重要的時間點上它們會保持一致,單是每一個細微差異點引發的蝴蝶效應,都會令這個平行宇宙變得愈加不同。

「如果非要問我『劇集是否會劇透原著』,我只能回答『會也不會』,然後再嘮叨一遍蝴蝶效應之類的,」馬丁曾在2016年的LJ里寫道:「那些可愛的小蝴蝶早已變成了龐然巨龍。」

不論劇集最終季如何,(除了編劇)主創團隊還是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尤其演員們的表演都是可圈可點的,不論結局如何總算是讓這些人物與劇集粉作了別;更不用說冰火之戰的呈現,壯觀,震撼,不負史上最貴劇集的稱號,相信一段時間裡都難有超越。

而且必須得承認,用73集的體量,講述這樣一個融匯了眾多人物跌宕起伏命運的奇幻史詩傳奇,實在是相當艱巨的任務。

必須要感謝他們,能夠讓許多人有機會走進那個冰與火的世界。

也要感謝馬丁,創造了那個世界和那些人,並依然譜寫著《冰與火之歌》。

遊戲落幕,長歌未歇。

撰文:納西里安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落幕,原著還值得繼續期待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LLEMEN睿士 的精彩文章:

不會攝影的演員,不是好的美鞋博主
地表最強球鞋展來襲——Sneaker Con West Bund今天拉開帷幕!

TAG:ELLEMEN睿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