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是晚清最後的格格,憑此天賦度過一生,去世前說溥儀有心事未了

她是晚清最後的格格,憑此天賦度過一生,去世前說溥儀有心事未了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晚清格格》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韞歡,晚清最後的格格,其父親便是醇親王載灃,光緒帝是她的伯伯,宣統皇帝溥儀是她的親大哥。所以從家室上講,韞歡之尊貴已無人能及。據史料記載,韞歡出生於1921年。此時的溥儀早已退位,正在紫禁城中惶惶不可終日。

兩年後,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他派鹿鍾麟將溥儀趕回了醇親王府。據史料記載,就是在那時,韞歡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大哥。那一年,她才3歲。據她回憶,說那次是大哥主持,幫她完成了王府禮節。自此以後,兄妹二人開啟了不同的人生,兩人再次見面,還得等到30年後。

1929年,韞歡兄妹三人一起進入耀華學校讀書。據史料記載,那是英國工部局所辦的一所基督教學校。在那兒,韞歡的天賦第一次顯露出來。原來,當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當時耀華學校內分為兩派,一派支持李宗仁、白崇禧,另一方則力挺蔣介石。霎時間,各種流言四起,學生們人心浮動。

但韞歡卻是個例外,她在校報上連續發表數篇文章,剖析這場戰爭背後的深層次邏輯,揭露戰爭的非正義性,並敏銳地感覺到,蔣桂戰爭背後有著帝國主義的影子。韞歡的言論立馬在校園裡流傳開來,大家第一次發現,自己的身邊居然有著這麼一位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女子。

可惜,到了1936年,兄妹三人被迫停學。因為隨著華北事變的爆發,日寇日益猖獗,為了安全起見,載灃將孩子們接回了家中,隨後又聘請了宮廷畫家劉雋生,專門教這兄妹三人琴棋書畫。據史料記載,在劉雋生的影響下,韞歡的性子變得更加柔和溫順,其文學藝術才能也日益培養起來。這為她日後從事教育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據史料記載,1947年,韞歡到一所兢業學校幫忙,從此踏上教育崗位。第二年,她與朋友李淑芬一起,創辦了堅志女子職業學校。第二年與喬宏志結婚,隨後正式成為一名公辦教師。到1979年退休之前,韞歡一直是個人民教師。她為人低調,性格謙恭溫順,從不與任何人發生衝突。再加上多才多藝,韞歡憑此天賦度過一生。

據史料記載,1960年,時年39歲的韞歡終於與溥儀再次見面。一個是優秀的人民教師,一個是浴火重生的平頭百姓,面對波詭雲譎的世界,兩人暢所欲言。據韞歡說,溥儀臨死前有心事未了。他對韞歡說,自己一直心存愧疚,因為他曾當過漢奸,當過吃人的皇帝,對不起家族,對不起國家。他本以為自己能再活久一點,為百姓多做點好事,以彌補自己的罪過。但現在看來,這一切都不可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派思維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四大丑女,奇醜無比卻活成人生贏家,皆因有此天賦
孝庄在她身上栽了大跟頭,因為後者有兩大天賦,看孝庄如何翻盤

TAG:海派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