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玩性價比,OPPO 就從沒輸過

玩性價比,OPPO 就從沒輸過

儘管千元機不能配備那些頂級配置,但如果帶上一些旗艦特質的話,同樣能刺激用戶的購買慾望。

說白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性價比」機型。

比如去年的 OPPO K 系列產品,在這個價位段內搭載屏幕指紋技術,讓其成為那會「性價比」機型的代表之一。

時至今日,OPPO K3 又來了,只不過,它還會是硬核產品嗎?

關於 K3,看看小凡說了啥

外觀

去年就說過,真?全面屏遲早會普及,而誰能在這個價位,率先配備這麼一塊屏幕,那就是「搶佔先機」。

雖然,OPPO K3 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機型,但它也是這個價位內極少數中的一款。

延續 Rneo 系列的全景全面屏方案,讓這塊 6.5 英寸屏幕沒有任何的開孔。

不像同價位的其它機型,OPPO K3 採用是柔性 OLED 屏幕,且是一塊支持 DC 調光的 2340*1080 解析度屏幕。

隱藏式感測器、條狀邊緣聽筒,以及較窄的邊框,讓 OPPO K3 達到了相當理想的正面觀感。

當然了,前置以及指紋識別還是以升降式、屏下式為解決方案。

升降式前置攝像頭居中排布,官方稱能在 0.74s 內快速升起,且有 20 萬次以上的升降壽命。

除了實現傳統前置該實現功能外,K3 在系統上加入人臉識別功能,這一點在升降式攝像頭手機中並不常見。

儘管升降式方案帶來了驚艷的正面觀感,但不可避免機身就因此變厚。

就拿 9.4mm 的機身厚度(最厚處)來說,無論是賬面數據還是握持體感都不算薄。

好在機身延續了 OPPO 一貫的曲線設計,一定程度緩解了握持的厚重感。

需要注意的是,後置攝像頭並不凸起,而站在別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機身厚度算是無可厚非。

如果小安不說,可能有小夥伴會以為背部是玻璃,但實際上是金屬中框 背部塑料。

畢竟玻璃機身要做到 191g 的重量,還是有點難度。

中框採用磨砂質感處理,搭配玻璃效果的亮面背部,實在是和以往的手機有些不一樣,

當然了,關於機身這一方面的主觀體驗,小安還是建議大家親自體驗一番。

拋開外觀上的主觀因素,OPPO K3 還是能夠看到一些 Reno 身上的影子。

甚至毫不過分的說,如果機身再小一些、質感再強一點,把它當成 Reno 標準版也可以。

機身保留 3.5mm 耳機孔,配備 Type-C 數據口,雙 Nano 卡槽。

千元機上雙揚聲器雖然不太可能,但揚聲器開孔朝向上,且支持杜比音效,這一點還是比較討人喜歡的。

體驗

全系搭載驍龍 710 ,提供 6GB 64GB、8GB 128GB、8GB 256GB三個版本。

注意,無論選擇哪個版本,它們都是 LPDDR4x 和UFS 2.1 的晶元。

儘管驍龍 710 算不上特別出眾,但全系 UFS 2.1 就有些不一樣了,畢竟各廠商都還是以 EMMC 為主。

小安手上這台為 8GB 128GB 版本,就目前使用來看,「次旗艦」的配置也能滿足使用需求。

最終成績方面與同平台機型相差不多,屬於一個正常範圍。

不過作為同價位段內,鮮有搭載 UFS 2.1 晶元的手機,其讀寫成績算是相當可觀。

以往評測對於驍龍 710 的遊戲性能,基本主流遊戲的問題都不大。

在「可允許最高畫質」狀態下,OPPO K3 能穩定在 30 幀流暢運行,也不會出現掉幀等現象。

既然面對主流遊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那麼日常使用自然就不會有壓力。

當然啦,性能越強的手機,在不壞的情況下就能用的更久,這就不用小安過多解釋了吧。

出廠便搭載 ColorOS 6 正式版系統,這和此前 OPPO 機型上的 ColorOS 6 正式版差別不大。

關於系統的詳細特性,小安就不多說了(絕不是因為懶)。

加入了全新的手勢交互邏輯,屏幕兩側滑動可以實現返回操作、底部上滑實現主頁操作、上滑停留實現多任務操作。

咳咳,既然是好的方案,這就不存在「像不像」的看法。

作為這個價位段指紋技術的推進者,OPPO K3 也下放了旗艦機型技術,例如補償式投光方案。

回到實際體驗上,OPPO K3 能做到比較理想的「秒內解鎖」。

受限於機身內部空間,OPPO K3 配備的 3765mAh 電池,看起來並不太出色。

還好的是,實際表現並不會太差,從半小時遊戲的體驗來看,17% 的耗電量也屬於理想。

至於充電配置,Reno 同款 VOOC 3.0 閃充方案,最高可以實現 20W 的充電功率。

實測方面,半個小時可以充入 53% 的電量,充滿需要 1 小時 14 分鐘。

結合整個體驗環節,OPPO K3 總得來說還是屬於「能打」那個範疇,同樣對得起官方宣稱的「硬核」體驗。

拍照

OPPO K3 後置由 1600 萬主攝像頭 500 萬像素景深攝像頭組合,其中主攝採用索尼 IMX519 感測器,擁有 F/1.7 光圈。

值得一提的是,這顆 IMX519 感測器,也用在 OPPO R17 等主打拍照的機型,所以後置還是有一定實力在。

主打的 AI 美顏演算法,繼承在 OPPO K3 前置的 1600 萬像素攝像頭身上。

如果不是機型不同,可將 OPPO K3 定義為 OPPO R17 同款成像配置。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日間等光線充足場景下,整個成像挑不出很大的毛病,另外面對高反差場景,也還可以保證整個畫面的觀感。

在 AI 場景識別介入後,色彩飽和度會有一定提升,好在偏向於真實風格,這一點較為理想。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儘管這是一台千元機,不過實際表現上並不會很差,也符合這顆感測器的成像預期。

當然了,相機提供超級夜景模式,可以獲得一張整體亮度更高、細節更到位的照片。

普通模式

超級夜景模式

至於自拍,小夥伴們看實拍樣張就好,畢竟在以往評測中,自拍是最不會讓小安失望的環節。

(自拍的三大要素:人長的好看、人長的好看、人長的好看)

總結

其實從近期發布的新機都可以看到,那些旗艦特性已經慢慢下放,二這樣一來,讓千元價位又開始泛起了漣漪。

它們雖然定價不高,但都有「能打」的一面,OPPO K3 就是抓住了這一點。

先不說它的優點有哪些,但它都還是一個中規中矩的產品,在這個價位里也找不出可以吐槽點。

不出意外,肯定會有人說都 9102 年了,它怎麼還沒用上 XX 配置之類的話,但當縱向對比之後,我想還是會喊出「真香」的。

結合售價來說,1599 元起步就可以買到 DC 調光加持的真全面屏、光感屏幕指紋、升降式攝像頭等特性。

有著往旗艦靠攏的定位,又不需要花上高價錢,那麼即便大家都往「貴」的去選,以 OPPO K3 為代表的機型,仍是很大一部分人的首選。

友情提示,大家可以去線下體驗一番哦~

不是每個人都會在手機上花很多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卓中國 的精彩文章:

iOS 12.3 正式版推送,熟悉的清除後台動畫回來了
越級新物種realme X面紗逐漸揭開 4大核心亮點表現亮眼

TAG:安卓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