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天才戰神霍去病青年早逝,死因為何《史記》隻字不提?

一代天才戰神霍去病青年早逝,死因為何《史記》隻字不提?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擔得起美人二字者很多人張口就能說:妲己、貂蟬、王昭君、楊玉環、西施等,幾乎沒有哪位得善終,讓世人見到了年老色衰的樣子,她們的模樣一如年輕時描繪的初見,印刻在我們的腦海。戰功赫赫的將軍們也如美人般,垂垂老矣、衰弱無力的樣子看著讓人心疼,所以名將的暮年不看為好。因而青年早逝的一代天才戰神霍去病某些方面看來是幸運的,起碼他在我們的記憶里永遠沒有衰老,永遠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關於他青年早逝的原因,司馬遷老先生所著述的《史記》為何隻字不提?難道大漢王朝赫赫有名的帝國雙璧之一的霍去病不夠資格他花筆墨寫寫、探討其死因嗎?

霍去病的人生真正開始在西漢元朔六年,漢武帝授予他驃姚校尉,在此之前天子劉徹親自教導過他弓馬騎射、兵法策略,霍去病自詡天子門生也是可以無礙的。霍去病性格是沉默寡言的,做事有膽識氣魄,敢說敢做,敢作敢當,劉徹常常護著他。

霍去病是天賦名將,沒接受什麼正規訓練,打仗不按章法來,幾乎沒人能判斷出他下一步要做什麼。古之名將如孫子吳起,劉徹專門找來其兵法想好好教導教導霍去病。人嘛,總喜歡做別人的老師,身為皇帝的劉徹也不例外。霍去病能以自己教導的兵法上陣殺敵,也是人生一大樂事,相當於自己也上戰場了,驗證了自己不是皇帝,也能當上位大將軍。沒想到,霍去病很不給劉徹面子,一句「打仗看形勢戰略就行,不必學習古代兵法」,懟的劉徹啞口無言。

霍去病說的沒錯,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就行,非要按古人兵法打仗幹嘛。不過這道理很簡單,卻沒幾個做到霍去病這種境界,取得他那樣的成就,開國領袖毛主席絕對算一個。霍去病六擊匈奴,斬殺俘虜敵軍達十一萬之眾,開拓河西酒泉等地,部屬因功封侯者六人,他自己本人被天子四次加封,共受食邑一萬五千一百戶。這食邑是尋常列侯的數十倍。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二十四歲。《史記》記載: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不僅如此《漢書》記載:去病薨。上悼之,發玄甲,陳自長安至茂陵。謚之並「武」與「廣地」曰「景桓侯」。沒有理由,僅兩字「卒」和「薨」,死因如何一概不知。

不僅如此,「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愛之,幸其壯而將之。居六歲,元封元年,嬗卒,謚哀侯。無子,絕,國除。」霍去病青年早逝留下唯一血脈霍嬗,生母未嘗聞,霍嬗襲冠軍侯爵位,為侍中(天子近臣),劉徹十分鐘愛,有意將他培養成下一個霍去病。

元封元年,劉徹登泰山封禪,霍嬗無故暴卒,天子下詔徹查沒發現什麼,但仍然殺了不少人。霍嬗死時絕不超過十歲。這讓我們不得不帶著深深的惡意揣測:霍去病霍嬗父子倆的死是有預謀,是被人害的。能征善戰、沙場摸爬滾打的青年將軍,因病而死?就算是因病而死,司馬遷為何三緘其口就是不肯說一下。另外,難道其子霍嬗也是病死?還是突發性的。

關於《史記》和《漢書》的做法,有人提出兩個猜測,要麼是兩書作者對霍去病死因一概不知,所以為保證真實性就不寫了,要麼是兩書作者大概知道,但是不能提。我們在這主要提提後者說法,漢武帝在霍去病崛起後,立刻選擇了「尊霍去衛」,史書有明確記載。霍去病父子是不是被衛氏功勛集團的人下毒暗害了?衛青對此事可能不太清楚(按他的生平事迹來看,他一定不會同意這樣的做法),是他的部屬擅作主張做的此事,因為霍去病的崛起已經威脅到衛氏功勛集團的生存。

而霍去病和衛青去世後,襲爵長平侯的衛青長子衛伉因矯詔被除爵,衛伉當時最多不超過20歲,有何能力有何想法要矯詔做什麼事?其中一定另有隱情。已經過去千年,霍去病因何而死恐怕不會有人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這兩兄弟為秦朝立下不世功績,最終冤枉而死,司馬遷卻評罪有應得
槍擊李鴻章、讓日本白白損失一億白銀的憤青,最後結局怎樣?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