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21期:華為之後,美國要對大疆下手了?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21期:華為之後,美國要對大疆下手了?

上周,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引發科技圈震動,隨後又有報道稱,美國政府盯上了中國無人機品牌大疆創新。

國際快遞公司DHL與億航達成協議,發布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在首次試航中,單程派送時間從40分鐘大幅縮短至8分鐘;另一面,Alphabet旗下的Wing將於今年夏季在芬蘭提供無人機交付服務,看來無人物流很快就要來了。

我們都知道無人機雖然科技屬性滿滿,然而卻非常脆弱,操作不當或者發生意外從空中掉,容易砸到人或者建築引發安全事故,蘇黎世大學開發出了一款可躲避的無人機,有動態物體來撞會迅速做出反應。

而日本高校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給無人機旋轉的螺旋槳臂裝上輪子,撞到地面時可變成機器人車,十分炫酷。

欲知詳情如何,請跟前瞻經濟學人一起來看看吧!

華為之後,美國要對大疆下手了?

近日, CNN的一篇最新報道稱,美國國土安全部對來自中國無人機品牌發布了一份「警告」,稱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可能正在向中國製造商發送敏感飛行數據,這構成潛在風險。

雖然這份「警告」並未點名任何企業,CNN卻認為美國國土安全部的靶子應該就是中國知名無人機品牌「大疆」,因為美國和加拿大有近8成的無人機是大疆生產的。

大疆創新方面回應稱,大疆技術的安全性已經在全球得到反覆驗證,其中也包括美國政府和美國領先企業的獨立驗證。當用戶使用DJI大疆創新的無人機或其他技術產品時,所生產、存儲和傳輸的數據都完全由用戶掌握。

兩年前,大疆也遭遇過美國軍隊的禁用警告。當時,無人機專業網站sUAS News的報道稱,美國軍方因為信息安全的考慮,要求所屬機構"全面停止使用大疆無人機,且卸除所有其應用程序,移除所有電池或儲存影音,保存相關設備等待進一步通知"。

當時在接受BBC的採訪時,大疆美國公司發言人Adam Lisberg表示,「美國軍方在停用大疆無人機前,事先未跟大疆溝通過,而我們民用無人機用於和平目的,並非軍事用途或採用軍事標準設計。我們沒有向軍方客戶推銷我們的產品……如果美國軍方正在使用我們的產品完成他們的任務,我們不僅不知道他們的身份,也不知道他們用來做什麼。"

有趣的是,2018年9月24日,美國另一家無人機網站Drone Girl披露,美國空軍8月17日在聯邦政府採購網站刊登聲明,表示將採購35架大疆無人機,型號為Mavic Pro Platinum。在解釋為何採購大疆的例行報告中,白紙黑字是這樣寫的:「完成任務是我們首要的考慮因素,而其他品牌的無人機無法滿足執行多種任務時所需要的條件,如氣候適應性、相機解析度和續航時間等。此外,採購、使用和維護無人機的性價比也是選定該款無人機的重要考慮因素。」 文件還透露,大疆無人機目前已經有空軍特種作戰單位在使用,8個中隊共裝備了15架。

DHL中國首條無人機配送航線獲批,單程派送時間將縮短80%

國際航空快遞公司中外運敦豪(DHL)近日與中國本土創新智能飛行器公司億航達成協議,發布了國內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並成功實現首航。首條無人機配送服務航線從DHL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的寮步服務中心到松山湖片區,全程飛行距離約8公里,使用億航天鷹(Falcon)物流無人機進行派送,可將單程派送時間從40分鐘大幅縮短至8分鐘。

大疆Spark 2無人機被曝光,支持全景模式及4K視頻拍攝

近日,據外媒報道,大疆正在研發新一代消費級無人機Spark 2。據悉,Spark 2將支持全景模式及4K視頻拍攝,這意味著該其拍攝效果將更加顯著。從外觀來看,Spark 2是由黑白兩色組成,看起來更簡潔明了。而功能則在Spark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改造,由2軸雲台升級為3軸雲台,並且支持ActiveTrack 2.0和2倍數碼變焦功能。其還採用了新的電池設計,這意味著飛行的續航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據有關人士估計,Spark 2的飛行續航時間將可以達到18分鐘。而在這之前,Spark的續航時間則是14到16分鐘。

中外運敦豪與億航發布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

國際航空快遞企業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與中國專業智能飛行器解決方案提供商億航智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發布了國內首個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同時,利用該解決方案為中外運敦豪客戶定製的無人機快遞服務成功實現首航。雙方還將探討針對未來市場需求的第二代智能物流無人機解決方案的開發,以提升包裹的載重以及航程範圍等。

共100多架無人機,濟寧組建供銷飛防聯盟

濟寧市供銷系統組建銀鳶飛防大隊,通過市場化整合省內外100餘架無人機,組建濟寧供銷飛防聯盟。藉助科技手段提升為農服務能力。今年年初,濟寧市供銷社投資近300萬元購置30餘架無人植保飛機及配套運載車輛,成立濟寧供銷銀鳶飛防大隊。以鳶飛大隊為基礎,通過市場化整合省內外100餘架無人機,組建濟寧供銷飛防聯盟。「自成立飛防聯盟以來,圍繞種植大戶需求,目前整合湖北、湖南、遼寧、內蒙等100餘架無人機,在小麥一噴三防工作中,統防統治面積已達10萬畝,目前已經輻射到汶上、寧陽、梁山、鄆城、嘉祥等地。」嘉祥縣梁寶寺鎮供銷社主任韓玉軍稱。

蘇黎世大學研新型無人機 可躲避動態物體撞擊

據科技網站The Verge 5月16日報道,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款新型可躲避的無人機。與商用四軸飛行器相比,這款配置了動態視覺感測器。傳統相機每秒記錄一定數量的幀,並將其傳遞給軟體進行處理,而動態視覺感測器只在其視覺範圍內的像素髮生強度變化時發送數據。這意味著它們使用更少的數據和更低的延遲。換句話說,更快的響應時間。

無人機使用旋轉的螺旋槳臂 撞到地面時可成機器人車

近日由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科學家研發的的新型四軸飛行器具有多種功能。這種無人機能像常規四軸飛行器一樣飛行,但當撞到地面時會將其螺旋槳臂變為輪子,從而繼續移動。這種無人機被稱為FStar(飛行蔓延調諧自主機器人)。當以無人機形式運行時,就像一個普通的四軸飛行器一樣,使用一組四個水平推進器來產生向上升力並在空中向任何方向移動。但是它的螺旋槳臂也是一組四個旋轉輪,由同一組四個無刷電機驅動。這些輪子可以將無人機機身抬離地面,使其像機器人車一樣行進,速度可達每秒8英尺(2.6米/秒)。

研究表明:加入RFID技術的無人機讀取率超過95%

近幾年,隨著RFID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多,有些科技公司將無人機和 RFID(射頻識別)技術做結合,提高無人機的智能化程度。加利福尼亞理工州立大學(Cal Poly)研究項目發現,使用RFID讀寫器的無人機可以以95%至100%的準確率讀取附著在鋼鑽或公用管道的標籤。油田通常需要存放成千上萬的管件(用於鑽井作業的鋼管),這些管件存放在油田的不同區域,因此庫存管理是一個非常耗時的工作。使用RFID技術,當RFID讀寫器在電子標籤標記物品範圍內,便可實現讀取。

雷神公司研製反無人機激光武器

據外媒報道,雷神公司正在研製反無人機激光武器。該系統使用光學和紅外感測器截獲鎖定目標,一旦系統鎖定目標,操控員就可驗證截獲信息進而發射高能激光束摧毀目標。據了解,該激光武器主要用於打擊恐怖組織使用的重量小於20磅(9公斤)的無人機,也可攻擊重量在20-55磅(9-24公斤)的無人機,經一次充電可連續4小時攻擊30個無人機目標。此外,該系統可配裝在四驅越野車上,使得作戰人員能夠深入敵軍操控無人機的戰術區域。但截至目前,系統還不能在機動中發射激光,雷神公司正在對此進行改進。

Alphabet旗下的Wing將於今年夏季在赫爾辛基提供無人機交付服務

Alphabet旗下的Wing將於2019年夏季開始在赫爾辛基進行無人機交付服務。該公司表示,在未來幾周內,它將在該市的Vuosaari區部署一小批無人機,在那裡他們將從便利店運送商品到住宅和多戶住宅社區。據了解,Wing將與兩個零售合作夥伴合作,它們是美食超市Herkku食品市場和Cafe Monami餐廳 ,它們將通過Wing無人機運輸重達3.3磅的物品,最遠距離為6.2英里。

曼徹斯特大學「無襟翼」無人機試驗成功

據外媒報道,BAE Systems與曼徹斯特大學合作開展的無人機開發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今年5月初,MAGMA無人機(UAV)成功完成了試驗,證明了其「無襟翼」飛行技術的能力。因此,MAGMA被認為已經成為航空歷史上首例使用超音速空氣噴射的飛行器,這項技術改善了低速控制飛機的複雜任務。在MAGMA的最新試驗中,展示了兩種所謂的「無襟翼」吹氣方法:從飛機發動機吸入空氣並通過特殊形狀的機翼尾翼周圍的狹窄槽超聲吹動以控制飛機;通過在噴嘴內噴射空氣來控制飛機,以使排氣噴嘴偏轉併產生控制力。

DOCOMO研發飛艇式無人機 無螺旋槳/無機翼更安全

日前,NTT DOCOMO宣布已經開發出一種飛艇式無人機,可以通過超聲波振動安全地在空中飛行,在家庭、音樂廳和其它室內空間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不同於傳統的無人機需要螺旋槳和機翼,DOCOMO的無螺旋槳、無翼無人機飛艇只需要氦氣就能保持在空中。此外,DOCOMO可以前進、後退、向上或向下推動,其原理是由幾個小模塊產生的超聲波振動推動空氣流動促使其運行。

2018年工業無人機專利申請量達1208件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工業無人機是指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輔助手段來替代原有工具以服務於各行各業的日常工作中的無人駕駛的航空器。近幾年來,工業無人機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但受制於行業技術的發展水平,目前,行業市場規模仍有待進一步開拓。據統計,2018年,工業無人機專利數量達1208件。

據統計,2012-2017年,中國行業專利技術呈快速增長的趨勢。2012年,工業無人機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僅21件,至2017年工業無人機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達319件,其年複合增長率達72.31%。截至2018年末,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達306件,同比上年略有下降。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申請最多

從專利申請人的角度來看,截至2018年末,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最多的是西北工業大學,專利數量達338件,佔比達6.5%;其次是廣東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利數量達319件,佔比達6.13%;排名第三、四、五的分別是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專利申請量分別達105件、92件、91件。

FAA調整對消費類無人機的管理

據FAA網站2019年5月16日公告,根據美國國會推行的《2018 FAA重獲授權法案》,FAA正在實施對消費類無人機飛手管控的改變。

消費類無人機仍可無需獲得FAA特別認證和使用權,即可在400英尺(122米)高度下不受控空域飛行,但現在在機場附近不受控空域飛行需要事先獲得FAA授權,且在所有受控和不受控空域飛行均需遵循所有空域限制和禁令。

新規定顯示,在機場五英里(8千米)範圍內飛行時需要事先獲得授權,這取代了前規定中的需要通知機場運營商和機場空管塔台等條款。除非具體通知,空管機構將不批准消費類無人機在機場受控區域飛行的個案需求。為保證國會批准的消費類無人機豁免受限運行,FAA將在全國受控空域內特定「彈性試點」開闢臨時空域授權。彈性試點列表發到並按期更新。

這些試點在無人機系統設施地圖上以藍點標註。地圖標註了受控區域中無人機可安全飛行的最大高度。未來,消費類無人機操作員將從FAA獲得受控空域飛行授權。FAA目前使用地空授權和通告能力(LANNC)系統,適用於在FAA小型無人機規定(107部)範圍內的非消費類無人機。FAA正在升級LANNC以將消費類無人機納入系統。但目前,消費類無人機想在受控空域飛只能前往彈性試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斯坦福創立開源機器小狗,沒有百萬資產也能製作波士頓網紅機器狗
沃達豐將於英國7城推出5G網路,「偏愛」華為設備不是沒道理!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