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封面 流傳最廣的送別詩,還被譜成曲,成了著名的十大古琴曲之一

封面 流傳最廣的送別詩,還被譜成曲,成了著名的十大古琴曲之一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出門遠行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周期之長,不確定因素之多,這些都直接影響著行程。所以,「出門」就成了一件特別大的事情。親朋遠行,送禮物會吃完,會用掉,送詩卻能保存下來,常憶常新。所以,一部《全唐詩》,贈別詩佔了很大比例。還有一點就是,送詩沒有經濟壓力,唯一考驗的就是才華。

今天我們就欣賞盛唐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王維的「才華」能不能經得住「考驗」。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安西指的是唐朝的安西都護府,是唐政府為統轄西域而設立的,轄制範圍已達中亞的阿姆河流域,在新疆的龜茲,即今天的庫車。

詩題的意思就是,為去安西都護府執行公務的元二送行。

前兩句點明了送別的時間、地點和環境。

這天的早晨,渭城下了一場小雨,它濕潤了古道,驛站的房舍顏色加深,柳枝也被洗掉往日的浮塵,露出青翠的本色。

我們常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兩句是寫景,也蘊含著深情,這「深情」就在「客舍」和「柳色」中。

客舍是送別之地;柳樹是送別樹,柳,留也,這是詩人有意選取的物象,寄託著依依惜別的深情。渭城作為西出長安的第一大道,平日車馬喧囂,塵土飛揚,這昏蒙蒙的景象和代表著離愁別恨的「客舍」、「柳色」一起,就呈現出黯然銷魂的情調。

但一場朝雨後:天空晴朗,大道潔凈,客舍青青,柳條碧綠,一切都煥然一新,構成一幅清新明朗的畫圖,為送別提供了一個別樣的自然環境。

在一幅最明媚的風景畫中,蘊含著有如柳絲般柔長的情意啊!

三、四句:寫惜別。

終於到了分別的時刻,詩人端起酒杯,勸慰離人:「幹了吧!西出陽關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上兩句是那麼的蘊藉,這兩句又是如此直白,彷彿不假思索,便脫口而出,感情也噴涌而出,是那麼真誠,那麼打動人心。

出了陽關,就走出了中原內地。出了陽關,就是茫茫戈壁,別說故人,就是人也很少了。長途跋涉,元二將備嘗窮荒絕域的艱辛寂寞。在依依惜別中有對朋友處境的深切關心,有對朋友前路珍重的殷勤祝願

看到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老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唐僧從長安出發,唐太宗攜百官送行。唐太宗從地下捏一點土,撒入酒杯,然後端起酒杯送給唐僧說:「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國萬兩金」。唐僧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後縱馬西去。

面對朋友的殷殷情意,此時的元二一定也是一飲而盡,縱馬西去的。

這是一場「暢別」,縱然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傷感,但卻是豪邁的。因為它有「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朗麗;因為元二要去的是安西,那是盛唐廣闊疆域的象徵,那是仗劍去國,那是大道如天。

所以這首詩的基調是明媚中有深情,沉痛中有力量,悲涼中有暢意,這就是盛唐之音。

這首詩在歷史上的影響很大,幾乎成了送別的代名詞。白居易的「聽唱陽關第四聲」,劉禹錫的「更與殷勤唱渭城」,都是從王維的這首詩中演化來的,因而後世評為「唐人別詩,此為絕唱」。

這首詩還是流傳最廣的送別詩。你可能會說,怎麼就「最廣」了?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等,這些詩都流傳很廣呀?是的,這些詩都很膾炙人口。但是,這些送別詩都是以詩的形式來流傳,而王維這首《送元二使安西》還以歌曲、樂曲的形式而流傳。

當年王維寫成此詩後,很快就被譜成曲子,成了當時《伊州大麴》的第三段,還被編入樂府,成了餞別的曲目。歌曲從唐朝唱到宋朝,元朝時,原來的曲子已經散佚,後來明朝人又根據史料進行了再創造,重新編詞譜曲,又成了一首情歌。一直到今天,它已經成了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的——《陽關三疊》。我們今天的《陽關三疊》曲,就是由明朝的「情歌」改編而來的。所以這首詩還有好幾個名字——《陽關三疊》、《渭城曲》、《陽關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火車頭 的精彩文章:

暮年的李白寫了首充滿青春活力的詩,這次「詩仙」沒有誇張!
徐悲鴻畫一匹駿馬,范曾卻改成拉貨馬車,仍賣4370萬高價?

TAG:歷史火車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