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王源,可能是個很懂社交的男孩

王源,可能是個很懂社交的男孩

最近,微博上關於王源抽煙的熱度持續不下,吃瓜群眾在感慨「孩子大了,會抽煙了」的同時,也禁不住會聯想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比如,「把你的名字刻在煙上吸進肺里」、「好萊塢上個世紀抽煙最帥的男/女星」、「論尼古丁和性感之間的關係」、「煙草的進出口貿易分析」……

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香煙和社交之間的關係。就像魯迅的名言:「我知道抽煙不行,但我這煙咋戒,出了門見了朋友,不遞上根煙也不合適啊。」大概這就是傷敵 100,自損 3000 吧。

但這麼一看,王源真的是個很懂社交的男孩子呢。

然而,諸如此類的所謂「社交」壓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罕見。單單是我們幾個同事的簡單的生活里,就已經出現了不少這樣「自殘式」社交。我們不禁想問:這樣的社交,真的有意義嗎?

tips:「泛于謙式」社交是指,在抽煙喝酒燙頭彈貓擼狗養馬遛鳥搞搖滾,生活嘻哈隨性的「于謙式」生活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強行社交的因素。

為此,我們收集了一些故事,並綁架了一位社會學方向的專家,以學術探討的名義,下樓陪我們抽了兩個多小時的煙。

下樓抽煙

「下樓抽煙?」同事 A 站起來踢了踢腿。

他是在問我嗎?你有些疑惑,正想著要不要應個聲兒。你身邊傳來同事 B 的聲音:「走?」

「等我一下,我也下去轉轉!」你急切地邁著小碎步跟上。

你跟著吸了 10 分鐘的二手煙,沒聽懂他們 90% 的八卦,而且這事兒絕對上不了熱搜。

雖然這樣,也總好過被同事在背後吐槽啊,你想。

行為分析:「互惠互利,全在煙里。」下樓吸 10 分鐘的二手煙,可以知道的八卦包括但不限於:哪個財務辦事兒最利索,哪家快遞最方便,哪家外賣又快又好吃……當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讓自己徹底擺脫成為別人話柄的不利情境。

熬夜唱 K

工作 12 小時後,同事提議去唱 K。剛搬進新家的你,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哎呀,一起去嘛。」同事 A 說。

「對啊,所有人都去呢,不去多不好啊。」同事 B 附和著。

其他同事也對此表現出一副很有興趣的樣子。

「反正明天周六,我這麼早回家也沒啥別的事兒。」你努力擠出了個假笑。

唱歌活動持續到半夜 2 點,你一共唱了 0.5 首歌,價值 200 多塊。

雖然宜家配送的床架還七零八落散在地上,但是團建倒是齊齊整整的。

哎,今晚又將是一個床墊之夜了。

行為分析:「從眾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社會支持的完全喪失」。當其他同事通過熬夜唱 K 的方式增進感情時,不參與唱 K 的行為,很可能會讓自己處於不利位置。而這種艱難的處境和團隊的人數正相關,多數派力量越大,從眾壓力也越大。

熬夜打遊戲

「?」剛下班,就看到了姐妹群里的微信消息。

你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想了想自己的早睡計劃,「算了吧,我今天要睡了。」

你在聊天框里打了字,但想到除了遊戲里,其餘也沒什麼時間能和朋友們了,於是——

「稍等哈,我在路上。」

工作了一天的你,又持續玩了三個小時遊戲,不是自雷就是落地成盒。

雖然水平這麼臭,但對社交還敢有什麼太高的要求?

有幾個願意陪你只玩遊戲的朋友,不錯了。

行為分析:「當群體對個體有足夠的的吸引力時,從眾更嚴重」。比如熬夜無數才考進的尖子班,攢了幾個月工資才夠請的健身私教團,過五關斬六將才進去的公司……等等。當你喜歡一個團體或者其中的人時,從眾可能性越高——因為你希望他們會喜歡你,而不是把你踢出群聊。

喝奶茶

和幾個朋友出去逛街,累了想要歇腳喝點東西。

因為乳糖不耐,並不是很想在外面喝含奶的東西,只想點一杯沒有靈魂的純茶解個渴。

「你這點的啥呀,一看就苦了吧唧的,生活都那麼苦了,還不喝點兒甜的?」

「對啊,再不行加個奶蓋,來奶茶店不就是為了有點兒高熱量?」

「可不,又不是老年人,喝啥純茶。」

行吧,還是別讓人家都覺得自己性格太寡淡了吧。

最終還是點了大熱的芝士奶蓋系列,凸顯自己是個知道時下流行喝什麼的人。

行為分析:「自信很重要。」自信的人,會更有選擇性地接收外界的信息,也就能更靈活地應對團體里的壓力。班上的第一名不肯跟同學們一起擼串,也不會有人逼他。公司里最厲害的程序員就算每個周末都宅,同事們也就口頭議論兩句。反之亦然。

半夜擼串

「我最近在控制體重,就不去了吧。」

你嘗試著拒絕朋友的烤串兒邀請,結果接下來的一天……

……你就沒有了朋友。

行為分析:「改變行為,求取贊同」。對群體規範的公開贊同,主要是為了獲得或者保持群體對個體的接納。這個例子中,一個「肉食團隊」,不認可也不接受一個頓頓吃草的人,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

吃辣

「今天能吃點清淡的嗎?」你的話和老闆的那句「我請客」剛好撞了,其他同事都向你投來了「嘖嘖」的批判性目光,一個個都擺出了看好戲的姿態。

「我覺得樓下新開的那家湖南菜還不錯啦。」

第二天,你局部過辣。

還好我反應快,沒得罪老闆。你竟然還有幾分竊喜。

行為分析:「情境因素是社交環境中的決策性內容之一。」老闆都說話了,你的每一句反對的話,都是在失業的邊緣反覆試探。更何況,在一個全員吃辣的環境中,「不能吃辣」的選項早被藏起來了,擺在面前的選擇,不過是吃「中辣」還是「微辣」。

節食攢錢買鞋

進入新公司的第一天,一進會議室發現大家人腳一雙 AJ。

低頭看了看自己特意穿上的瑪麗珍鞋,感覺像是走錯片場。

「快看我們的新同事,好少女哦。」同事發表著故作和善的讚賞。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最醒目的一個,從今天晚上開始不吃不喝了,下個月一定要買到鞋!

行為分析:「稀有原則」。作為團隊中的低年級成員,在社會經驗和人際關係都不那麼豐富的情況下,每一次和前輩們求同的時機都相當珍貴,而至於什麼生活費不夠之類的,那不是社會人需要考慮的主要矛盾。

人類這種生物為了群居生活,實在是不容易,但是吧,能怎麼辦呢?總不能離群索居一輩子不社交啊。

當然,如果遇到這種性格直率,說走就走的朋友……

頭孢配酒

你燒到 38 度,想推了晚上和朋友的約,就試探性的發了一句:「我發燒了,暈乎乎的。」

朋友果然是朋友,消息回復得很快:「行吧,好好照顧自己。」

你安心的喝了熱水,準備睡會兒的時候,又彈出兩條消息。

「別吃頭孢。」

「晚上喝酒。」

行為分析:別分析了,拉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先生ESQ 的精彩文章:

你,在等待著世界末日的來臨嗎?
花10萬歐買件衣服的人,他們到底在買什麼?

TAG:時尚先生ESQ |