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75後」大學副校長進京,赴任團中央

「75後」大學副校長進京,赴任團中央

近日,共青團中央迎來一位掛職書記處書記——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剛。

東南大學官網顯示,吳剛於4月起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掛職)。另據中國青年網報道,5月16日,吳剛作為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出席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暨紀念全國青聯成立70周年座談會。

吳剛出生於1976年8月,浙江東陽人,17歲上大學,26歲博士畢業,本碩博均就讀於東南大學。

據《東陽日報》報道,一路走來,吳剛付出數倍於常人的努力和勤奮,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行政、學術「雙肩挑」。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2009年11月,年僅33歲的吳剛被東南大學任命為土木工程學院院長,成為985高校重點學院最年輕的院長,在業內引起不小的轟動。

當時,校領導一時下不了決心把這麼重要的擔子交給年輕人,於是全院教師投了兩次票,結果兩次吳剛皆遙遙領先。

任院長期間,吳剛與全院師生共同努力,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各個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學院教師牽頭獲得了5個國家級科技大獎。

2016年4月,吳剛出任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是當時全國重點高校中最年輕的副校長之一。

吳剛(資料圖)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吳剛不僅教學和科研成績突出,還被譽為「極重視科技成果轉化的青年科學家」。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滬杭甬高速公路是浙江省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連接浙江和上海的「黃金通道」。該公路的通道橋曾出現嚴重破損,許多專家認為,當時的技術無法對其進行很好的加固,建議拆除重建或者重新換板。

如果拆掉,不僅經濟損失極高,還將給通行帶來很大的不便。於是,管理部門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向吳剛求助。

吳剛利用自主研發的「預應力高強鋼絲繩加固技術」,在不中斷交通的情況下對橋樑進行加固。經過吳剛的「妙手回春」,大橋很快被修好、完好如初。

這項技術後來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使得近百個類似工程免於拆除,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吳剛常說:「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年輕人一定要找准一個方向,然後沿著這個方向深耕細作,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此前,團中央還有一位來自大學的掛職書記處書記——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尹冬梅。她已經結束掛職,回到復旦大學工作。

尹冬梅(資料圖)

據復旦大學官網報道,5月16日,復旦校黨委書記焦揚赴陝西省調研考察選調生工作,校黨委副書記尹冬梅參加調研考察。

2016年8月2日,中辦印發《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其中要求:

不拘一格從黨員、團員中選拔優秀人才,建設專職、掛職、兼職幹部相結合,符合群團組織特點、充滿生機活力的團中央機關幹部隊伍;

改進機關幹部選任交流,注重人崗相適,不搞年齡層層遞減,從嚴選拔專職幹部,掛職、兼職幹部在機關所任職務從工作需要出發,不完全對應行政級別。

2018年6月,共青團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團中央領導機構,包括三位掛職書記處書記:尹冬梅、奇巴圖(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盟長)、李柯勇(新華社總編室融合發展中心副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證監會前主席、中央委員劉士余同志主動投案,配合審查調查
韓子榮任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